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历的背面,铺满了用铅笔写下的密密麻麻的等式,从9月29日开始,几乎每天一个记录。高州泗水镇六匝村菜农苏敷建翻开他的记账单,解释道:“左边是销量乘以菜价(地头价),右边是一天的收入。今年的蔬菜是9月29日开始上市的,差不多还能销售半个多月!”
苏敷建提到的蔬菜专指北运菜,每年约10—11月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分为冬、春两造,销售以北运为主。“我们这里的北运菜,全国有名!”他十分自豪。
高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越冬蔬菜种植。上世纪80 年代起,高州开始大规模种植北运菜,现在已经发展为广东最大的北运菜生产基地,预计今年种植面积超20万亩,产量约45万吨。
冬春两造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泗水镇是高州市最早种植北运菜的乡镇之一,有“全国菜篮子工程南方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茂名市北运菜生产第一镇”之称。长期实践与探索,当地发展出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粮钱双收的生产模式,即“稻—稻—菜—菜”耕作模式,一般在每年的10月初收割完晚造水稻后,再种植北运菜,约11月中旬开始上市,至次年3月可以种植两轮。
苏敷建告诉记者,前几年他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不再种植晚造水稻,而是通过再生稻的二次收割,实现了“一稻两收”,同时提前了蔬菜的种植时间。“9月2日再生稻收完后,我就把花点丝瓜栽上了,所以才能在国庆节期间销售。这样的收货时间更长,效益也更高。” 他说。
除了上述两种耕作模式外,“稻—稻—菜”和“稻—菜—菜”等一年三造模式在高州也比较普遍。高州市高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车统高在镇江镇种植了100多亩的辣椒,“晚造水稻收完就开始种(辣椒),12月可以上市。”他表示现在主要工作是除虫、除草等。
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龙国源表示,通过合理安排植期和实行间套种,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产增效并重,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同时,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为农产品保供做出重要贡献。”他说。
科学种植管理,保证产品稳供应
在约40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北方市场需求、作物病虫害、品种迭代等因素影响,高州北运菜的种植结构也数次发生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东部以发展瓜豆蔬菜为主、西部以发展辣椒为主,北部以发展耐寒蔬菜为主的北运菜生产格局。
“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产业发展,既不会出现产品集中上市的情况,也不会让市场‘断档’。“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介绍,近年来,高州坚持发展绿色农业,推广绿色生态病虫防治技术,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北运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据了解,去冬今春引种的双青12号、35号,四季豆色泽也较一般的青绿,长度较长,产量明显提高,收购价比一般品种每公斤多0.2—0.3元。
“我3年前开始种植云南小金丝,产量高,外观好看,价格也令人满意。”苏敷建说,政府十分重视蔬菜生产,经常组织农技专家定期授课,试验推广新品种,引导农户科学管理。他告诉记者,这周建已经接待了3批领导。“有些是考察今年北运菜生产销售情况的,也有技术人员上门抽检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要切实做好蔬菜生产指导,统筹安排好冬春两季的市场紧缺品种和采摘上市档期,保障今冬明春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梁子胜介绍,高州正扎实推进“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发展、产销衔接、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绿色通道”助力,维护市场供需平衡
眼下正是高州青瓜和四季豆的上市期,走进泗水镇的一个购销点,只见一筐筐豆角放在地上,工人们熟练地分拣、装箱后,再搬到车上。负责人表示,收购点一天可以发一至两车北运菜。记者了解到,每年冬菜上市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客商会在高州泗水镇、分界镇等蔬菜种植核心区设点收购,再通过货车输往全国各地。
目前,高州北运菜的网点已经辐射到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20多个大中城市。据了解,为了维护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发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作用,主动对接销区,确保产区“菜篮子”产品产得出、卖得好,连日来,高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服务,让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为农产品的供应上市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南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