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登山 吴嘉宁 周园园)初冬时节,在陇南市徽县各大苗木基地,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徽县作为西北最大的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入秋以后便迎来了当年的第二个苗木销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前期谈好的苗木销售订单这几日陆续交付。近几日,在徽县南北山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购苗的大货车穿梭往来,满载树苗运往全国各地。
在榆树乡杨河村的地头,盛福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马建国正在和客户开心地交谈着,十几名村民戴着口罩忙着起苗、捆扎、装车,干得热火朝天。马建国于2013年创办盛福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带动榆树乡榆树村、杨河村、普陀村和石碑村四个村贫困户113户314人,2020年共给村集体和贫困户配股分红48550元,给贫困户务工和土地入股分红275870元。马建国介绍说,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之后,合作社就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复工生产。为了做好防疫生产两不误,合作社雇用的都是本村里的脱贫户,每一个前来务工的人都持有健康证明,此外,合作社每天都为务工人员发放口罩,每天测量体温,要求分散作业,并安排专门人员对进场车辆进行消毒。
苗木种植形成规模后,随之也衍生了新商机——旋耕、育苗、灌溉到起苗、装车,再到经纪人这些配套产业,让村民更加忙碌。
11月14日下午,在高桥镇木瓜村红豆杉基地,一棵棵苗木被连土铲起、整齐划一地“躺”在地间,起苗队队员一字排开开始数苗、扎捆……随后整齐装车。徽县高桥镇木瓜村曹三宝介绍,他经营起苗队五年多了,有10名固定队员,每天会根据活的任务量来调配人手。一天至少能挣二三百元,在苗木基地务工,不仅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庭。如今,在高桥镇像曹队长这样的起苗队伍就有十多支。
如今,育苗、种植、起苗、销售、绿化工程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已在徽县形成闭环,带动群众参与务工。据了解,接下来,徽县将继续在苗木产业发展上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助农增收能力,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