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对高学历夫妻的10年:有钱不享受,过得灰头土脸却很骄傲

0
分享至

前段时间,

豆瓣评分9.6的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火了。

从都市回乡下做农场的英国富豪,

试图过上安逸的田园生活,

没想到,务农如此讲究又麻烦。

和英国富豪的玩票性质不同的是,

在北京顺义乡下,

有一对博士夫妻石嫣和程存旺,

选择彻底扎根在农场,

下地务农已有10年。

“倒霉蛋”杰瑞米·克拉克森经营农场的糟糕尝试,令人捧腹 图源《克拉克森的农场》

夫妻俩都学农业管理

石嫣是清华大学博士后

程存旺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2011年,石嫣和丈夫、也是同门师弟的程存旺,

放弃了光鲜的工作机会,

到乡下白手起家,当起农民。

跟大部分人想象中逃离城市、

归田园居的悠闲画风不同,

夫妻俩用学来的干货,

垦荒地,建农场,

用生态科学之术,种健康的蔬果。

顺义乡下的农场的冬景

他们的农场,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的案例。

作为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的重要推动者,

石嫣还曾获得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自家地里摘无花果,直接放嘴里,甜

10年过去,如今的农场里,

不少90后、95后,甚至00后也来了,

大家面朝黄土背朝天,

为成为农民而骄傲。

11月的初冬,

一条来到这对夫妇的农场拜访。

他们的理想与追求,

不止于高级的蔬菜自由。

撰文 | 钱雨朦 责编 | 陈子文

石嫣和儿子小艾

2021年6月,“高龄妈妈”石嫣诞生下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母子平安,一家人欣喜又感动。程存旺特地从自家农场摘了一箱有机西红柿,分给病房的其他妈妈和医生、护士,“沙瓤、有籽、酸甜,大家都说,那滋味和超市里买的可不同。”

十年里,沃土打枝,下地除草,仔细查看一百多种蔬果的状态,是这对博士夫妻的日常。

位于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镇的柳庄户村,有“北京最美乡村”的称号。石嫣和程存旺,在村里租了个院子常年住,而农场就在村口,天气好的时候,骑上电动车,十分钟就到了。

这边的两个基地,加上通州还有一块地,两人的农场一共400多亩。

不同时候到农场,能看到各种自然之美

早上7点一到,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出现在露天蔬菜地里,摘白菜、萝卜,挖铁棍山药,这是初冬的时令菜。而旁边的大棚里,青椒、豆角、西红柿等更多蔬菜也在慢慢成熟。夫妻俩一头扎进地里,一边和大家唠家常,一边拿起作物观察。

“马叔,早。”石嫣和迎面而来的拉着一车蔬菜的师傅打了声招呼。他们已是9年老相识。马叔老家是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但他不想种用农药化肥的菜,辗转来到石嫣的农场,学种有机作物。

带着露水的蔬菜,被运到不远处的分拣房,经过简单的装箱,会送往北京城里的订户家里。一家人吃多少,就订多少,没有好看的包装外表,吃的就是新鲜与健康。

长期的户外劳作,让夫妻俩脸上褪去书生气,手上留下的茧子,健康的肤色,都是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印证。只有偶尔从嘴里冒出的农学专业词汇,才让围观者恍惚:哦,原来他们不只是农民。

2015年,石嫣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做主旨发言

上学时,石嫣在印度做农业调查

“26岁前,不知道吃的东西从哪里来”

石嫣是80后,在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城市家庭成长,爱时髦,在家连碗都懒得洗。

“从本科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博,再到清华大学念博士后,拿的都是管理学的学位,主攻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个标准学霸,石嫣和纯自然的农学有些距离,本应走学者的路。

“26岁之前,我都不知道吃的东西是怎么生产的,谁生产的。”但2008年一次阴差阳错的美国农场之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区别于大众对美国农业高度工业化的认知,

石嫣去到的小农场,一切都要自给自足

那半年,石嫣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推崇自然耕作的小农场里当农民,培土育苗、除草浇水,所有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

种地有多难呢?

