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作品
有人问:画山水什么时候到自然中写生?初级阶段主要学习传统技法,解决笔墨问题,到自然中体验生活是否意义不大?
关山月作品
深入生活,探究自然之理,是自始至终伴随画家一生,不可缺少的课程,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道破其中奥妙。石鲁在他所著的《学画录》中说:“生活决定精神,画无生活若加工无原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体验生活和大自然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关山月作品
绘画如诗,讲究“神”“意”“气”;但这诗的要求,又决不能脱离“形”“理”“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绘画中要使形象构造合乎自然法则,必得掌握变自然为艺术的技巧,故“传摹移写”列为六法之一。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从临摹入手,而齐白石的启蒙“教师”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才能进而师造化、创新意,挥洒自如,达到似乎是“无法之法”的境界。我们研究古人,学习古人的经验,是为了学会如何处理自然。
关山月作品
中国的山水画,到宋代达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峰。宋人总结了唐以来绘画书法上的艺术经验和笔墨技巧,以深密严格的崇实精神去探究自然的奥秘,再用诗人的情致加以刻画、抒写。给山水画在审美习惯和创作技巧方面,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关山月作品
艺术美,是画家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相统一的产物。画家风格的不同,首先基于主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画家只有细心地去观察、发现自然美,明了自然山水的理法、规律,才能使自己的主观感受有所依托。画画最终是“表现”自己,而充分的自我表现,必然建立在对自然理法非常明了的基础之上。画画一方面要从真实中来,另一方面,又绝非被动地记录自然。所以,在山水画中,最基础的一树一石也要符合生长规律。
关山月作品
古今重写生的画家,写生画稿数以千计。只有对大自然深入研究,谙熟于心,并且总是饱含诗情,赋予自然以生命的艺术家,才能做到所谓精研自然而后方有“胸中丘壑”。
关山月作品
山水画学习,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山、石、树、木、江、海、溪、瀑的种种画法,以及雾霭雨雪四时景色,无论简繁皆须来自生活。一峰一岭,都非说明式的图解,而是要注入主观情感。
关山月作品
学画不只是起笔落墨的方法或一树一石的变化规律,而且也包括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气韵——生命和美。方法是重要的,但“墨守成法”则不仅会背离自然的真与美,而且更会束缚画家个性的成长,限制艺术的发展。所以不能拘泥于不明理法、没有个性情感的技法。一笔一墨不分某家某派,当从对象出发,方法只是处理自然的手段。
关山月作品
三百年前,沈心友请王氏兄弟编绘的《芥子园画传》,几乎是两个多世纪中,唯一流传的“山水画教程”。《芥子园画传》中的技法虽然是前人从自然中提炼总结而来,但是作为固定化的程式它就失去了自然的生命力。虽然有功于入门的法则,却难免有因陈的暮气。有成就的画家,即使一簇夹叶、数点苍苔,也都要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具有真情实感。
通过长期的写生实践,可以发现深入生活有两种作用,其一是收集素材,其二为探求自然规律。譬如黄宾虹有些写生画稿,简单精炼的几根线条,概括了他对山川的整体认识和感受,是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哪里是山,哪里是云,哪里是水,道路交通,云烟出没,皆要理会在心,也许此时此刻,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看黄宾虹画中的树、石、房屋、桥梁,如信笔写成,随意而发。实则笔墨传情,他胸中的山川云树绝非杜撰,皆从生活中来,符合自然理法,是神奇的造境力从艺术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宾虹先生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程度,和他早年认真观察生活分不开。没有大量的写生积稿过程,便不会有他自由驰骋的天地。 (文/丁雪峰)
中外绘画艺术
安莫希艺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