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庞松圆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前不久,同学感冒了,按照家里的传统,她想着捂一捂汗,病就好了,没想到感冒却加重了,她在微信上问我:“为什么捂出汗,感冒还是没有好呀?”我跟她说:“并不是所有的感冒出个汗就好了,鉴别诊断很重要。”
中医讲“辨证论治”。简单来说,感冒可以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两种。常见的风寒感冒分为两种,一种是“风寒表实”,另一种是“风寒表虚”。
如果你感冒的时候只是头疼、发热、肌肉酸痛,但是不出汗,那就属于“风寒表实”了;反之,如果你感冒的时候身体不受控制地出汗,那就属于“风寒表虚”了。
秋分过后淅淅沥沥的小雨,赶在季节交替之前就已将整座城市冲刷干净。往日人群的欢声笑语,变成了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气温骤降,风寒感冒在人群中蔓延扩散,一时间人心惶惶,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将口罩戴得更紧,生怕自己不幸“中招”。有一位名叫“桂枝”的勇士,和他的战友一起,在邪气弥漫的环境下共同作战。
感冒究竟怎么回事
▋风寒表实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风寒感冒都用桂枝,那“风寒表实”的感冒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人的汗孔开合就像是水闸开闭:水闸打开,上游的水流就能到下游,河道里的水就能流到水库;水闸关闭,上游的水流不到下游,河道里的水流不到水库里了。
同理,人的汗孔张开,汗液就能从身体里排出去;汗孔闭合,汗液就不能从身体里排出去了。
风寒邪气郁闭汗孔、腠理,就好比水闸被冻住了,冻的程度越严重,水越流不出来,再严重者,进一步发展成洪涝灾害。
风寒邪气郁闭的越厉害,汗孔闭合的程度越严重,汗液排不出来,临床表现是“无汗”,并且伴有怕冷、头疼、后脖子疼、肢体酸痛、发热等症状。既然水排不出去,那就应该要用力将水闸打开才行。
水闸是因为被冻住才打不开的,所以既要解决水闸关闭的问题,就要先解决被冻住的问题。
桂枝和麻黄配伍,它们的药性都是辛温的,辛温之品有发散的作用,发散了郁闭汗孔的风寒邪气,这样汗孔恢复了它原本张开闭合的功能,汗液可以正常地分泌。
▋风寒表虚
那“风寒表虚”的感冒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风寒表虚”的“虚”不是说这个人肾虚、脾虚,而是相对于“风寒表实”的“实”而言,风寒邪气损伤人体的程度不是很重。我们接着拿水闸作比喻。
此时的水闸年久失修,外力一冲击,水闸就松散塌陷了,没有了水闸,上游的水没有了束缚,肆无忌惮地流到下游,原本下游的人们在这个时间段不需要太多的水资源,没有制约的河水便成为了一种水资源的浪费。
人们需要的是能控制水量、流速的水闸,那么,加固水闸是一件亟需解决的事情。现在,让我们回到人身上来观察汗孔和汗液的状态。
汗主阴,营主阴,汗孔腠理的闭合是通过分布于人体体表的卫阳之气的温煦功能实现的,卫阳的温煦功能正常,营阴也能有节制、受控制地排出,中医把卫阳和营阴的这种状态成为“营卫和”。
简单地说,如果你的皮肤温暖了,处于病理状态的汗孔就能闭上了。这个“病理状态”在临床上表现为“自汗”,就是身体不受控制地出汗。
此时的患者出了自汗,并伴有怕风、头痛、发热等症状。在《伤寒论》中,人体体表的卫阳之气被风邪损伤,张仲景把这种情况称为:“太阳中风”。
既然卫阳之气被风寒邪气损伤了,那就要补充卫阳,桂枝有“实表阳”的作用,让体表的阳气充实,体表的阳气能够继续发挥原有的功能——控制汗孔开合。
桂枝配伍具有收敛作用的白芍,白芍敛汗敛营阴,汗孔可以正常地张开、闭合,如同水闸可以正常地打开、关闭,水可以正常地流动,汗液可以正常地分泌。
《伤寒论》中桂枝与芍药相配伍有18个处方,是一对“黄金搭档”。《医宗金鉴》说,桂枝与芍药相配伍,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二者合用,共同调和营卫。
桂枝是张仲景很重视的一味中药。清代名医柯琴称桂枝汤为张仲景中药复方中“群方之冠”。
桂枝汤的发汗力较和缓,适用于平素体质偏弱、卫气偏虚的人感受了风寒,导致营卫不和,以发热、汗出、恶风作为辨证要点,在感冒、流行性感冒中多有应用。
同时,本方具有良好的体温调节作用,也用于病后、产后低热及不明原因发热等的治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及其医案吧。
桂枝汤应用
▋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 生姜(切)三两(9克) 大枣十二枚(3枚)
▋岳美中医案
张某某,女,15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诊为中风证未罢,营卫失和,用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
该患者虽然发高烧,但是没有喝很多的水,大小便也是正常的,没有小便短赤和大便干结的症状,因此没有阳明里实热证;
再加上患者伴有发热、怕风、出汗的表现,可以确定该患者是营卫不和的桂枝汤证,患者的卫气需要充实加固,就像我们上文中提到“松散坍塌的水闸需要加固”。
桂枝加固外在的卫阳,并且发散风寒邪气;芍药收敛汗阴,又补充体内的营阴。一外一内,调和营卫,阴阳协调。
生姜味辛性温,可以帮助桂枝发散邪气;大枣味甘性温,帮助芍药生汗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汗同源,生姜大枣共同作用于中焦脾胃,可以产生更多的营阴。
麻黄也有辛温发汗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不用麻黄而用桂枝呢?因为麻黄治疗的是体表卫阳之气被束缚住,导致汗孔、腠理紧闭,没有汗出的病证。
如果贸然用麻黄汤治疗桂枝汤证的自汗出,那么病人就会因发汗太过而使体表的卫阳之气更加虚损。
▋其他应用
如果从病证的角度来讲,桂枝汤可以治疗不止感冒这一种病证。
营卫不和的病机表现在皮肤上可以是皮疹。因为风邪不去,留在肌肤体表,就成了疹子。我跟诊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后腰部起荨麻疹的女患者,开了桂枝汤,服用后效果很好。
桂枝汤还可以治疗一种病证:病人自己感觉从小肚子那里有一股气上冲到心窝,甚至到咽喉,中医把这种病证成为:“奔豚气”,就是说好像有一只小猪在你的心上奔跑,“蹬蹬蹬”跑来跑去的猪让病人感到自己心脏很难受。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讲,桂枝有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桂枝中的某些药用成分对流感病毒的抑制功效极为明显,可防止流感病毒破坏人体细胞的功能。
俗话说,事物有正反两面。桂枝不是万能药,在使用桂枝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项。《伤寒论》中提到:“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体质湿热之人或者患有湿热证的人一般不用桂枝汤来治疗疾病。
《伤寒论》中提到:“桂枝下咽,阳盛立毙。”就是说,体质阳盛气浮,里有火热的患者不能用桂枝,用了桂枝会导致病情加重。
在桂枝附子汤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这种情况的患者没有怕风、汗出等表证,而且患者大便干燥,所以不能应用桂枝这味药,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将桂枝去掉。
而且,桂枝性味辛温,发散之力强,因此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