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3日),患病6年的肠癌肝转移的周阿姨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专病门诊。周阿姨笑声爽朗,难以想见,6年前,确诊患癌之初,恐惧、彷徨包裹着她。如今,她对诊疗过程“摸得门清”,“随访不要看专家,专病门诊又快又好!”她从得病之初的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到底还能活几年”,到如今,完成随访检查、配好药,还要笃悠悠去服务台预约心理医学科、营养科门诊。
“癌症不是绝症了,我生了两个部位的癌,治疗后,控制得一直蛮好,我现在跑肿瘤医院就像去看高血压一样,配配药、做做检查。”周阿姨说。
周阿姨并非个别传奇案例。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
生存情况比肩国际一流
治疗模式回应全生命周期需求
“我还能活多久?”数十年前,这是肿瘤医院诊室里患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如今,“我得了宫颈癌还能生二胎吗?”“我能术后再做乳房重建吗?”这些关注生活质量的问题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关心。
随着手术技术日益精进、化疗靶向药物的推陈出新,以及放射治疗对病灶的“精确制导”,癌症早已不是一种“绝症”。今天,在2021年肿瘤精准治疗国际论坛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院90年大会上披露的一组生存率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这份生存率数据对2008年-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近30万肿瘤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结果显示:5年总生存率明显提升达到71.3%,整体生存情况齐肩国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另一份国内首个、最大规模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转移患者生存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诊疗的2万余例已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转移发生后的总体1年、3年和5年生存率达到65.6%、33.4%和21.1%。也就是说,即使发生了转移,也还有五分之一的几率可以再活5年;部分瘤种转移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50%,如前列腺癌转移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54.9%。
“可见,大多数肿瘤患者如能经过规范治疗,长期生存不是一种‘奢望’,如能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肿瘤基本可以获得治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说,作为上海乃至中国肿瘤诊疗的“桥头堡”,肿瘤医院癌症诊疗模式和学科布局早已不局限于“疾病治疗为中心”,而是致力于对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包括生理、心理等需求的充分满足。
近些年,肿瘤医院相继开设了乳房重建、宫颈癌保育、遗传咨询、营养、心理、伤口造口、淋巴水肿护理等特色门诊,满足患者康复期的各种生理、心理及营养指导需求。过去一个人闷闷不乐,对疾病忐忑不安、整夜整夜失眠,经过心理医学科冯医生的“话聊”和科学用药,周阿姨坦言,“睡眠好了、心中的包袱也放下了,免疫力也提高了,抗击肿瘤的信心也更足了。”
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端树教授介绍,医院2013年建立社工部,致力于通过社工联动志愿者的方式,关注肿瘤患者可能碰到的心理、护理、营养以及法律等心理社会问题,对接外部资源,并开设全国首个面向肿瘤患者及家属服务的“帮帮我”肿瘤患者心理热线,累计服务1500余人次。2018年12月,肿瘤医院又建立了全国首个集成性、一站式医务社工引领的患者资源小站,用“点单式”的免费主题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并设立“青丝行动”,向贫困、因肿瘤化疗脱发的患者赠送假发。
科技赋能服务升级
智慧医疗场景让就医更舒心
11月13日上午9:00,周阿姨按预约时间进入门诊诊区签到,没过几分钟,叫号大屏便提示周阿姨进入诊室。看完门诊,周阿姨在手机上完成付费,并直接前往取药窗口取药……以往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就诊时间,现在缩短至不到半小时。
“以前来院挂号、等候门诊、打印病史、付费都要排队,几次队排下来就过了一个多小时了。”周阿姨说,现在只要网上预约,按时段来就诊,绑定的医保卡付完钱就可以取药,省时间、少跑路。
据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介绍,肿瘤医院通过多个智慧医疗场景建设,聚焦既往患者就医痛点,让数据“多跑路”,缩短患者就医时间,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在精准预约挂号系统上传检验检查报告,经过智能分析比对,符合指证、急需手术的患者将获得“绿色通道”;门诊病史电子化、诊间支付等系统应用升级,患者“动动手指”即可完成付费 “零排队”,提升诊疗效率;互联网医院让肿瘤患者足不出户完成专业咨询……
