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的问世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也有不少患者因靶向药副作用,如皮疹、腹泻和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导致不得不终止服药。预防和治疗靶向药副作用无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提高生存质量,保证靶向治疗的进行,从而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近期有患者家属问到:服靶向药的同时,能否联合中药调理,防止靶向药副作用?
靶向药有副作用,能否联合中药调理,改善症状?
靶向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有很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常见。从中医的角度讲,服用靶向药后出现的皮疹属中医的“药毒”范畴,相当于西医学的药物性皮炎。
其病机是正气亏虚加之邪毒侵袭所致。《素问》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事实上,接受靶向药治疗的患者大多是经放化疗后病情仍进展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
此类患者正气亏虚,在使用靶向药,如埃克替尼后,药毒与正气相互斗争,正气亏虚更甚,卫表不固,邪气从皮毛而入,在证候表现上热象偏重,多伴有口渴、心烦、溲短赤、舌红脉数,其皮疹多表现为瘙痒、丘疹、脓疱、皮肤剥脱、触痛等。中医病证的证候表现事实上与临床上大多数肿瘤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表现相一致。
而在皮疹等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论述和治疗中,祖国医学有系统丰富的理论及经验积累,比如皮疹初期,常见于风热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疹色红或不红,且多局限于头面部;而当病情继续发展,邪气入里,内传肺、胃、大肠等脏腑时,患者多属湿热型,通常表现为脓疱性痤疮样皮疹,触痛明显,抓之易破,糜烂渗液。乐启生中医团队也指出,临床治疗明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变过程的先后,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指导疾病的治疗,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病例分享
8月13日来诊的52岁患者陈女士,其有反复咳嗽10多年,最近1个月加重,于是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CT结果提示左肺占位,肺癌首先考虑。PET-CT结果提示“左肺上叶舌段占位伴FDG代谢明显升高;左肺门一枚淋巴结,考虑转移;肝脏Ⅶ段见结节状代谢增高,考虑转移”。
7月29日,陈女士在肿瘤医院进行肝穿刺+射频消融术,穿刺病理结果提示:“低分化腺癌,考虑肺腺癌来源”。EGFR基因检查结果显示有Exon19突变,因此,术后陈女士口服埃克替尼治疗。
然而,服埃克替尼1周后,陈女士出现头面部皮肤瘙痒,红色斑疹,伴有口渴,心烦,小便短赤症状,于是前来问诊,希望服中药改善。
来诊时观其舌可见舌红苔薄白,中医辨证属卫分证,故治宜辛凉透疹,清热解毒,方用:太子参、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制半夏、蜂房、生石膏(先煎)等,共14剂,1天1剂,水煎服。
服中药2周后患者皮肤瘙痒好转,皮疹渐退。原方加减剂服14剂。再次复诊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皮疹消失。
临床上,大部分靶向药其实都有可能发生皮疹,其中特罗凯(厄洛替尼)、易瑞沙(吉非替尼)、凯美纳(埃克替尼)、克唑替尼等皮疹发生率较高,部分单克隆抗体也易致明显皮疹。通常在靶向药物治疗后1-2周发生皮疹,常在第3-4周最为严重,多呈粉刺或痤疮样,常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颜面部、躯干,具有可逆性,可以自行好转亦可再现,随着治疗终止而逐渐消失,一般在停药4周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皮疹可在停服靶向药后自行好转,但停服靶向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再次进展,此外,也有部分患者为顽固性皮疹,反复发作,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避免因靶向药副作用而影响整体抗癌治疗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