石嫣记得,一阵大风刮来,能把三四个人才能围起来的大树吹倒,辛苦种下去的茄子辣椒苗被连根拔起。拒绝任何化肥的耕种,有太多时间要花在除草这件无聊且很累的事情上。

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了午休的1小时,她得在地里持续劳作。这位爱美的女大学生,手指甲里塞满了土,两个手指关节,不断开裂,用再好的护手霜都不管用。

“我都绝望了。”第一次种地的石嫣,每天都在经历煎熬,为什么放着国内那么多课题研究不做,那么远出来捡鸡蛋、擦育苗盘?

成天日晒雨淋,石嫣的肤色逐渐向土地“靠拢”

但在如今的她看来,人正是要经历很多无意义却要寻找到意义的时刻,才会有变化。

一场暴风雨过后,石嫣不带希望压一压的茄子辣椒苗,奇迹般复活了,扎根土地,开花结果。无数个除草的日夜后,她也逐渐找到了乐趣。

“当你跪在一片土地上时,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小蚂蚱有时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秋天的时候它们就长大,颜色也会变深。一些小的有胡须的飞虫,有时候会飞到手上,用它小小的胡须胳肢我。”

从事有机农业的年轻人

而更重要的是,她发现了一群不太一样的农民。所在农场的农场主,是受过硕士教育的一对年轻夫妇;和她一起实习的人,是一位从东海岸自驾而来的19岁女孩,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农场工作过,干起活儿来毫不含糊。

他们都反对机械化大生产和化学制剂,通过种有机蔬菜,及小范围社区供应,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回到国内后,随着经历更多实地调查和实践,石嫣越来越觉得:与其关在屋子里做学术,不如自己去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美国农场的实习只是起点,真正让石嫣决心成为农民的,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智慧

“去美国取经,取回来中国传统农业的经”

石嫣和程存旺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导师是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他为这两位学生翻译的一本名为《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书作序,上来就写:“我那两个立志务农的奇葩博士生……”

正是这两个“奇葩”翻译的书,出版又再版,畅销10万本。

2008年,石嫣结束实习离开美国前,第一次见到《四千年农夫》的英文原著。1909年,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土壤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远渡重洋,考察东亚三国古老农耕文明,想为本国农业面临的水土污染等问题找点答案。

石嫣说:“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好像本来觉得去美国去取经,结果最后取回来的是一本关于我们中国传统农业的经。”

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是,中国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很紧张,但为何农业文明能够维持四千年之久?书中介绍,很大原因就在于堆肥、种养殖的循环。

比如那时,西方人焚烧垃圾、将污水排入大海,而中国人将两者用于肥料。三角洲平原的人们建堤坝、挖运河,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肥田,既实现通航,又滋养农田。

“很多人问过我,生态农业能养活中国人吗?现在的食物产量,其实已经养活了中国的人口,但这个背后是巨大的浪费。”

从土地直接送到餐桌,可以减少太多食物的浪费

长距离运输,过度追求美观和包装,吃不完的外卖餐食……相关数据中,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

“不能一边浪费,一边向土地索要。”

因此,石嫣觉得,中国传统农耕的智慧,包括稻鸭共作、桑基鱼塘等,这些不该只成了遗产,得传承下去。

只是,学术上的设想容易,真正将农场建起来,夫妻俩立刻犯了难。

首要问题,便是怎样和习惯了使用化肥的农民打交道。

“他们说我傻,你用一点化肥,地里的东西长得好又多,卖好价钱,吃的人谁看得出来?”书里学来的一大套理论,一时间变得有些鸡肋。

夫妻俩和一帮学生,先埋头在田间干,买有机肥,为育苗前的土壤增强机能,“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

为了让地里的叔叔阿姨们相信回报,他们去北京市区四处拉订户,拉不到陌生人就先从学校老师们那里开始。一天天地往返城乡,有专业背书,也有悉心耕作,这群年轻人的行动逐渐有了回报。

