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古才子多风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代大文豪苏轼,文风豪迈,一代大家,其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
"一代道宗"欧阳修写过不少旖旎、缠绵、香艳的描写,除了国内,国外也有不少风流不羁的大作家,他们虽然有传世佳作,给后世留存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世界文坛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就其个人品行,还是被后人所不齿。
比如,著名的文坛大家大仲马,他虽然是黑奴的后裔,却传言有上百个情人。在他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有文学知识,还能看透百态人生。
黑奴后裔大仲马
文学创作是基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被称为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大仲马,著作高达300余卷,其中小说居多。大仲马的小说情节曲折,出人意料,生动有力,颇受世人欢迎,而这一切都是以真实历史背景和他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的。
大仲马生于1802年,他有着不普通的家庭背景,其祖父本是法国的贵族,在当时有着明显的阶级等级之分,鄙视链也异常极端。可他祖父却不顾反对爱上一名姓氏为"仲马"的黑奴女孩,二人生有一子,这便是大仲马的父亲。
大仲马也因此有了黑人血统。大仲马出生后他的家族已经没落,父亲英年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生活清苦,但热爱小说的他还不到10岁便看了《泰雷马克》等作品。
1817年,大仲马被送进一家公证事务所,专门把各种公证文件送到周围的村子里请当事人签字。在这期间,大仲马还学习了和。1823年,因为对戏剧的热爱,他内心笃定,前往巴黎,在剧院做了抄书员的工作。
在抄书过程中,他觉得戏文的内容枯燥乏味,故事平淡无力,便自己动手写起了剧本。这一写便一发不可收拾,文思敏捷的他忙里偷闲、通宵达旦,通过没日没夜的奋笔疾书,大仲马最终完成了第一部处女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
这部作品在1829年在巴黎大剧院上演,此时大仲马名声大噪,写作生涯由此开启。此后,大仲马又相继创作了几部作品,当时有报社对其作品进行连载,这让风头正盛的大仲马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文豪,其事业一步步走上巅峰。
不过,1830年"七月革命"大仲马也参与其中,虽然战争成功了,但大仲马反对复辟,要求改革,这样的举动受到了他人的排挤。
政治失利的他重新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在军队里的那段日子,也为其累积了珍贵的素材。这为其后来写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一心投身写作的大仲马,收获了金钱,也收获了人们满满的追崇。
而在这荣誉的背后,有几个人能禁得住诱惑?对于天性好色风流的大仲马,有了资本后更是放纵不羁爱自由。
大仲马的潇洒风流史
谁将画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骨子里有着浪漫主义情节的大仲马生来就比较豪放。在剧院做抄书员的时候,他与一位女裁缝相识相恋。这位女裁缝眉清目秀、美如冠玉,大仲马对其是一见钟情爱得无法自拔。
二人情投意合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小仲马,不过小仲马7岁时才被父亲承认。因为放纵不羁风流成性的大仲马,为了攀附上流社会的女性,成名后就抛弃了女裁缝和小仲马,那时小仲马刚出生。
而绝情的大仲马,自始至终都未承认小仲马的母亲。大仲马成名后买了基督山城堡,这便是他著作中有名的山庄,他每天沉溺于美色,还常常举办宴会,屋内昼夜通明,各种上流人士也常来参加。
人们觥筹交错,过着奢靡荒诞挥霍无度的生活。在这个阶段,他也经常带各种女人回家,而这些女人便是他的情妇,据说人数高达数百个,以至于有很多人都宣传自己是大仲马的儿子。
虽然荒诞可笑,但凡事都不可能空穴来风。也正是大仲马这些过分的举动,使得从小跟着大仲马生活的小仲马看尽了人世百态,为小仲马后来的生活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物极必反逐渐没落的大仲马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肆意挥霍的大仲马纵是腰缠万贯,也总有挥霍完的一天。富贵的日子过惯了,慢慢清贫下来的大仲马极其不适应。他便开始找写手模仿他的文风进行写作,好在效果不错,又让他大赚了一笔。
不过好景不长,写手们写作水平越来越差,加上大仲马依旧花天酒地、到处留情,使得其财产很快透支,最后连基督山城堡都未留住,最终卖了变现。不过,坐吃山空的他最终还是宣告破产。
1870年,68岁的大仲马在女儿玛丽的怀里停止了思想。为何赚得盆满钵满的大仲马会如此落魄呢?原因有四。一是和他家庭条件有关系,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过多了苦日子的他,待有了万贯家产后,终可将曾经的压抑发泄出来。
大仲马年少时经常遭遇他人的冷眼,有钱后他报复性地消费,意在赚回体面和存在感,但江郎也有才尽的一天,且他不懂得计划、挥霍无度终究是落得一无所有。
二是和他黑人血统有关系。
黑人一向追崇的是自由,大仲马追求民主自由,也追求爱的自由,以至于忘记了责任和坚守,有几百米情妇也就不足为奇。俗话说,自作孽不可活,大仲马除了花钱不眨眼,在和女人的事情上也极其风流,在美艳面前,他迷失了自我。
若不是他这种放荡和挥霍,或许大仲马的资本能继续延续下去。其三,则是与他的创作生涯有关。
自负的大仲马以为他有无尽的创作才华,曾被人追崇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他到后期创作的作品质量越来越差。
即便后来找年轻写手,虽然暂时奏效,但还是没有糊弄过读者的眼睛。其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关联。当时屋漏偏逢连夜雨,越来越破败的大仲马的名气大不如从前,曾经的政客好友只是把他当成笑话。
而由于大仲马在报纸上发表了太多反对复辟的言论,当时的政府下令要对其进行逮捕,大仲马无奈只能逃往国外避风头。至此,赫赫有名的大仲马渐失名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