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进一步释放青年科技人才活力,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我省积极行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多次专题调研,研究加强和改进全省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的思路,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动:强化跟踪管理服务和考核,开发“陕西省教育高层次人才库”,每年编撰《陕西省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白皮书》,利用信息化系统,全面精准掌握全省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人才项目申报,搭建人才成长的舞台。经初步审核,目前已通过各类人才(团队)申报项目600余项。
我省高校科教资源丰富,不断涌现的高校创新成果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走在创新前沿。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徐卓、李飞教授团队研发的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为研制高性能电光调制器、光学相控阵和量子光学器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键材料。2020年,该技术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并入选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青年人才已经成为团队的中流砥柱,5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在科研创新中快速成长。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由院士、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组成,有在读硕士180余人、博士80余人,青年教师占80%以上。合理的人才结构使这支队伍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研制的“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大尺度仿生柔体潜水器大深度滑扑一体航行试验,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我省高校获得资助项目占全省获准资助项目数的94.9%,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达上千项,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众多青年学者在项目支持下崭露头角。
西安理工大学两位“80后”教授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受益者。水利水电学院李炎隆教授主持的“土石坝安全评价与风险防控”项目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学校承担该类项目“零”的突破。机仪学院狄慧鸽教授主持的“云宏微观结构特征的遥感探测方法与实验观测研究”项目获得重点项目资助。
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陕西高校的青年科技人才正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挑大梁、当主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赵鲁豫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下,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获创投基金支持,发展进一步加速。西安石油大学管争荣博士团队的“地岩热供热技术”、程国建教授团队的“油气储层岩石微观表征与孔隙网络建模”及严正国教授团队的“油气井可视化检测技术及装备”3项成果在秦创原转化落地,3个团队成立的企业注册资金均超过1000万元。近日,西安石油大学又有3个项目获秦创原春种基金资助,其中电子工程学院董志举、邢立冬团队的“基于自主GPU的无人驾驶计算平台”获春种基金资助280万元,电子工程学院贺锋涛团队的“水下长距离高速无线光通信系统”获春种基金资助50万元,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王富平团队的“精细化零件AI智能识别系统”获春种基金资助100万元。
以秦创原为平台,陕西组织校企科技攻关“揭榜挂帅”。7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省上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秦创原·第五届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面向省内企业和创投机构展示、推介高校科技成果2000余项,展会现场签约项目20项,金额1.45亿元。会后,持续推动跟进校企对接,促成37项成果签约落地,增加合同金额1.1亿元。
如今,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作用日益凸显,不断激发高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信心,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编辑:雯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