石嫣记得,后来,那个说她傻的叔叔,向她要了几株农场培育的番茄苗,要带回自己家种。另一个合作了九年的农户郎叔,老夫妻俩不再需要外出务工赚钱,靠在家门口种地,收入至少翻了两倍,“他们不会说你生态农业有多好,但从真实的生活变化出发,他们就认可了我们。”

一到地里,夫妻俩就有说不完的话

“土”味爱情故事

初冬的山药地里,石嫣拿起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蚯蚓蹦跳出土壤,一根根山药逐渐分明,她用手刨出来,慢慢剥离上面的土。

“咱们一捧土里,它所含有的生命就超过全球人口的数量”。身处地里的夫妻俩,非但不觉得无聊,还有很多话题。

肥沃的土壤里,有着与抗抑郁药物效果类似的微生物

其实,他们认识了解彼此,也绕不开“土”。

石嫣性格外向,程存旺话不多,埋头做事。他大学学工程管理,但看过一本名为《中国农民调查》的书后,决定换个行当,便跨考到人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研究农业产业。

程存旺对种地务农很有兴趣,在实验田做志愿者的时候,他遇上了从美国回来的师姐石嫣,一场“土“味爱情酝酿起来。

石嫣记得,那会很多人周末会来菜园体验种菜,程存旺穿着一件篮球衣,二话不说,将一袋100斤重的有机肥扛上肩膀,就运到地里去了。

那段时间,师弟也要跟着师姐进城去找订户,忙活一整天,在往返城里和乡下的公交车上,两个人都很累,但也获得了互相依靠与倾诉的机会。

两人可以一起蹲在地里念叨老半天,程存旺开起农场里的拖拉机,石嫣还会拿手机拍下来。

夫妻俩特别的有机婚礼

2011年,两人结婚,婚礼实在是接地气。“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把我从村里接到了农场。”石嫣觉得这事儿很“潮”,“没房没车没事业,是真正的裸婚。”

婚宴,所有的食材都从附近的有机农场采购,“光盘行动”是基本操作,宾客们被鼓励送农产品代替份子钱。

核桃戒指

石嫣还特地拜托村里的老师傅,用核桃做成了一对独一无二的戒指,当作他们的定情信物。

如今,夫妻俩务农十多年,婚姻步入第十年,农场已有九年多,儿子小艾呱呱坠地,“从没给他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别人给的二手衣物。”石嫣开玩笑说儿子绝对是个“有机宝宝”。

小伙伴们吃饭学习的棚友食堂

从两个人,到一群人

不只是石嫣的小家庭,在农场里,二手循环早已成了所有人的生活理念。

走进名为“棚友食堂”的公共区域,桌椅板凳置物柜,墙上挂着的菜篮子,都是从村里乡亲家中淘来的。没有一次性餐具,大家吃完饭,会用麦麸先把碗里的油抹去,再用水冲洗,节约点滴资源。

90后00后们都叫石嫣掌柜,叫程存旺村长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可了他们的生态农业模式。不少人把家搬来了乡下,更多的职业和身份逐渐在农场产生,让“农民”二字的意涵更加丰富。

刘晓龙来“北漂”,别人去城里,他下地

寸头,黝黑的皮肤,85后南京人刘晓龙,管理农场生产,比如哪里种什么、怎么种最优,都得经过他。他还要给蔬果拍照、撰写文案、设计景观等,每天都满满当当。

刘晓龙大学学的服装设计,硕士读了陶艺,毕业后却总找不到自己的状态,“虚头巴脑了一年,想要从头开始,那何不试试做一做最基础的工作?”

