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月初,上海浦东发布了一则有关规划调整的公示。调整区域涉及“上钢社区”的部分街坊,北至友诚路,东到济阳路,南至耀州路,西到黄浦江。
熟悉地图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浦东“后滩”地块。著名演员奚美娟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在她的记忆中,位于后滩的家还是黄浦江附近的一个村落,要绕过一整个上钢三厂,再经过堆满废铁的土路,看见江边的土筑堤坝才算到达。
历史资料。
而没有这段经历的人,大多数是在2010年后第一次听说了“后滩”这个地方。
作为世博园的一块区域,后滩在世博会前后启动开发,先后有多幅土地出让。最高光的一次土地竞拍发生在2011年,韩国SK实业集团以17.5亿元人民币拍得一块折合楼板价约为1.3万元/㎡的土地,轰动一时。
当时甚至有传言,一个堪比陆家嘴的国际商务区“耀华国际”就要崛起了。
但机遇这东西,往往也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SK的开发周期一晃就是10年,期间,后滩也曾收获马来西亚富商的青睐,决定在后滩开发总量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商务空间。但终究还是“缘分未到”,开发计划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后滩的空间格局直到最近这5年才慢慢走向定形。2017年9月,浦东新区耀华地块世博文化公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正式启动建设。后滩被贴上了上海中心城区最大沿江公园绿地的新标签,2平方公里世博文化公园杜绝商业开发。
今年上半年,世博后滩第一高楼——上海SK大厦也终于顺利竣工,由建设期转入经营期。
上海SK大厦。
故事原本讲到这里就结束了,谁料,前不久的这次调规,又让四面八方的看客重新聚拢而来。
新的规划打破了后滩多年来零住宅供应的格局,加推了4000余套、43.8万平方米的住宅。地产界普遍预测,这将至少为区域未来5年的人口导入留出空间。
难道当年“耀华国际”的崛起之梦,真的要“虽迟但到”了吗?
二
相比命运多舛的后滩,隔着一条川杨河的“邻居”前滩虽然开发较晚,但一路却像开了挂。
2012年,前滩规划出炉,陆家嘴集团、太古地产、铁狮门、中粮等一众商业地产迅速跟上。
到2015年前滩二级开发全面启动之时,国际学校、高端酒店等配套项目的引入也已经是板上钉钉。
前滩当年提出的“三年出形象、五年出功能、十年基本建成”的开发目标,如今看来并没有什么显著偏差。而前滩建设“第二个陆家嘴”的口号,也随着全国500强企业的纷至沓来、太古里等面向高净值人群的商业空间开门迎客,喊得更加有底气和信心了。
世博前滩。浦东新区提供
再次将目光转向后滩,会发现一个地区的发展有时就和人生一样,充满未知和意外。赢在起跑线的那一个,未必就是赢在终点站的那一个。
比如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早年也曾是上海“一主四副”布局中,和徐家汇、五角场、花木并列的重点发展地块。
超人李嘉诚以22亿底价拿下真如巨无霸地块后,狠狠捂了10年,直接把真如捂进了历史深处。
去年,真如范围内各个大型建设项目真正进入竣工倒计时。投资者们这才想起,原来上海中环线内还有这么一块崭新的地方。
真如城市副中心。资料照片
其实比较下来,后滩的地理位置更佳。地处中环内、浦江东岸一线地带,北邻开发几近饱和的陆家嘴区域,南面就是上海中环圈上的新晋“优等生”前滩。
多数观点认为,后滩只要靠着这一南一北两个城市“增长极”的邻居,就足够吃一阵子的了。
就拿此次后滩放出住宅用地来说,人们猜测不排除是为了与前滩形成资源互补。前滩经过几轮开发已经没有富余的住宅空间了,后滩是捡了个现成“便宜”。
但事实恐怕不尽然。
三
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人的择居观念,已从传统的“地段论”转向“环境论”。
简言之,以前人们买房子更多关注的是区位交通,现在,家门口公共空间的品质、数量、功能丰富性、可达性,哪一个不是硬指标?
