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22:15,搭载“神舟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发射升空,10分钟后火箭将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三号”任务实现顺利发射。
搭载“神舟三号”的“长征二号F”遥三发射升空
“神舟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等4部分组成,其中附加段位于轨道舱头部,即后来安装对接够的位置。飞船进入太空后,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试验、对地观测等活动,推动我国在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快速进步。
“神舟三号”共装载10项44台有效载荷设备,其中返回舱13件、轨道舱11件、附加段20件,以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为主。飞船自主飞行期间,空间应用系统主要进行了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试验,同时穿插进行部分光学遥感在轨测试试验及地球环境探测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仪器的试验任务。返回舱返回后,“神三”轨道舱还将留轨开展为期半年的技术试验,期间主要进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卷云探测仪和地球环境探测设备的光学遥感对地探测试验,并进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试验 [1]。
在“神舟三号”上进行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包括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实验及生物细胞培养实验。关于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实验的研究成果,对于获取以至生产高纯、高效的生物制品和进行生物药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生物细胞培养实验,用于本次实验的四个细胞样品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 [2]。
产生抗衣原体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
同时,在“神舟三号”上还进行了多种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和制备以及工艺方法的探索研究。包括用于制造微波器件、微波集成电路和超高速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的锑化镓晶体;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基底材料的碲锌镉晶体;用于光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氧化物激光晶体硅酸铋;其他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材料。这些空间材料的潜在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2]。
在“神舟三号”飞船搭载物品当中,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这是继美国1999年发射EOS平台之后人类第二次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送上太空,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2个拥有航天载成像光谱仪的国家。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图像,其清晰度和层次与美国EOS平台同类成像光谱仪图像的分辨率、通道质量处于同一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该成像光谱仪是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器,它具有获取地球目标详细光谱景象和快速全球覆盖的能力,是当前监测地球环境动态变化最有效的空间遥感仪器的发展方向。该成像光谱仪的探测内容包括海洋、大气和陆地三个部分,关于海洋主要进行海洋水色、水温探测,兼顾海冰和海岸带探测,重点探测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含量、污染物;关于大气主要进行水汽和气溶胶的探测;关于陆地主要进行大尺度土壤和植被分布等地表探测 [3]。
“神舟三号”飞船中安装了形体假人及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医监设备和舱内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等,并进行了相应试验。其中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1]。“神三”关于模拟载人的搭载试验,进一步为载人飞行探索了必备的飞行条件。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与“神舟二号”相比,主要是增加了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具备待发段和上升段应急救生功能,完善了备份伞子系统;运载火箭具备了故障检测和逃逸功能,控制分系统采用了冗余技术。关于“神三”任务相关的改进提升,提高了载人航天任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客观来说,于2001年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其最后返回阶段虽然完成了但并不完美,因为减速伞出现了明显故障。针对这一问题,“神舟三号”完善了备份伞子系统,并在最后返回阶段经受了住了检验,帮助“神三”顺利着陆,也为后续“神舟”系列飞船提供了更可靠的减速伞系统。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伞降
在轨飞行6天零18小时之后,绕地108圈的“神舟三号”开启了返回之旅,于2002年4月1日16:51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标志着“神舟三号”任务斩获了“圆满成功”。
“神舟三号”任务的顺利实施,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提供了重要阶梯。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出处为:网易号@轻舟一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参考资料
[1]部分引自中科院官网
http://www.cas.cn/zt/kjzt/zkyyzrht/szsh/201306/t20130613_3865214.shtml
[2]部分引自中科院官网
http://www.cas.cn/zt/kjzt/zkyyzrht/szsh/201306/t20130613_3865264.shtml
[3]部分引自中科院官网
http://www.cas.cn/zt/kjzt/zkyyzrht/szsh/201306/t20130613_3865354.s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