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6日,西北航空公司的WH2303次航班在到达咸阳机场49公里的高空时突然直线下坠,直至解体。
其结果是这架飞机的160名中外客人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众所周知,航空领域的事故概率非常非常小,但一旦遭遇事故就是全员性的灾难,为什么巨大的灾难会降临在这个航班呢?一切得从起飞时说起。
起飞后的异常
就在这天,该机组乘务人员如同往常一样执行从西安飞往广州的任务。就在出发前,基地塔台的天气反馈到驾驶舱里了:天朗晴朗,无风,无雨,适合飞行。机组乘务人员提醒了乘客系好安全带,驾驶舱也准备就绪,准备出发。
就在飞机刚起跑离开地面24秒后,机组人员发现机体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情况:机身不稳,摇摆不定,虽然只是轻微地晃动,但动力装置却发出一阵阵异常声响。
飞机上的乘客也意识到这点,显然有些躁动。乘务人员也只能安抚大家系好安全带,保持秩序不要惊慌。而驾驶室想要努力控制机身,但是发现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立马向地面报道了飞行状况。
距离飞机起飞仅仅过了两分钟,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400公里。驾驶舱想让飞机进入到平流层以稳住机身,但是发现根本没有效果。8点16分,飞机振幅增加,地面接收到了驾驶舱的讯息。
驾驶舱的飞行员沉着冷静,准备接通自动驾驶舱,查看摇摆不稳的原因,但是自动驾驶之后飞机的摇摆程度并未改善。
机长李刚强的几番操作没有效果,旁边飞行时间长、经验也同样丰富的教员辛天才来到副驾驶位置,准备亲自上场。两人协力控制机身,但是没能把机身的振幅减轻,反而因为驾驶舱的倾斜角过大,飞机发出了严重的警报声。
于事无补的挽救
这时候驾驶舱里的人都有点慌了。以往飞行的经验告诉他们,飞机飞行期间出现故障时应该迅速排查解决。这时候所有驾驶舱的成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控制飞机上,8点22分,飞机不受控制地扬起机头,幅度超过了20度,警报声不绝于耳。
随着飞机的倾斜幅度越来越大,由20度变成了70度,下降的幅度也越来越大,由4700米的平流层直接下降到2800米左右的空中。
这个降幅、倾斜角度已经让驾驶舱的人开始极度慌张,在激烈的讨论下,补救措施依然无果,舱内的警报声加剧了飞行员们的焦虑。
而机舱里的乘客也已经意识到可能是一场无法挽救的灾难,有人哭泣,有人质问乘务人员,指挥室里虽然有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叫大家冷静,但是根本掩盖不了人们的躁动不安。
在2884米的空中WH2303号航班彻底解体,距离刚刚起飞的西安机场才49公里,距离开始飞行才几分钟不到。
飞机坠落在西安嘴头村附近。据后来黑匣子的记录,8点22分就已经没有消息,在最后一秒前,黑匣子传出了两声巨大的声音,这是飞机坠毁前的断裂声。
据当地村民回忆,他们记得从天上陆续坠落飞机的头部、机身、机翼,掉在附近的农田里。
与此相随的,是机身上飞行员、乘务工作组和客人在内的160名中外人士全部遇难,成为了中国民航史上最大的空难。
事故原因的剖析
谁也不曾料到会发生如此大的事故,一百多个人的生命稍纵即逝。当地的领导、武警部队、公安和医护工作者前往灾难地点,对事故进行处理,进行人员救治。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全部没有了任何生命迹象。
经过现场人员的稽查,黑匣子终于被找到并破解。黑匣子里有这个飞机航行时的所有秘密。
就在专业人士对飞机残骸研究时,他们发现有两个插座很不对劲,这两个插座是自动驾驶舱的某部件,一个用于控制飞机的副翼,一个用于控制航向舵。两个插座刚好插反了。
正是由于这两个插反,飞机晃动时无法按照原本正常的指令工作,飞机的阻尼器作用没发挥出来,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单单靠飞行员是没法解决的。
另外,五位飞行员没有关注到插座问题是表面,而背后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飞机的设计本身。
这个飞机仿照苏联154M型B2610号研制,生产时,这两个插头把控着飞机的几乎整个命脉,但是研发人员除了给插头换了两种不同颜色外,没有别的醒目标识,一旦插反了将很难被排查出来。
根据后来的专门统计,这个号型的飞机失事率达到3%,这个概率本身就很不安全。
插错插头是谁导致的呢?答案是负责维护飞机的工程师,虽然作为10多年的老师傅经验丰富,这样的细节本就应当检查到位,不应出错。但由于插反了插头,就造成160人生命平白无故地消失。
据记者的调查,飞机起飞前,本应该值班的主任不在岗位上,作为检测的核心人物,他由于一次的玩忽职守而提前在检验单上签了字,导致飞机本身的问题没能事先控制。
灾难后的反思
西安坠机事件后,铺天盖地的震惊和愤怒席卷这个城市。这个事故只是古老中国众多灾难中的一个,此后的98年洪灾、08年汶川大地震、天津大爆炸等大大小小的灾难席卷着这个国家。
多难是否兴邦?多难后反思、改进才能兴邦。当飞机残骸以扭曲之姿静静地躺在田地里,面向世间活着的众生,人们在废墟前以猎奇的眼神、喧嚣的鼓噪面对这场悲壮的灾难时,那一份肃穆和沉重的反思已然被扫荡一空。
这场事故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在视野之外,但新的接踵而至的事故、天灾人祸依旧席卷着神州大地,这片土地上沉默的大多数,以忍耐的姿态对抗着河南暴雨、新冠疫情,这些灾难同样锻炼着国民的坚毅性格。
但不要忘了,灾难是一个国家的剖面,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我们需要在灾难中成长、反思,避免本可以避免的差错,才能真正做到多难兴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