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地方叫旧寨,祖祖辈辈都种植冬谷,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属于纯生态的,产量虽然低,但品质好。”昌宁县勐统镇小勐统社区下芒德村民小组村民茶袁国,满头大汗却满脸笑容。
茶袁国说的旧寨田,其实就是一个小山洼子。两山一水间, 30多亩水田呈梯田状分布。秋末冬初,种植在田里的冬谷刚刚成熟,一眼望去,金黄的稻浪随着山洼起起伏伏,在绿色山间格外显眼。
冬谷成熟了,村民们相互帮忙打谷子,不用收割机,也不用打谷机,纯手工收割,纯手工脱粒,打谷子的“嘣嘣”声和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洼子里最美的交响乐。茶袁国家有两亩多,今天,左邻右舍的10多个村民正在田里忙着帮茶袁国家收割冬谷,可以收获冬谷500公斤左右。
“我们种这个冬谷,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吃到纯生态的米,另一方面也是种一种传统、一种乡愁。”茶袁国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热情地聊着。冬谷当地的一种传统品种,种植历史延续至今至少几百年,过去当地有钱人家和长寿老人都吃冬谷米。这种水稻品种,生育期比较长,比一般的稻谷晚熟50多天,要到秋末冬初的时候才成熟,因此当地人就叫它为冬谷。
“我们这个冬谷米,当年可是贡米呢。” 茶袁国自豪地说,冬谷种植最多的时期是明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代中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勐统冬谷米一直被当时的湾甸土司府作为地方名特产品上贡朝廷,成为“贡米”。
资料记载:冬谷又分大冬谷和小冬谷,小冬谷米粒更细小,香味更浓郁。其特点是稻秆较高,最高可达1.4米,谷壳赤色,米粒细小呈蜡黄色,生米有清香,煮熟后香味浓而持久,食之润滑可口,回味悠长。
“我们的这个冬谷,就是谷树高,好的时候要有一人多高,今年因为前期干旱少雨长势不好,但也跟我们一般的人差不多一样高。而且,这个冬谷对田的要求相当高,不耐肥,不能施用化肥农药,如果用了就会‘糠’,就算能收得一点也吃不成,可以说是一种纯生态的产品。因为我们这个田本身就是冷箐田,又不施化肥农药,所以现在还有很多马头鱼,马头鱼跟冬谷米可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特产呢!”与茶袁国一起收割水稻的一位村民一边侃侃而谈,一边盯着田里的动静抓起了一条马头鱼。
小勐统社区所在的勐统坝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间,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气候立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多种经营,素有“鱼米之乡”“白鹭之乡”“甜龙竹之乡”的美称,“冬谷米饭鱼氽汤”一直是勐统的特色美食,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记忆。看到这样纯手工收割冬谷的情景,许多人都会想起儿时收稻捉鱼的场面,还有香喷喷的冬谷米饭和酸爽可口的鱼氽汤。
“过去为了吃饱肚子,虽然冬谷单产低,但不得不种植。如今虽然生活好了,可有的人还是愿意种植冬谷,就是为了吃上祖祖辈辈吃下来的这口米。”正如茶袁国所说,就是“祖祖辈辈”的种植和坚持,冬谷才得以保存和延续。也正是“祖祖辈辈”的坚持,昌宁的物种多样性才得以保存。
“小勐统社区现在种植冬谷50多亩,这个坝区是种植30多亩,冬谷米品质好,重要的是原生态,虽然产量低,但是还是能增加百姓的一部分收入。它主要用于春节过年舂粑粑,是相当好的食材,还有就是零散售卖,现在的价格是13元1市斤,原来价格高的时候到20多元1市斤。”小勐统社区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江介绍,小勐统社区2020年经济总收入80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16元,许多过上了好日子的农民又拾起了传统,冬谷米在这里重新焕发出了“青春”。
“我们准备把种子留好,尽量打造一个原生态种植基地。” 张江说,社区将引导村民合理布局产业,在适宜的农田逐步恢复冬谷种植,打造特色“冬谷米”品牌,用栽秧声、割稻声、打谷声、舂粑粑声和群众的欢笑声,留住一份乡愁、一份宁静。(吴再忠 字竟春 施应发 张忠海 李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