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宪章》,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避免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和军事对抗。“不冲突、不对抗”的态度必须是最低限度的全球共识。没有集体安全,就不会有经济繁荣
今年的10月25日,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50周年纪念日。当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758号决议。该决议得到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不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50周年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审视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以改善20多年来长期处于严重压力的世界秩序。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其最新报告《我们的共同议程》中说,“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他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遭遇的最大共同考验,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选择:是崩溃,或者突破。”
古特雷斯提到三大挑战:新冠疫情、军事冲突和气候变化。他的话凸显21世纪头20多年发生的无可回避的事实,那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翻天覆地变化,概括起来有如下四方面。
1.全球力量平衡继续朝有利于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倾斜。全球治理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担心,它们错误地认为中国已经开始挑战其主导地位。这种对中国意图的误解促使西方对华采取强硬的对抗态度,包括可能的经济和技术脱钩。
2.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挑战,既有大国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带来的传统安全威胁,更有新冠疫情、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所有这些关乎人类存亡的危机,都给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3.过去20多年的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颠覆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能否驾驭这场规模庞大、发展迅猛的技术革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人类是一个考验。
4.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拉锯战进入新的阶段,民粹主义、身份政治和民族主义为反全球化火上加油,同时,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的国内政治变得极端化。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框架?《联合国宪章》为有效的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这种秩序维护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危机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共同携手应对严峻挑战,前途未必是暗淡的。
现在该就以下方面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1.重申《联合国宪章》作为公认的国际法核心对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根据《联合国宪章》,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避免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和军事对抗。“不冲突、不对抗”的态度必须是最低限度的全球共识。没有集体安全,就不会有经济繁荣。
2.重振国际社会团结一致的精神,特别是大国之间,以共同应对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不断涌现的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挑战。这种团结曾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有明显的体现,而G20就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成为得到联合国成员国支持的全球首要经济治理平台。
3.再次拥抱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众多参与者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协调努力来寻求一切大大小小问题或危机的解决办法。在处理地区和全球事务时应该摒弃并反对单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寻求真正的多边主义。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而重塑世界秩序端赖于此。
4.坚守现行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框架,通过机制和规范建设进行艰难而必要的改革,这一进程需要各国共同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将成为第一批试验案例。换而言之,在谈论基于规则的全球体系时,必须要看是什么规则,再评估它们是否应该被审视或改变——当然,还要关心由谁来做这些事。国际事务不应只由一两个国家或一个国家集团来处理,必须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中,由各国通过协商与谈判来办。
5.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是真正多边主义的精髓。地球村是现实,没有人有任何理由否认。共享和开放是全球合作的关键,也是摆脱当前和未来危机的唯一途径——而不是闭关自守或筑起高墙,以及建立基于意识形态划线的集团。
总之,我想借用古特雷斯在报告所强调的:“为人民,为地球,为繁荣,为和平”,共同愿景是可以实现的。
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对未来感到悲观。只要我们现在做出正确的选择,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我们就能克服危机,共同建立一个更美好、更安全、一体化的繁荣世界。除非我们认清严峻的现实,并从现在开始采取正确的行动,否则国际和全球治理体系有可能崩溃。■
作者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