他扎进苗圃当园丁,和农民一起拿按天算的工资,大家觉得他可惜了,但他却逐渐在耕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户外跟随草木经历一年四季,身体有了很大的恢复。”生活单纯了,刘晓龙还发现了与蔬菜植物相处的哲学,“你剥下去一个菠菜,它长出来绝对是菠菜;它渴了,会通过叶片告诉你。它们有自己特有的语言。”

倪广轩在村里,每天5点起,8点睡

而对于90后倪广轩而言,最大的乐趣则是漫步在农场里,思考今天的创新菜单可以用上哪样蔬菜水果,可以做紫薯面包,或者利用剩余的无花果,做一些果酱。

倪广轩大学学烹饪,手握营养师资格证,毕业后去了一家不错的酒店做厨师。但他下意识不喜欢酒店过于繁杂又不健康的烹煮方式,没多久就辞了职。

倪广轩正在做无花果酱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回忆让他对种地有着很浓的兴趣,后来的三年里,他在农村租了6亩地,种有机蔬菜,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来了这边后,开始在农场里创业,做烘焙。

新农民们和石嫣在一起

还有的年轻人,是从农业大学来的研究生,把实验室里的成果拿到育苗棚里,一遍遍实践;有些是短暂“脱轨”的都市人,到农场以志愿者的身份,寻找生活更多的可能。

大家大多住在村子里,每到周末,就结伴去附近爬山,如果想看场电影,也可以晃晃悠悠地进城,再自在而归。

年轻人镜头下,不同时节的农场梨园

采访的间隙,石嫣不断地查看手机里在线会议的消息,操着各国语言的研究者与同行们,在分享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验。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她会作为国际CSA联盟(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即社区支持农业)URGENCI的联合主席,出现在巴西,参与国际CSA大会,与各国代表讨论粮食问题。这个联盟在全世界有300多万成员。

程存旺也在全国各地跑,他们的团队每年都会发起“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上千人参与其中,还有更多人通过网络关注。越来越多对农业有兴趣的人,找他们学习生态耕作与行业对接,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起自己的生态农场,安居乐业。

如此多的努力,变化是有的,全国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家社区支持农业生产主体。

但石嫣觉得还不够:“在更广泛的大众层面,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会有很多人选择有机蔬菜,可这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消费问题,而是人和土地脱节的问题。”

从城里到乡下,举办各类食农教育体验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年轻人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与土地近距离接触,这几年,北京的几所小学,出现了“楼顶菜地”,现代化商场的顶楼,也被装扮成白领农场,引来大家打卡体验。这些屋顶上的绿色,背后都有石嫣和程存旺的身影。

上个月,他们还与中法环境月一起发起全国生态农场免费开放日,城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农场里奔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治愈。

石嫣两次采访过袁隆平

石嫣曾采访过袁隆平院士,她记得袁老和她说过,“年轻人不搞农业,今后是个大问题。”在农场里,石嫣也发现干活的主力仍然是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

不过,和十年前相比,回乡下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重建人和土地的连接”,是一句写在农场墙上的标语,也更是这对博士夫妇当农民十余年的初心。他们想要创造更多生活与工作都在乡村的可能性。

在他们的设想里,未来,返乡的年轻人不会孤独地去做农业,也许会拥有更好的社区和社群,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在维持生计、有尊严地活着的同时,新一代人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部分图片提供:受访者与分享收获农场

部分图片摄影:曹雪童

感谢章亚敏对采访提供的帮助

责任编辑:张淇宣_NBJS1627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今黄金价格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买黄金可笑到什么程度

如今黄金价格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买黄金可笑到什么程度

小盖纪实
2024-10-15 10:42:13
2比0!中国金花爆发,轰6ACE+6破发力克美网8强,挺进宁网16强

2比0!中国金花爆发,轰6ACE+6破发力克美网8强,挺进宁网16强

曹老师评球
2024-10-16 17:23:04
重磅!2.15万亿大基建项目空降四川,多地迎来“拆迁潮”!

重磅!2.15万亿大基建项目空降四川,多地迎来“拆迁潮”!

蜉蝣说
2024-10-16 17:12:19
拳王泰森和娇妻近照,58岁依旧壮硕,转型成功,妻子很漂亮

拳王泰森和娇妻近照,58岁依旧壮硕,转型成功,妻子很漂亮

大西体育
2024-10-16 10:57:26
大幂幂这个是不是有点大了

大幂幂这个是不是有点大了

云枫随笔
2024-09-29 11:40:25
通道全面封死,日本大量导弹已到位,中国海军如何打破第一道封锁

通道全面封死,日本大量导弹已到位,中国海军如何打破第一道封锁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9-25 20:41:22
山西被打女孩父亲回应:7名同学已道歉 我一分钱没要

山西被打女孩父亲回应:7名同学已道歉 我一分钱没要

大象新闻
2024-10-16 11:52:39
小米卷起来了!全系一夜降了1900元!

