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尝试通过视频来介绍一本画册。画册是在3、4月看的,视频是在5月录的,10月剪辑的。总之,是一个纠结的尝试。希望大家看了可以留言,说说意见或者感受,谢谢。视频文案与文稿基本相同。
34岁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精神病发作。 此时的她虽然有出书,但还没有写出自己的代表作;
34岁的黛安.阿勃丝抑郁症发作,决定不再与丈夫一起做时尚摄影,而是自由地创作;
34岁的川内伦子早已是出版了《Utatane》、《花火》、《花子》三部曲,并获得木村伊兵卫写真奖的重要摄影师。
34岁的伊娃.鲁宾斯坦在摄影师朋友的暗房里帮忙,见证到显影的神奇过程之后开始走上摄影之路。
这一年是1967年(一说为1968年),而此前她一直作为一个芭蕾舞蹈演员在生活。从5岁起,她就开始学习芭蕾,第一份工作是百老汇的舞蹈演员。她的爸爸是著名的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而妈妈则是古典的舞蹈家。
刚开始摄影时,她曾经跟随莉赛特.莫德尔和黛安.阿勃丝学习。所以,摄影家世界里满地都是摄影家。而黛安.阿勃丝也曾跟随莉赛特.莫德尔学习。
莉塞特.莫德尔是在20世纪30年代搬到美国的,从50年代起就在纽约艺术学校教摄影。她对纽约街景非常感兴趣,拍摄各色各样的行人、橱窗等等;也进行在当时颇有实验性的摄影项目 “运动的腿“和”反射“。
如果翻开《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 1967-1990》,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关于镜子的作品。这可能多少有受到莉塞特.莫德尔的影响。
莉塞特.莫德尔曾经建议自己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千万不要拍摄”。如果说黛安.阿勃丝的勇气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体现在去拍那些让她害怕、恐惧却又不得不忽略的存在,那些与她截然不同的人:变性人、残疾人、垂死的人、侏儒……那么伊娃.鲁宾斯坦的勇气则像是深夜里温柔的月色,让人不自觉亲近,也不自觉放下戒备,打开自己最为私密、柔软的一面。
很快地,伊娃.鲁宾斯坦走出了与莉塞特.莫德尔、黛安.阿勃丝不一样的摄影之路,不管是拍摄对象还是影像风格都很容易看出来。
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她的目的都是要建立与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尊重感,尤其是在拍摄人物时。她在1987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当我说'与某人相识'时,这并不意味着只承认他内在的某个东西,而是意味着要从自己中走出来,走到一半,以帮助他来到我们可以见面的地步。照片是这次见面的结果。”
整个拍照过程分解来看是:首先是她看见了被拍摄者——在被拍摄者身上看到有自己认可的某些特质,于是她向拍摄者伸出自己的手;而被拍摄者也因为他们之间遥远的相似性选择信任她,敞开自己。如果你相信人类在某些时候心灵是可以相通的,那么这场拍摄就是心灵相遇的结果。
当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能够得到同意,比如在画册里有张照片是疯人院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无法和她进行语言交流。但之所以她认为自己可以拍下这张照片,是因为她知道拍照此刻自己和这个疯女人是一样痛苦的。
单从照片给我的感受而言,伊娃.鲁宾斯坦和安德烈.科兹特更像是血缘上的近亲,都能够准确、简洁、有力地表达日常生活的优美与诗意。(这只是对安德烈.科特兹其中一部分照片的印象。因为安德烈.科特兹太丰富了。)
安德烈作品1
安德烈作品2
安德烈作品3
安德烈.科特兹在《解读伊娃鲁宾斯坦》 (《introduction to Eva Rubinstein》)这篇文章的开头如此写道:
“when you lead your own life ,you start to understand that certain moments , even everyday ones, are special and important. These are the moments when you discover the beauty in the little things around you. They are the moments when something or someone touches you ,when you feel good ,when a tone registers。”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
当你真正过上自己的生活,你就会明白,某些时刻,即使是普通生活里的时刻,都是独特的,重要的。那是这样的一些时刻:当你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了美,当某人或某事打动了你,当你感觉很惬意,当你(你的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
英文的“certain moments”,在我看来更能表达这些时刻的确定性与独一无二性,也更能体现时间在摄影当中的独特意义。摄影是因为可以直观地获取瞬息的信息才有了自己的特色。
画册《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 1967-1990》的第一张照片,也是封面照片,是她在1979年拍摄的酒店大厅。照片里,窗帘被风吹起来,大厅里放着茶几和椅子, 仿佛有谁的魂灵跟着飘起的窗帘进入到这个空间,又或者是风正在跟大厅里残留的人的气息打招呼。
有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就是平平无奇的照片呀。窗帘吹起来,“咔嚓”一下搞定。
