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找寻青春岁月的印记,四月二十八号与同学一起观看了首映的《后来的我们》。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春运的场景,在一列回老家的火车上,女主人公方小晓与林见清首次偶然相遇,一起回老家过年。机缘巧合下,小晓在见清家吃了一次年夜饭,后来一起再去北漂,立志要嫁给北京人的小晓在一次次失败的恋爱中,慢慢与见清彼此倾心,走到了一起,又因现实的种种矛盾而分离,再相遇时,只留下满满的回忆。
作为一部青春文艺片,《后来的我们》算得上是佳作了。
影片有两部主旋律,一个是爱情,一个是亲情。
亲情部分作为一个辅助的旋律,为影片增色不少,使影片看起来更加饱满,摆脱了单一主旋律的枯燥,场景的选取也都很切中要害,年夜饭、父亲打电话给儿子、父亲学习新的电子产品,曾几何时,你也会借工作忙绿而不回家陪父母过年,你又有多少次不耐烦的挂断父母的电话,不耐烦的教父母学着用新的电子产品。
爱情方面,影片中现实的世界是灰白的,预示着现实并不是童话般那样色彩斑斓,而回忆部分则是彩色,不单单预示了男主与女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更预示着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如彩虹一般美丽。故事并没有按这种现实的灰白与过去的彩色这样的反差结束影片,影片的结尾,男主与女主都走出了那段美好的岁月,真正的放下了这段感情,现实的灰白色也逐渐变成了彩色。这恰如人生,经历过激荡起伏的青春岁月,生活慢慢归于平淡,就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慢慢地在平淡中我们不断找寻自我,最终我们依然热爱生活。
在我看来,影片有几个值得称赞的地方。
第一,故事情节真实,并不是富二代、霸道总裁之流的精英层的爱情鸡汤,而是普通的打工妹与平凡的大学生初入社会的经历,而那些场景叙述也很接地气,出租屋里隔壁尴尬的声音、地下隧道的摆摊、城里的搬家难等一系列问题,恐怕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毕竟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
第二,影片不是完美主义的爱情结局,而是理性的结局,相爱的人并不一定会走到一起,其中渗透着现实的冲击、青春的迷茫,那时我们是真心相爱,可是青春的我们却不懂得怎么去爱,最终导致了我们并没有在一起,故事结局很合理。就如林父所说,缘分这件事情不负对方就已经很好,要想不负此生真的太难。
第三,影片对亲情父爱的深刻解读,影片中父亲的出场次数并不算多,但他的每次出场都能直击你的内心深处,尤其是林父最后写给小晓的一封信,那何尝不是父母要对子女说的话,相信看到这些的你,也一定会潸然泪下。
后来的我们回首曾经的我们,后来的我们成就了现在的我们,后来的我们感谢我们还有后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