“数字化转型明显改变了既往患者的就医模式,患者就医更便利,医生也从中获益。”郭小毛院长表示,智慧系统的辅助,让医生能获得更及时和精准的诊断信息,进而能给出更规范的治疗方案。医院还将在更多场景中拓展数字化应用,提供更多让广大市民可感、可知、可及的智慧医疗服务。
科研“反哺”临床
肿瘤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诊治的“排头兵”“先行者”,科研产出近年呈井喷式增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震教授介绍,医院从2010年国自然立项总金额的4427.1万元到2020年立项总金额达18260.5万元,科研立项数、质“齐飞”。
“我们的临床科研成果并不是为了一纸论文,我们的众多科研立项聚焦肿瘤诊治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卡脖子’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反哺’临床实践的重大突破,最终让患者获得生存获益,生活质量提升。”郭小毛院长说。
在乳腺癌诊治领域,三阴性乳腺癌被称为“最毒乳腺癌”,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并提出分型标准,对这群患者实施分类而治,获得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突破。在门诊,邵志敏教授一句“我们对三阴性乳腺癌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案和疗效,你要乐观一点,不要害怕”,让众多哭哭啼啼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泪水中闪烁着希望和期盼。
作为开展宫颈癌保育手术全球最多的一所医院,吴小华教授团队在确保肿瘤安全性和提高妊娠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和技术革新,使得“复旦肿瘤”宫颈癌保育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98.6%。该团队攻坚克难,根据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复旦标准”,扩大了患者受益群,并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收录并推荐。
在肿瘤医院,科研反哺临床的成功实践数不胜数,医院2021年启动了十个大学科团队建设,旨在通过“定目标、压担子、重成效”的方式,让临床与基础有机结合,让研究者的预期成果更多关注临床实践和患者获益。“我们做科研目标就是要提升疾病诊治疗效,这是科研的初心,更是每个医生的使命。”郭小毛院长说。
从“一颗镭锭”到横跨浦江
诊疗新理念新技术惠及患者
本次论坛还说起一段往事,肿瘤医院的前身——中比镭锭治疗院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率先拥有一克镭,就是这一克镭已经达到了当时国际镭锭治疗的标准,使中国癌症治疗技术达到当时的国际领先水平。
从“一颗镭锭”发展起来,绵延90年,如今,肿瘤医院已经横跨浦江,形成徐汇院区、浦东院区和质子重离子中心“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放眼浦东这块有着“创新、开放”基因的沃土,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教授说,肿瘤医院浦东院区2019年的落成启用,不仅仅是医院整体空间的扩展,更多的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除了医院一直倡导和践行的肿瘤规范诊治,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实体化运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拥有多学科综合病区、多学科门诊以及I期临床病房。
两年来,邵志敏教授、虞先濬教授、叶定伟教授、蔡三军教授、吴小华教授、杨慧娟教授、吴炅教授、陈洁教授、嵇庆海教授、王鲁教授率领的诊疗团队,先后在浦东院区开设了各自诊疗特色的多学科门诊。
“多学科门诊的出现,免去肿瘤患者和家属来回奔波多个科室寻求一个方案的困境。”郭小毛院长说,多学科门诊的模式,大大节约了患者的就医成本,一站式解决患者诊疗问题,第一时间给出最优方案;多学科综合病房则实现了多学科力量的资源整合。
“I期临床病区拥有许多最前沿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让全国各地众多一二线治疗无效的肿瘤患者,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重获新生的机会和可能。”副院长吴炅教授说。
此外,质子重离子中心开业至今6年,累计治疗患者4000余例,治疗量平均增长26.1%,已连续两年年治疗量居国际粒子机构的前列。“十四五”期间,肿瘤医院在做好患者服务的同时,将与企业合作,并在质子重离子设备国产化进程中推进更多创新工作。
郭小毛院长介绍,未来,肿瘤医院的国家癌症中心创建将瞄准四大方向:
首先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筛查、精准诊治和精准康复,真正做到肿瘤治疗“一人一策”,打造一个从预防、诊断到康复的全流程闭环诊治过程;
第二个方向是围绕质子重离子制定适合国人的“中国方案”和指南;
第三个方向是打造国家级的疑难病理诊断中心,赋能精准治疗的实现,制定“金标准”的指南和教科书;
最后一个是医院将加大与第三方企业的合作与开发,包括肿瘤相关医学装备、抗癌药物研发,打通产学研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打造科创高地,实现医院高质量创新发展。
作者:唐闻佳 王懿辉 王广兆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顾军
图源: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