小米卷起来了!全系一夜降了1900元!

小慢
2024-10-16 15:10:07
局势面临失控!朝鲜已炸毁道路,中方封海60小时,禁止船舶驶入!

局势面临失控!朝鲜已炸毁道路,中方封海60小时,禁止船舶驶入!

兵哥闲聊
2024-10-16 10:15:42
在暗示?周定洋评论祝贺国足,韦世豪回复:我在等你兄弟

在暗示?周定洋评论祝贺国足,韦世豪回复:我在等你兄弟

直播吧
2024-10-16 20:51:17
刚刚,上海独角兽IPO破发,市值蒸发42%

刚刚,上海独角兽IPO破发,市值蒸发42%

直通IPO
2024-10-16 10:19:32
乌度卡谈剩余季前赛安排:想看看谢泼德+亚当斯 以及其他新人组合

乌度卡谈剩余季前赛安排:想看看谢泼德+亚当斯 以及其他新人组合

直播吧
2024-10-16 11:37:35
广东省广州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根已赴广西履新

广东省广州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根已赴广西履新

澎湃新闻
2024-10-16 21:30:28
苹果发布全新iPad mini,起售价499美元

苹果发布全新iPad mini,起售价499美元

界面新闻
2024-10-15 21:07:25
章泽天否认加入光明会!刘强东出面报案,国内已发律师信警告网友

章泽天否认加入光明会!刘强东出面报案,国内已发律师信警告网友

快乐娱文
2024-10-16 10:49:12
斗米恩升米仇!王宝强被自己选的小演员背刺,3个月只给15万片酬

斗米恩升米仇!王宝强被自己选的小演员背刺,3个月只给15万片酬

圈里的甜橙子
2024-10-16 18:22:13
中国篮球又闹笑话?名帅引大争议:豪言NBA30年肯定不如CBA30年

中国篮球又闹笑话?名帅引大争议:豪言NBA30年肯定不如CBA30年

厝边人侃体育
2024-10-13 11:31:52
没有文化能可怕到什么程度?网友:吸了一口气,婆婆当场人没了

没有文化能可怕到什么程度?网友:吸了一口气,婆婆当场人没了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8-18 11:23:07
跳水女队“全军覆没”?全红婵陈芋汐脸圆体胖,复训得先突击减重

跳水女队“全军覆没”?全红婵陈芋汐脸圆体胖,复训得先突击减重

学者启智
2024-10-16 20:07:18
销量暴跌,电车遭受重大打击,燃油车重获消费者的青睐

销量暴跌,电车遭受重大打击,燃油车重获消费者的青睐

柏铭锐谈
2024-10-14 17:04:11
2024-10-17 02:48:49
 一条
一条
每天一个理想生活的好样本
1913文章数 1602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男子发现祖母94年前和中国男性合影 决定来华寻人

头条要闻

美国男子发现祖母94年前和中国男性合影 决定来华寻人

体育要闻

这场“真正的战斗”,我们是如何赢下的?

娱乐要闻

曝王宝强塌房,小演员控诉王宝强作秀

财经要闻

刘煜辉:市场投资逻辑已发生明显变化

科技要闻

28年资深员工举报董事长,IBM中国危机重重

汽车要闻

意外的惊喜 捷途山海T2四驱能力还真不错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西安最冷门的赏秋地:有银杏林、古迹 地铁可达

教育要闻

将汉字的魅力展现给泰国友人!成都市建设路小学这堂课太精彩了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 西部C城,一见倾心

房产要闻

18.49亿!央企开卖三亚重磅资产!

公开课

TED|如何通过讲故事编织文化传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