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就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以下简称“共享单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结果(2022年-2025年)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据悉,综合评估后,2022年至2025年期间,广州全市共享单车适宜规模为45万~65万辆。
在共享出行领域也有共享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共享电动车”)的身影。目前在广州有小遛共享、喵走共享、小彬出行、哈啰共享、青桔共享、美团共享、骑骑共享等多个共享电动车品牌。近日,记者前往黄埔区、花都区以及天河区部分高校等存在共享电动车投放情况的区域进行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广州共享电动车的总量相对可控,且在高校、大型小区内,共享电动车的管理相对合理。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目前已存量的共享电动车也存在供求关系不匹配、使用范围不互通等情况;此外,共享电动车在上牌管理、头盔配备、安全保养及清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高校:管理合理,品牌固定,已统一登记上牌;停车和充电区域分布合理;但学生需求量较大,安全隐患需排查,收费制度需优化。
学生需求量较大
已率先对车辆进行管理
在广州启动电动车登记上牌后,街头巷尾可见排队登记上牌的市民。而记者了解到,华南农业大学已于去年10月就率先启动针对学生电动车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凡2020年10月23日前登记且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皆可在校内上牌,而在10月23日后未登记或新买的电动车一律不予上牌。
目前,华农校园内的电动车上牌工作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从今年9月开始,学校保卫处着手清理未上牌的电动车,相关车主需凭学生证或校园卡复印件、购车发票或收据申领,同时还需提供限期自行处置保证书。
在大批个人电动车被清理后,为补充校园内电动车不足问题,2021年4月华农引入了新的共享电动车,这批电动车由华农负责管理,由投放电动车的公司负责运营,学生通过“紫荆出行”小程序即可使用。同时,对于这批共享电动车,校方规定只能在校内骑,且需停放在固定的100多个借还站点处。
据了解,目前华农校园内共投放了1600辆共享电动车,并在每栋宿舍楼下都引进了电动车充电桩和充电柜;相比之下,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则早于2020年就在校园内投放了400辆“哈啰”共享电动车,与此同时还配备了两百多个充电桩。
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发现,高校内的学子们都很欢迎共享电动车的出现。邱同学告诉记者,她通常一周要用3~4次共享电动车;华农的罗同学自己拥有一辆已在校内上牌的电动车,但有时也会使用共享电动车出行,“比如自己的车在充电,或者紧急需要用车的时候,共享电动车就可以派上用场,价格划算,还配安全帽,速度也快。”
不过也有部分学生透露,校园内的共享电动车数量无法满足出行需求。华南农业大学在校生人数逾四万人,该校学生日常出行主要靠电动车和校巴等方式。该校保卫处交通管理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校园内共有两万多辆电动车,“相比之下,共享电动车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学生们想用的时候经常找不到。”
除此之外,这些车辆的后续养护也需要加强,“有的电动车刹车比较松,没有及时维护,这就比较危险。”黄同学向记者反映。另外,校园内的共享电动车收费制度也有待优化。记者发现,目前校园内的电动车收费通常无封顶,其中华农的“紫荆出行”每20分钟收费1.3元,华工的“哈啰出行”每15分钟收费1.5元。“但是还有一条规则,因忘记锁车或网络延迟等原因导致的额外费用不予赔偿,同时还不能离线锁车。所以有时候因为网络延迟或者着急上课忘记锁车,就会导致收费增加。”黄同学说。
同时,数量庞大的电动车难免也给校园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一些隐患,尽管高校校园内对电动车车速多有所限制,但学生因骑行电动车造成的意外也时有发生。某高校校医院的医生透露,他们经常都会接诊到因骑电动车受伤的学生。“有自己摔车撞伤、擦伤的,也有两辆电动车相撞或者是电动车跟汽车碰撞受伤的。”而针对校园内骑共享电动车发生事故的赔偿情况,目前也还不清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实习生 何卓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