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取向日益鲜明。不论国内外,南北方,有江、河、湖泊的水岸城市,但凡水边的房子,都比远水的位置更加畅销。
徐汇滨江地块。资料照片
上海黄浦江沿岸实现贯通后,不少滨江地产板块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上浮。笔者数月前游历东北城市哈尔滨,只见售价最高的几处豪宅,毫无例外集中在松花江畔,哪怕这一汪江水在一年中半数时间里都被厚厚的冰封着,无甚景致。
哈尔滨松花江畔滨江住宅群。杜晨薇 摄
形势之变,终将导向地位之变。如果说昨天的后滩,还是前滩屁股后头那个轮候开发的“小弟”,今后,后滩有望站上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最前沿。后滩坐拥上海最大沿江公共生态空间,还建有国际马术中心、上海大歌剧院等一众高端文体设施。某种意义上讲,后滩已经超前布局了许多未来生活场景。
世博文化公园总体规划。
后滩的“后”,也不再是“发展滞后”的“后”,而是“后发优势”的“后”。
近年来,国内城市相继启动了城市更新项目,老地块想要腾挪焕活,创造新发展机遇,背后的社会成本可想而知。
像后滩这样的存量待建区则不同,历史包袱小,空间想象力大,更加容易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浦东提早谋划之意明显。除了在中部蓄力后滩,北部,一座“金滩”也在酝酿之中。
“新二滩”会否成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样板,这不仅关乎市场投资决策,也关乎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四
上海“滩”不少。
外滩是全国人民的外滩,北外滩如今也大有声名远播之势。浦东前、后滩虽然还没有形成足以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效应,毕竟也有拿得出手的开发前史。
唯独“金滩”,近日在浦东开发的主力军、金桥集团的一份规划中赫然出现,却又无更多痕迹可寻。
金滩,实际上是沪东船厂地块的转型之作。两年前的冬天,浦东宣布将对黄浦江畔的沪东中华浦东厂区进行开发,打造一个集研发办公、娱乐休闲、文化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两年后,这个地块被冠以“金滩”之名,形象也愈发清新。
根据《浦东沿江区域发展“十四五”规划》,“金滩”将围绕上海数字经济发展重点方向,在海洋科技、5G、视讯、智能制造等领域寻求突破,形成以数字经济为特色,数字创意、金融科技为重点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从空间结构来看,今后的“金滩”计划实践“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 三城合一的建城理念。
简单来说,就是把停车、行车的功能放在地下,地面公共区域更多地留给“人”。整个街区将呈现“小尺度”格局,冷冰冰的超宽车道大概率会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宽阔的草坪、广场。
而城市交通疏导等各类治理环节,则全权交给“云上”系统。地面拥堵?不存在的。车辆离开地库后的出口和路线都会得到实时设计,确保每辆车走在“最优路线”上。
这样的思路不可谓不超前,更是对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城市病”的一揽子修正。
浦东陆家嘴的早期建设中,人的活动空间始终让位于车行空间,导致步行系统不畅,不得不在后期修建连廊体系加以改善。
陆家嘴连廊。资料照片
前滩建设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规划大量相互衔接的空中廊道,解决了区域内楼宇、商场之间的人行问题。3座直通黄浦江岸和城市公园的连廊项目,也在今年7月初进行了规划公示。
前滩双层连廊。张驰 摄
金滩显然更加强调“人”的体验,未来种种城市功能和动线的安排,将彻底回归城市建设的本质——城市,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如今,这套三城合一的建设逻辑虽并没有在“金滩”落地,但同样作为金桥集团的开发项目,金桥城市副中心1.5平方公里核心区已经动土实践了,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会显出形态。
金桥城市副中心设计效果图。金桥集团提供
明天的金滩,亦不排除成为浦东引领全局的又一高地,成为上海闻名遐迩的又一“滩”。
只是回到现实中,人们还是不禁要问一句,后滩、金滩这“新二滩”里,会有普通人的机会吗?
五
前滩近两年的发展堪称“魔幻”。虽然城区内到处可见密密麻麻的施工脚手架,车开过前滩大道,也时常不见一个人影,却丝毫不影响一排排物业费动辄七八块一平米的住宅,还是被“墨镜大佬”们抢购一空。
前两年,前滩某楼盘的认筹比例,甚至超过了700%。也就是说每7个摇号的“选手”里,只有一个晋级,差不多是开盘当年上海认筹比例最高的项目。
直到前滩太古里开业,投资和消费前滩的“标的”,突然得以从一套房子“降级”为一个包、一顿饭、一件商品,前滩也总算褪去一点神秘色彩,变成普通人也可亲近的前滩。
前滩太古里。李茂君 摄
一个直观的指标,是前滩与日俱增的老头老太数量。这些堪称城市潮流风向标的“有钱有闲”一族,在太古里开业当周,已经把这里的天桥变成秀场,把铺前广场变成旅游集散中心,也让高高在上的“资本宠儿”真正成为可抵达的城市新空间。
太古里是上海阿姨们的秀场。网友野路子阿姨 摄
由此可见,“新二滩”要想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城市中人广泛接纳的区域空间,除了未来感、数字形态,人气、人情味更不可或缺。
后滩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世博一带现有不少老住宅、次新小区,周边环境设施成熟。再加上今年底,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将会和市民见面。而绿草如茵的后滩公园,更早早就成为“小红书”上一众“野餐媛”的日常打卡地。未来后滩对“人”的吸引力,相信不会太差。
金滩的开发难度却不小。一来地理位置较偏,周边设施现状也并不起眼,如何在区域开发的同时导入相应人口,恐怕要在规划和实践过程中下更大功夫。
当前,产城融合发展是许多城市新板块开发过程中遵循的主要逻辑。能够让产业区同时具备生活区功能,最好是职住平衡,即在地工作的人,也在地居住,一个区域的活力自然而然就生成了。
为此,国内不少城市开始探索租售并举的系列措施,以期尽可能多地建设租赁住宅,满足产业白领、青年相对低成本的安居。
例如,临港新片区就在今年推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保障性住房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计划,接下来将按照“供需对接、租购并举、分类保障、住有宜居”的思路,重点发展租赁型保障房、“先租后售”及“租售衔接”保障房、征收安置房在内的各类保障性住房。
这同样是摆在金滩、后滩面前的一道思考题。未来上海“新二滩”,如果能充分发挥“引领区”政策创新优势,探索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之路来,不仅可以破解“新城无人”的困境,也将有效提升城市的青年人才黏性,为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话说回来,百余年前,上海“滩”字背后,就包含着普通人梦想之城的隐喻。到了今天,上海再造“滩”,又怎能改变当年的初衷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杜晨薇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SY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