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这是一张非常优美的照片,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非常高级。黑白反差非常舒服,这是贯穿伊娃.鲁宾斯坦所有照片的一种影调风格。窗帘—茶几—地板,白—灰—黑,三个部分的明暗过渡非常自然。如果从技术上拆解这张照片,关键是找到正确的位置测光控制好曝光,同时把握住窗帘飞起的拍摄时机。如果选择茶几作为测光的区域,那么整张照片的亮度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明亮,也就是失去了现在的优美与神秘。
这本书里的照片都是伊娃.鲁宾斯坦自己来挑选的,把这张照片放在第一张,是在邀请我们一起走入她的摄影世界。
肖邦故去之后,角落里盖着布的钢琴;铺着一道阳光的床,而床头的墙上是有些歪的相框;人们用餐离开后,还没来得及收拾干净的餐桌;还留着余温,满是褶皱,堆积在一角的床单;挂在屋子一角的贝贝的帽子和衣服……
这些照片里都没有人的踪影,我们也不知道有谁长久地生活在这里,又或是短暂地停留过。但在这些照片里,你却能感受到人的活动、人的痕迹以及伊娃.鲁宾斯坦是如何怀着珍重的心情拍下这些照片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她在这本画册里至少有三张照片都是拍的衣服。衣服能够带来的厚重的情感力量,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从李安的《断背山》里感受到。这对我们来说,完全不陌生。不知道李安当时如何想到用衣服这个意象的,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看过伊娃.鲁宾斯坦的摄影集。
上面所有的照片看似在拍无人的室内场景,但实际却在处理“人离开后会留下什么 “的问题,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中的不起眼细节追问人存在的痕迹,人的精神气场;也是通过对光线微妙的把控使画面变得静谧与优美。这些照片看似无一人却满是人,伊娃.鲁宾斯坦说过“即使在无人的空间里依然有属于她的主人的核心气息的温度。”
在日本的审美当中,会把岁月的印记称之为“侘寂”,认为自然的锈斑、破旧的房屋等等时间流失的痕迹当中自带美感。伊娃.鲁宾斯坦所追求的美与此异曲同工,是朴素恒久之美。
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话“形象活在时间里,时间也活在形象当中“作为这些照片的注脚,亦是恰当。
面具也是她很喜欢的一个意象,在这本书里一共有三张照片。第一章照片是《诗人的手》:一双男人的摊开的手心里有着一小片破碎的面具。诗人与诗、诗人与世界所有的关系都在这张小小的照片里。这一张照片,应该是她照片的诗性的代表。
另外一张照片直接是面具,不得不再次感叹她对光的运用非常精妙。她的光的运用不仅在于敏锐地捕捉到光线,而且还在于她能够拍出光的质感,柔软的或坚硬的。这张照片的光则有着水的质感,好像是某个人故意将面具遗落在地底深处的洞穴之中。于是面具接受遗忘、失落,与地底深处的水融为一体。
最后一张是戴面具的自拍照。面具出现在所有的文明当中,而人类最早的面具出现在公元前7000年。无论是沟通神灵,还是留存自我形象,面具在文明当中是有趣的独特的存在。无法考证她喜欢面具的缘由,有可能是面具自身的神秘感;也可能是早期作为舞蹈演员,让她天然对面具很亲近;也可能都不是。
伊娃.鲁宾斯坦拍了不少朋友的人体照片,我特别喜欢的是《J的背部》、《情侣特写》、《坐着的裸女》、《坐着的康迪斯》……拍过照的人会知道,拍自己身边的人其实比拍陌生人更难。能拍摄的原因肯定是伊娃.鲁宾斯坦打动了她的朋友,而作为回馈她也把自己的朋友拍得朴素、动人且有尊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呈现普通人的体面、美好、尊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比表达荒谬有可能更难。
仔细看这些照片,无论是用光来凸显人体的线条(如J的背部),还是借用人体对光的反射来突出肌肤之美,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让这些人体拥有古希腊雕塑的美感,拥有三维立体的真实感。
之前说过画册里的照片是她自己筛选、排序的,而它的时间跨度是从1967年-1990年,前后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涵盖伊娃.鲁宾斯坦一生的摄影作品。
如果我们把照片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的话,你会发现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她的照片越在后期,私密性越强烈,个人风格越强烈。之所以如此排列来看,是因为早期作品相对没有那么完美、成熟,更能看出创作者思考的蛛丝马迹。而如何建立影像风格的路径对摄影者来说,则是尤其值得学习的。所以刚看这本画册的时候,我会跟自己做一个游戏,猜照片大致拍摄的时间。
优美的黑白反差与非常私密的细节在她后期的作品里结合得非常巧妙。早期的作品里,她更多的是在向外部世界探索,而之后她则是在拍自己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投射。
画册快结尾处,有张名为”阿里阿德涅之线“的照片,这张照片预示着这次旅程即将结束。因为这个名字来自希腊神话,指的是走出迷宫的方法。
最后一张照片是竖立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一架大画幅照相机。广场上空无一人,照相机尤为醒目。这是伊娃.鲁宾斯坦没有说出口的话,因为她已经很多年不再拍照了。当然,她还健在,她非常美。
谢谢,摄影。
再见,摄影。
最后的最后,以《夜航西飞》关于静默的描述来为伊娃.鲁宾斯坦的这部作品的收尾:
“有一种静默可以从没有生命的物体中散发出来,比如说从一把刚被使用过的椅子,或者从一架琴键蒙尘的钢琴,甚至从任何一件曾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之中,不管是为取乐还是为工作。这样的静默会说活……无关氛围与场合,事物的本质将在随之而来的静默中延伸。它是一阵无声的回响。
注:
1、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视频开头电影片段为《时时刻刻》,版权归其制作团队所有;
2、原创仅指文字与视频部分
3、视频文案与文字略有差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