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该更加关注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让所有高校都能培养出高质量本科生。”11月1日上午,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进行《开放科学:科学传播与人才培养》主题演讲时表示,分享他对于科研人才培养与科学传播的观点。
霍普克罗夫特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论坛上,他以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说明培养科学人才方法与理念的重要性。
他曾经旁听一位年轻教师授课,讲解数学公式。一开始,30位同学听讲都很认真,但老师讲解推导过程超过20分钟后,许多同学就分心了。
课程结束后,霍普克罗夫特与老师讨论了一会儿。“我们得出结论是学生们没有理解数学定理所说的内容。如果她能令人愉快地解释这个定理可能会更好,解释这个定理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应用。她本可以让全班同学将定理的直观形式转换为数学定理。我们也讨论到用20分钟讲一个定理是有意义的,也许应该注重其中的关键步骤。”霍普克罗夫特认为,教育的重点不是老师说了什么,而是学生记住了什么、能否实际应用。
无论是微观的一堂数学课,还是宏观的高等教育环境,霍普克罗夫特认为,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有全球20%的人口,美国只有5%,但美国PHD(博士生)更多,因为中国本科教育并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PHD申请人。”霍普克罗夫特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衡量中国高校的指标之一是国际声望和论文数量。“(我们)应该改变这一考核指标,更加关注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让所有高校都能培养出高质量本科生。”
“老师课件是否最新的?有多少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霍普克罗夫特认为,如果这些指标纳入对系主任的考核,将会对本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