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们迎来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六边形的白色霜花,故名“霜降”。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就是说霜降期间,天气变得更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所以,食肉进补、吃柿子就成了这个节气的饮食习俗。
牛、羊肉
霜降时节,气温逐渐变冷,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羊肉“进补”的习俗,俗称“煲羊肉”“煲羊头”。人们认为牛肉、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适宜这个季节滋补。
鸭肉
在闽南,霜降来临会吃鸭肉“贴秋膘”。据说,每到霜降时节,当地的鸭子就会销售火爆。
兔肉
古人“秋补”还讲究在霜降期间食兔肉,称“迎霜兔肉”。有说法认为,经霜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适宜秋冬滋补。
萝卜
有句农谚“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在山东等地,霜降时节流行吃萝卜。而民间也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意思是指在十月吃萝卜有益健康。
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