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英都乡讯」微信公众号:ydxx2013。
眼下正是芦柑成熟的季节,13日,英都镇首届新山芦柑采摘文化节在新山林果场正式开幕,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前来采摘。
这个已有51年的林果场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昨日,记者走进果园探访。
林果场喜迎丰收,产量预计达25万公斤
昨日,记者走进新山林果场看到,一颗颗黄澄澄的芦柑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放眼望去,绿树枝头万点金,风景美不胜收。
林果场内,游客们拿着袋子,细心挑选心仪的果子,工人们则穿梭于果林间,忙着采摘、挑果、选果、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70多岁的吴阿婆来林果场帮工的时间最久,工龄已有51年,只见她时而爬梯登高,时而弯腰下蹲,采摘的姿势各式各样。“想当年,我和丈夫在农场栽下芦柑时,还是一株小树苗呢,如今长得高的果实,我都已经够不着了!”对吴阿婆来说,这些芦柑不仅像她精心呵护长大的孩子,更为她和丈夫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吴阿婆告诉记者,采芦柑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技术活。“首先是挑,果实表面发黄的,那就是熟了;第二步是托,一只手托芦柑底部;第三步是剪,从树上剪下时树枝不宜过短,拿到手中再把多余的树叶修剪掉,只留下一小节果蒂,这样芦柑才能够存放保鲜,最重要的还得轻拿轻放,小心剪刀戳破果皮。”
丁金烦是新山林果场的负责人。“新山林果场建于1970年,至今已有51年历史,150亩的农场,种植了6000多棵芦柑,种类繁多,目前有茂谷柑、红心默克特、红美人、丑柑等品种。”丁金烦告诉记者,今年林果场的芦柑迎来了全面丰收,“大概能收5000担,一担50公斤,也就是25万公斤”。
每年这时候,新山林果场都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洪福评就是林果场的忠实粉丝。“这边的芦柑果肉细腻、汁水丰盈、甜酸适度,个头还不小,我每年都会约上朋友,带上孩子前来采摘,在体验采摘乐趣之余,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洪福评告诉记者,此行采摘之旅收获满满。
“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今年新山林果场举办首届新山芦柑采摘文化节,采摘首日来了很多游客,外面停车场的车都放不下了,周末每天能卖3000多公斤。”丁金烦介绍,此次采摘文化节将持续至12月13日,时间为每日9:00—17:00。
喝山泉水长大,树龄高达50多年
记者发现,在新山林果场,有3000多棵树龄达51岁的芦柑树,每棵芦柑树的产量达50多公斤。
从这些“高龄”的果树上摘下一颗芦柑,剥开皮的瞬间,空气中溢满了果香,果子水分充足,放进嘴里,果粒颗颗饱满,酸甜适中。
芦柑树的寿命达到30岁就算是“高寿”,而这家果园里51岁的芦柑树,却依然生机勃勃,挂果累累,原因何在?
在丁金烦看来,新山林果场芦柑的品种优良,离不开土壤、气候、水源的“加持”。“这里土壤、气候得天独厚,土壤都是红壤,温度适宜,而且芦柑从小都是‘喝’山泉水,所以芦柑的品质、外观都很好。”丁金烦告诉记者,此外,也离不开果园的精心管理。
“在养护芦柑树时,需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帮助植株更好地生长,并且在修剪时可以剪去植株生长不良或者无法正常生长的枝条,帮助植株节省养分,同时还要注意施肥、病虫害防治,从头到脚,从枝到叶,都要精心养护。”丁金烦介绍。
为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脱贫户产业致富,延伸采摘经济产业链,新山林果场还架起了柴火灶大锅,为游客们烧制香喷喷的芥菜饭、土笋干、红烧肉,让采摘归来的游客瞬间胃口大开、大快朵颐,既解乏又解馋。
“为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打造新山芦柑品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果实品质,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将下一届新山芦柑采摘文化节办得更出色!”看着漫山遍野的芦柑,丁金烦信心满满。(据海丝商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