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公共 到祖国边疆的沃土汲取文化营养

0
分享至

9月24日,隆子县玉麦乡热闹非凡,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指导,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区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全民艺术普及文化边疆行活动在这里正式启动。来自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隆子县艺术团、玉麦乡村居文艺队和西藏呼哈曲艺社的演员们带来的精彩演出,让玉麦这个边境乡的居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展示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坚定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展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文艺的表现形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着力展现新时代的新风尚和新风采,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迈向新征程的美丽画卷,在自治区文化厅指导下,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结合党史教育,于9月23日至30日赴山南市隆子县开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全民艺术普及、文化边疆行及非遗调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惠民演出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边疆群众的心上

根据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关于与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合作推进边疆地区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为发挥该区公共文化系统优势,继续推进“边疆万里文化长廊”建设,更好地满足边防民警和边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对维护边疆文化安全,促进边疆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本次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全民艺术普及、文化边疆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

在玉麦乡党委、乡政府办公楼旁的空地上搭起的简易舞台上,本次全民艺术普及文化边疆行活动的首场演出在这里上演,歌曲《母亲是中华》《卓玛仁青岗》《玉麦我的家乡》《长寿六宝》《美丽西藏 可爱家乡》轮番上演,博得现场群众和边防部队官兵的阵阵热烈掌声,呼哈曲艺社风趣幽默的小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相声《我村的变化》让现场观众不时捧腹大笑,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为更好地带动当地文艺队伍发展,本次演出还特别安排了隆子县艺术团和玉麦乡村居文艺队参与其中,他们带来的舞蹈《红歌联唱》《谐庆、扎西古仔》和《欢腾的雅砻》,让观众感受到了当地文化的深厚魅力。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文化边疆行文化下乡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关心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对玉麦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意,对激励全乡人民发展社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隆子县玉麦乡党委书记胡学民表示。

根据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关于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通知精神和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馆党委“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相关要求,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还参观了玉麦纪念馆,重温了入党誓词,并开展向卓嘎、央宗姐妹学习,大力弘扬和传承玉麦戍边精神,自觉学习和践行她们长期扎根祖国边陲、无私奉献为国守土的爱国之情和赤诚之心。

“我们大多很年轻,之前对玉麦没有太深入的了解。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表演相关节目,我们对玉麦戍边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活动的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年轻工作人员纷纷表示,“现在我们有信心、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玉麦戍边精神。”

9月24日,全民艺术普及文化边疆行第二场演出在扎日乡开展,精彩的演出让现场的数百名当地群众大呼过瘾。

参与此次活动全体人员作为文化志愿者,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除了参与文艺演出,全体人员还开展农牧区群众文化辅导,对当地村居文艺队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同时,还向基层赠送书籍和音像制品,深受当地群众欢迎,400余册书籍和100余套音像制品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跟玉麦乡党员干部以及农村部分党员代表一起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扫黑除恶、乡风文明,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热爱本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促进农民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农村文明新风。此次活动将各种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祖国的边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够充分地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参加此次活动的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创研部工作人员索朗占堆谈起参加此次活动的收获时表示。

非遗调研 促进基层非遗保护利用水平提升

根据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自治区扶持边境地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此次调研重点是隆子县边境地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同时全面了解隆子县边境地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数量、种类、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以及近几年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和保护专项经费使用、传承履职、传承人补助经费落实等情况。

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党委副书记、馆长央金卓嘎,普查保护部普布次旦、强巴云旦组成调研组,于9月26日至30日,先后在隆子县扎日、斗玉、加玉等边境地区调研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在曲松县堆随、贡康桑、下江等地进行保护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传承人履职情况、传承人补助经费落实情况的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边学习保护经验,边调研保护情况,边讨论保护问题,边记录保护内容,边宣传保护政策,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根据调研,目前隆子县有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项,市级代表性项目3项,县级16项。曲松县有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其中,自治区级4项,市级5项,县级6项。两县均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使非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服务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交流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效显著。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目前未列入非遗四级名录的项目,和推荐申报提升级别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如:挖掘申报县级非遗名录的扎日传说、扎日曲卓节、斗玉玉络节、加玉“啊啦”等,进一步推荐申报更高级别名录的扎日藏白酒酿制技艺、曲松慈城藏香制作技艺等项目。

在调研的同时,调研组还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宣传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主,重点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方式方法,并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非遗保护指导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的建档工作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梯队建设工作,同时加强本区域内非遗的普查挖掘工作,为第二次全区非遗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艺术采风 让创作人员从火热生活中吸收营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群星奖”赛事要求、自治区文化厅“群星奖”选拔推送的相关要求,通过到基层的艺术采风,可以使业务人员接触到大量的自然风情,民俗文化,历史文物及传统艺术。亲身体验、领略这些风情文化、传统艺术的魄力,提高业务人员的审美修养,增加业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培养业务人员热爱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情感,让业务人员在艺术设计中找到更多的灵感,本次活动特别组织艺术采风,让创作人员在基层和祖国边疆地区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此次采风的内容包括到隆子县了解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搜集“群星奖”歌、舞、曲艺类创作设计素材。参观玉麦乡党史教育基地,查阅和了解守边固边忠诚奉献者的光荣事迹。

在玉麦乡的首场演出结束后,采风团采访了玉麦乡行政村文艺演出队的成员,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艺演出队开展活动的情况。

在扎日乡,采风团有幸采访到了卓嘎、央宗姐妹的叔叔及亲家两位老人,从他们的口述中了解到了玉麦乡及卓嘎、央宗的一些故事,加深了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护边戍边精神的了解。

隆子县文化局委托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为县艺术团开展文艺辅导,普布扎西、次仁央拉、四朗群措三位编导利用为艺术团完善了一部舞蹈作品《黑青稞酒》,同时还为他们讲解传授了当今较为流行的编舞技法,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采风,让我们对基层的文化现状和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参与此次采风活动的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培训部副主任达瓦平措表示,西藏自治区现有五千多个行政村,虽然不可能对全部的村居文艺队实行一对一培训,但我们以后在开展相关培训的时候能有针对性,切实提升行政村文艺演出队节目质量和队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图片拍摄:严文强)

责编:贾亭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旅中国
文旅中国
传递权威文旅声音,带您体验诗和远方!
31825文章数 111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