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周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
继老子、孔子诸位圣贤之后,《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王阳明和《传习录》作为收官之作。作为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近年图书界持续走红,对“阳明学”的各类解读作品也是层出不穷。那么,王阳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传习录》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状元的儿子不好当
王阳明原名王云,字伯安,因为他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并自号“阳明子”,所以世人又称他为“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王华当时是个秀才,文才出众,后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连捷,夺得头名状元。
和父亲相比,王阳明似乎也天生异质。据传闻,他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分娩,而在诞生前夜,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于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事后,祖父为王阳明取名为“云”,他后来居住的地方也被改名“瑞云楼”。
然而,这位“云中之子”幼时却未见出色。非但如此,王阳明到了5岁仍不会说话,令家人十分焦急。直到某日,一高僧路过王家,他见了王阳明后视为奇童,于是摸了摸后者的头说了句禅语:“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阳明的祖父听后心有所悟,于是根据《论语·卫灵公》中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句,将“王云”改名为“王守仁”,后者也成为王阳明的大名。
说来也奇,王阳明不久后就开口说话了。9岁那年,父亲王华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两年后,王阳明随同入京读书。弘治二年(1489年),18岁的王阳明与新婚夫人诸氏从南昌返回余姚。船过广信时,王阳明向理学家娄谅求教“格物致知”之学。然而,对朱熹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王阳明始终难以参透。据记载,他曾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把自己“格”到吐血晕倒也没想明白。由此,王阳明对格物致知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而另寻思路,是谓“守仁格竹”。
弘治五年(1492年),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并顺利中榜,但在之后会试中,他连考两次都不中。据说,内阁首辅李东阳曾打趣王阳明说:“你父亲是状元,这次你虽不中,但说不定下科中状元,不妨先写个状元赋。”弘治十二年(1499年),第三次参加会试的王阳明终于以二甲第七名的成绩得中进士,一洗前耻。是年,王阳明28岁。
立功、立德、立言
王阳明中进士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期间对朝政多有议论,但都未获认可。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把持朝政,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被捕受刑,王阳明上疏论救而同遭廷杖,后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丞。同年,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京城,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上任途中,据说王阳明还被刘瑾派人追杀,不得不伪造跳水自尽,这才躲过一劫。来到贵州龙场后,王阳明发现此地“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经济、文化均十分落后。对此,王阳明没有气馁,而是公务之余,对学问多有参悟,是为“龙场悟道”。
3年后,王阳明复官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县)知县。次年八月,刘瑾被除,王阳明也随后被召入京,历任吏部主事、郎中和南京太仆寺卿、鸿胪卿等职。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推荐下,王阳明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并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在此期间,王阳明将赣、闽、粤一带的盗贼清剿一空,赢得知兵之名。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起叛乱,江西巡抚孙燧等被杀,一时震动。消息传到北京后,兵部尚书王琼却说:“有王阳明在江西,宁王必束手就擒。”原来,王阳明正受命前往福建,他得到朱宸濠叛乱消息后立刻在吉安募集义兵,出兵征讨。最终,朱宸濠叛兵自九江东下窥伺南京时,王阳明率军直捣其老巢南昌,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结束战斗,朱宸濠战败被俘,叛乱仅35天就宣告结束。
《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节目海报和剧照。资料图
然而,王阳明的平叛之功并未获得正德皇帝的认可,因为后者正要以亲征的名义南下巡游。在此情况下,王阳明只得将朱宸濠交出,以配合正德皇帝完成所谓的大胜和献俘把戏。
嘉靖皇帝继位后,王阳明升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又加封为新建伯。未及一年,因为父亲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制,期间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开始讲学。守制结束后,王阳明再次受命前往广西平定民乱,期间因肺病加重而上疏乞退。嘉靖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在回乡途中病逝于江西大余县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传习录》传之千古
王阳明去世后,明廷赐谥“文成”,后于万历十二年从祀孔庙。作为明代大儒,王阳明留下了一部重要著作——《传习录》。
《传习录》共三卷,约八万余字,体例和《论语》接近,主要是弟子对老师言行和思想的记录与整理,另外就是王阳明的论学书信集。事实上,《传习录》的书名也源于《论语》,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习录》记录了王阳明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其中又大体可分为三块:一是“心即是理”的本体论,这主要继承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心先于天理,“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这和朱熹的主张正好相反,后者主张天理在人心之外,是客观存在的。
王阳明雕塑。资料图
二是“致良知”的认识论,这和朱熹的“格物致知”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通常来说,“格物致知”强调循序渐进和积累,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天理人心;但王阳明认为,“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只要有心向善,就都可以“致良知”。这种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禅宗“顿悟”的影响。
三是“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这也是对近代影响最大的一点。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一个人是否有“知”,必须要表现为“行”,无“行”则不能算真“知”。
《明史》曾为王阳明做传,其中结语称:“王阳明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这个评价应该算是比较中肯的。至于阳明学,在明朝中后期曾盛极一时,但到清朝后很快归于沉寂。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皇帝尊奉程朱理学为正宗,阳明学被视为旁门异端而备受冷落。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后,阳明学才再度复起并进而成为显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