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瓜子、食醋、榨菜、豆奶、速冻食品、甚至是主食。在这一轮密集的大众消费品宣布涨价之后,很多消费者不禁想问,还有什么是没有涨价的?
消费者李女士表示,“确实感觉到有些消费品涨价了,比如酱油醋,但是幅度并不算很大,购买也不算很频繁,还能接受。”消费者王女士则认为今年什么都在涨价,就算涨幅不大,但是加起来每月的支出还是会多了很多。在被问及榨菜、面粉这类产品涨价如何应对时,王女士说:“榨菜贵了可以吃咸菜,或者挑价格便宜的买,或者在家自己制作咸菜,这类产品不是必需品,米面油涨价就只能趁超市搞活动的时候多买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9月我国CPI同比增长0.7%,PPI同比增长10.7%。“PPI和CPI已经出现较大的剪刀差,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带动产品生产端原材料的大幅上扬,造成食品行业出现了涨价”。
两位消费者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对这一轮消费品接力涨价的态度。
消费品频涨价
今年消费品领域的频繁涨价,大多离不开一个主题词“成本上涨”。
4月19日,可口可乐CEO詹坤杰表示,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接下来公司将通过提高饮料价格来应对成本上涨的影响。百事可乐表示,可能会在明年初进行提价。除了两大可乐品牌,8月16日,达利食品集团发布的食品三大系列部分产品的调价通知显示,集团将根据运营成本的上浮及回落情况,对达利食品旗下食品三大系列部分产品调价。
10月13日消息,酱油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研究决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于2021年10月25日开始实施。
10月22日,根据洽洽食品公告,基于公司瓜子系列产品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以及伴随的原料及包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为了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经公司研究决定,对公司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各品类提价幅度为 8%-18%不等,价格执行于2021年10月22日开始实施。
11月12日晚,克明食品公告,对公司各系列产品上调价格,公司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政策,但未提及涨价幅度。这是这家“面业第一股”自2012年上市以来首次公告提价,财报显示其主要产品为面条、面粉、方便食品等。
11月14日,涪陵榨菜公告称,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各品类上调幅度为3%-19%不等,11月12日17:00开始实施。此次涨价“先斩后奏”。
涪陵榨菜表示,公司本次提价是基于主要原料、包材、辅材、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公司优化升级产品带来的价值和成本上升。公司产品出厂价调整后,同时对终端售价进行指导,以规范和保障渠道各层级合理利润。
涪陵榨菜还表示,2021年青菜头成本为1100元/吨左右,目前公司原料库存与需求衔接合理,能够保障生产供给。根据目前青菜头播种面积的增加与育苗移栽情势较好等情况,预计明年青菜头价格将会回落至合理区间,届时公司将根据原料留存情况,合理安排青菜头收购事宜。
11月18日晚间,三全食品发布公告称,鉴于各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公司决定对部分速冻米面制品及速冻鱼糜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2月1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此认为,“消费品领域的频频调价和成本的上涨有关,主要是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的成本在上涨。而这些领域的上涨,其实和货币进入到大宗商品领域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关。”
涨价背后的营收压力
如果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是消费品涨价的被动结果,来自经营和利润的压力,则是消费品企业主动求生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酱油在中餐中有着“灵魂”之称,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即便涨价也依然是刚需,这由此让资本市场形成了“海天具有稳定的增长潜力”这一共识。但是在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海天味业的综合毛利率骤降,分别为42.17%、39.31%。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曾经内部消化成本压力,但原材料价格仍然大幅攀升,资本市场对其利润也不满意,这让提价成为了必然。
克明食品最新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8亿元,同比增长5.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75.56万元,同比下降73.7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29亿元,同比增加5.23%,实现净利润3263.5万元,同比下降50.57%。
公开资料显示,克明食品一直专注于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面条、面粉、方便食品等产品,其中面条产品占比约六成。这是公司自2012年3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首次公告产品提价。
作为国内首家速冻面米食品企业的三全食品压力同样不小。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三全食品营收下滑2.44%至36.39亿元,净利润下滑38.55%至2.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下,三全食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却上升15.47%至26.62亿元,(依据新收入准则,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口径发生变化,调整至去年口径,同比增长8.7%)。其中,占营业成本高达79.21%的原材料同比增加6.71%,达19.86亿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为2.6亿元和2.55亿元,同比增加15.79%和18.86%。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一轮消费品的密集调价中,除了成本上涨的客观因素之外,营收利润压力,成了悬在消费品企业头上的一根大棒。涨价看起来成为了必然选择,在一定时期,涨价也确实能够成为缓解企业营收压力的有效手段。但是涨价效应并不是万用灵药。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谈及海天味业的调价时就认为,“目前海天味业面临的不仅是原料成本问题,除老产品利润遇天花板,其布局的粮油、火锅底料等新赛道也较为饱和,以食用油为例,目前,食用油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相当稳定,海天味业想要分羹并非易事。因此,仅靠提价,海天味业很难突破业绩增长瓶颈。”
朱丹蓬的分析恰恰是应和了以消费者王女士为代表的一种消费者的心态,榨菜涨价那就选择购买其他品牌或者品类产品进行替代,从这个角度来看,涨价反而会抑制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需求,让公司的业绩雪上加霜。
消费困局
从这一轮的消费品涨价中,还能看到一个问题,涨价的大多是传统消费企业。以恰恰瓜子为例,虽然恰恰瓜子在以葵花籽类产品站稳炒货类零食一哥的地位后,过度依赖瓜子类产品,导致营收结构单一,也成为恰恰食品一直饱受诟病的问题。因此恰恰很早就已经进军坚果品类,但是相比于新贵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还是差距很大。
根据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恰恰食品的坚果类和其它品类分别实现收入4.61亿元、3.06亿元,同比增长50.52%、1.25%。同期,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约52.61亿元,良品铺子营业收入为44.21亿元。
一方面是传统快消企业普遍在主营产品领域接连触碰到增长天花板,另一方面新消费品牌强势崛起,在特定的产品垂类上硬生生分走一杯羹,这如何能不让传统消费品企业感到焦虑?
高端化发展、产品品类多元化发展,成为了传统快消企业意图解脱困境的尝试。所以,最近才会有涪陵榨菜推出888元的高端礼盒装产品被炒上热搜。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从财经视角来看,高端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走高端化路线,可以淘汰落后产能,达到全行业整体创新发展的目标。企业争相推出高价商品,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强势的定价权和品牌护城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高端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这与之前145元苹果擦屏布、啤酒品牌走高端化的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产品或服务高端化要想获得消费者认可和购买并非易事。”
在传统快消领域,涨价是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要想应对经营压力,改善企业营收结构,还是应该从企业自身入手,学习新消费品牌,洞察消费者需求,从产品端进行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