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提及到文学,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一身青布衣衫、手执书卷的清秀书生的模样,他们立于窗侧,望着远方的风景,目光深沉而忧伤,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细致心灵、文采斐然的文字笔触,在世人眼中甚至是不染世间尘俗。
可今天介绍的这位作家可不是个文艺书生,他驼背弓腰,外形不佳,文字直白朴实,但他有着睿智的头脑,又涉猎广泛,可以自己组装汽车,又能做电影的美术指导,他还具备着一个搞文学的人专有的坚韧、认真。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一代著名作家阿城。
一、阿城的成长经历
阿城,原名,籍贯在重庆江津,1949年出生于北京市,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除小说之外,他还进行创作和改编的工作。
他的作品主要以淡彩的写作手法书写民间文化,作品之中透露着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包含着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生存方式等等的思考。
在九十年代,他便定居美国,偶尔会有一些杂感的散文被发表出来,在文章中依旧不改他直白的语言风格。
当其他十二岁左右的小孩还在外面玩耍的时候,阿城却已经读遍各大名家的书籍,其中包括、、托尔斯泰、等各大中外名家的优秀作品。
自幼博览群书,让他拥有了比别人更加通透的双眼和细腻的心灵,养成了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为他以后写作生涯做出了铺垫。
阿城有着较丰富的成长经历。1968年动荡开始,他下被放到山西地区,高一的学业就此中断,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学习画画,当他被调去内蒙古插队时,常到草原写生,之后他又去到云南建设兵团的农场落户。
在此期间,阿城结识了画家范曾,两人成为了至交好友。在此动荡期间,他不断了解各地的乡土风情,也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珍贵的人生体验。
阿城成为"寻根运动"的代表人物。寻根的想法来源于阿城所参与的知青下乡活动,他在其中收获了许多感触。
当时动荡刚结束,改革开放也才开始,在此时间里,他利用自己当知青的经验,走访上山下乡的各地,发现了以前不曾注意过的民俗文化。
他敏锐的觉察力发现许多的传统民族文化不够被人们所重视,过去所谓的"四旧",才是哺育的土壤,他觉得应该把这些东西重新地挖出来,把有价值的东西展现给人们看,让民俗的文化回归文学,继续作为我们的"根"去哺育文化。
二、阿城的写作生涯
1984年阿城用处女作《》惊艳了中国文坛。该书于1984年出版发行,后引发众人关注。
在文章中包含他对生活的感悟,那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迹被他收录下来,其反应的是历史缩影,从个人来看,是从零开始,又再归为零,而历史却由此更一步。
由此阿城先后获得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而这部小说也因而获得了"20世纪最好的100部小说"等诸多荣誉。
在《棋王》发行后,阿城的作品接连问世,之后他写过杂论文《文化制约着人类》,随后又创作了两个中篇和六个短篇。这些作品也很受大众欢迎,而他的文字还是保持着从前的至极至简、直白如话。
阿城写小说时,会拿自己开"谑"。在《闲话闲说》中所收录的演讲稿,一般都有着极佳的现场感,文章中也是随心的文字语言,阿城在讲些什么的时候,也常常会时不时地插一嘴,时而拿自己开开玩笑。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人雅量,一般文人作者少有自谑的写法,阿城却满不在乎,而这"谑"得还非常到位。他曾经说过,从前自己小时家穷,书,就总是到书店站着看,所以才"养成个驼背,是个腐朽文人的样子"。
三、阿城的文字至简隽永,坚决拒绝文字带有任何"腔调"
阿城坚持拒绝沾染写作"腔调","腔调"这个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写点什么东西开篇就是一些的套词。
或许有时候在看报、杂志的时候也发现一些,还有很多官方的套话仍被使用,多见于一些公司、部门中的公文里。这些"腔调"毫无实际意义,让阿城厌恶。
阿城在自述里就表示过,他最害怕的就沾染任何"腔调"。他说有些人在写小说的时不自觉地会带上某种小说的腔,那是他觉得最三流的腔调,可许许多多的作家都还无法摆脱某种特殊的腔调,包括文艺腔、小说腔等等。
他曾说,作为"寻根"运动的典型代表,有人就随意地把他放到"寻根文学"当中,这样说不能说是有问题,可他实在害怕入了其中的腔调。
阿城写的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是源于对本真的坚持。他写小说的技巧是没有任何技巧,是无招胜有招。文字的风格不仅停留在古典艺术上,还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功底总是实实实在在的。
他常常用一些很短净精炼的句子,读起来是那样的隽永而有味道。他就本本分分地写一个个小故事。其中没有追求什么的教训,也没想传达出什么刻骨的理念在其中,一切都是那么随性本真,看起来没有什么刻意的结构的安排,但这一切又让人觉得巧妙深入。
四、阿城三十多年不再写小说,是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
阿城三十多年不再"写"小说,不是真的不再写,他只是不再发表。曾经《瞭望东方周刊》采访过阿城,问道:"您现在还会继续写小说吗? "
阿城回答:"自然还会写,但不发表,写小说和发表是两码事,没有人说写文章一定要给别人看,我现在就是自己写着玩。至于以后会不会把它们拿出来发表,还是要看相关制度是否有改善。"
阿城并不是不写了,而是再没有发表作品给世人看。阿城不发表文章的原因是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被删减改动。在《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中,阿城表示,现在随笔已经不怎么写了,以前在《收获》上的专栏也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事,而且其中敏感的信息也都被删掉了。
以前出版的《常识与通识》,也删掉了很多他很在意的部分。他还带着点小抱怨地说道:"实在要删也可以,但至少要在上方框里打上,'此处删减多少字',别弄得好像我就是这么写的。
在《收获》上文章也是,他们要是负责任一点,就该打上方框,标清楚删减。如今我这个年岁,写作就图个痛快,所以索性才不发表。为什么贾平凹就能在文章上打框框,而我就不能打?",这也是阿城对自己作品保真的一种最后的坚持吧。
阿城不发表小说,是中国文坛重大的损失,阿城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之佳作,读着他的文字,会让人哭笑不得,既难堪又尴尬,其中的每个故事都包含着生活的各种味道,那是一种听别人面对面讲故事的感觉。
在这样一个世俗的世界里,本来这样的故事有许许多多,可在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压抑,以至这些世俗的文字快要消失,阿城就是想通过作品把俗世的故事呈现出来,如今他不再发表小说,着实可惜。
阿城至臻至纯的文字来源于他对世间百态的洞察,来源于他干净澄澈的内心,他在文坛之中特立独行,坚持着自己的文字风格。
他有的是一颗作家对自己作品赤诚的心,有着专属于自己的信仰骄傲,有着自己坚守的底线,他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整地呈现给大家,可以不被人随意地改动。
虽然阿城目前不再发表小说,但他依旧坚持写作,相信终有一天,他的作品会再次问世,让我们共同期待作品发表的一天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