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高培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宏观经济政策如果要向微观基础延伸、与微观基础加以融合、围绕着微观主体进行配置的话,就要聚焦于市场主体,立足于市场主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11月25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表示。
高培勇指出,目前中国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5亿,市场主体被赋予的作用和所拥有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条件下,宏观政策配置有了和微观基础深度融合的推动力。
“在当前中国的税制结构条件下,市场主体实际上是税收收入的主要贡献者,90%以上的税收是由市场主体所缴纳的,市场主体所缴纳的税收构成了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就构成了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支撑。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立足于市场主体力量的壮大,立足于市场主体的发展。”高培勇强调,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基本民生,从而保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每当岁末年初,我们都要坐下来仔细地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仔细地谋划未来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2021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年头。我们在此时聚焦宏观经济形势、讨论宏观经济政策,有一个话题值得讨论,那就是,在当前的中国,宏观政策的布局越来越向微观层面深入,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越来越与微观基础深度融合。我想,在座的不少朋友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和认识。我想提及一个具体现象,就是每当论及宏观政策,市场主体作为一个关键词汇总会被反复运用和提及,而市场主体在我们的心中,是被作为微观基础的主要代表来定位的。每当说到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每当说到宏观经济政策走势的时候,都会提及市场主体,都会把市场主体作为微观基础的主要代表来加以引用。也可以进一步讲,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主体不仅已经成为超高频词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宏观政策设计的中心。
我们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什么样的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呢?我想说,尽管对于市场主体提及的频率在迅速提升,但是迄今人们对于什么是市场主体还尚缺乏十分清醒的认识。这不仅是说市场主体在近几年才被提及,是摆上议事日程不久的一个新词汇,而且也要看到,市场主体也尚未被经济学界或其他学界收录到既有的正式出版物中。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心目中的市场主体是被等同于企业来认知的。但是我们必须说,市场主体和企业不是一回事,必须把市场主体和企业区分开来,才能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与微观基础深度融合的这样一个深层考量。
什么是市场主体?我们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观察线索,一个线索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经常会发布关于市场主体的统计数字,最近的一个统计数字同时提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内容是说中国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5亿,另外一个数字说的是中国企业或现有企业的户数达到4600万。这两个数字之间的这种巨大的差异,显然告诉我们企业和市场主体不是一回事,那么在1.5亿和4600万之间,这个差额是什么呢?
可以从两个“内容”来理解,一个“内容”是个体工商户9000多万,另外一个“内容”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就是说企业加个体工商户,再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在一起是1.5亿市场主体,这告诉我们两者之间不是一回事。
另外一个观察线索是,近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市场主体的登记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各类企业,其二是各类个体工商户,其三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以往对企业的理解是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性活动等方面的法人单位的话,那么市场主体显然不仅包括法人,还包括自然人,比如说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很多场合都被视为自然人,其实市场主体和企业之间的这样一个转换,或者说这样一种变化,就告诉我们一件事,以往的宏观经济分析也好,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配置立足点也罢,往往习惯于是“抓大放小”,我们在做宏观经济分析的时候,在谋划宏观经济政策配置的时候,往往是侧重于企业分析。
在我们的心目中,抓住了GDP的主要源泉,抓住了企业就可以由此带动全局,完成对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分析。现在,在宏观经济分析的立足点上,或者聚焦点上,由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这样一种转换,至少在现象层面告诉我们,我们的立足点、我们的聚焦点已经由GDP的主要源泉拓展到GDP的所有源泉,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变化。
注意到这样一种变化才能理解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走势,我们说,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要这样讲?首先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对于企业的认识,对于市场主体的认识,都在发生重大调整的。有这样几个事情值得提及,比如其一,在去年也好,今年也罢,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有一个金句,那就是青山,但是青山指的是什么呢?是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的,去年的说法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今年的说法是“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并且把青山当作国民经济的根基,实际上就是把市场主体视做经济发展的根基。围绕着经济发展的根基,来布局宏观经济政策,这实际上在说,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越来越和市场主体相融合,这是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可以看到在很多场合,都会提起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主体,比如说在改革开放40年,我们做系统总结的时候要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回望,在建党百年的今天,我们要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多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系统总结,但不论怎么总结,市场主体力量的不断壮大都是一个主要线索,比如说加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就是把农户改变成生产经营主体,回乡青年自谋职业,同时又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使他们成为我们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营企业先是下放自主权,继而是推进经济责任制,再继而做“利改税”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让国营企业通过改革成为具有活力的生产经营主体。再比如外资企业的进入,在给我们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在说明,市场主体的力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并且得以完善的过程。正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力量不断壮大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了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个事实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如果要向微观基础去延伸,与微观基础加以融合,围绕着微观主体而加以配置的话,实际上就是要求聚焦于市场主体,立足于市场主体。
再比如,我们也经常讲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有一系列事实做依据的,比如谈到就业,我们说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在当前的中国除了5000万公职人员之外,其余的就业显然都发生在市场主体身上。在当前的中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的就业是在什么地方实现呢?也绝大多数由市场主体来实现。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要稳住就业,保住就业,就要保住、稳住市场主体。我们还知道一点,在当前中国的税制结构条件下,市场主体实际上是税收收入的主要贡献者,90%以上的税收是由市场主体所缴纳的,市场主体所缴纳的税收构成了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就构成了各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主要支撑。类似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实际上是讲,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立足于市场主体力量的壮大,立足于市场主体的发展。
我举这些方面的例子,是想说明市场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值得特别提起,那就是各种经验表明,当我们在面对风险挑战的时候,或者在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冲击时,首当其冲的是市场主体。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最先感受到冲击的是市场主体。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扰,首先看到的是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继而是利润下滑,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这一年多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极端条件下,要保证经济正常运转,要保证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就要保住、稳住市场主体,只要市场主体能够安好,国民经济就能正常发展,社会大局就能总体稳定。
所以我举这几个例子,实际是想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我们的眼中,对于市场主体的认识是在改变的。市场主体被赋予的作用和所拥有的地位较之于以往,应当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条件下,宏观政策设计才有了和微观基础深度融合的推动力。
回望过去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甚至可以从2020年说起,这两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主线索就是“六保六稳”。“六稳”我们暂且不讲,单讲“六保”,会发现“六保”之间显然并非在同一个层面上,而是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哪六保呢?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层运转。当“六保”一并呈现眼前的时候,我们说“前三保”更关键,说“前三保”也是有逻辑关系的。作为基础的、最重要最关键意义的是保市场主体。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没有市场主体,谈不上就业。接下来又说,只有保住就业,才能保住基本的民生。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何谈民生。所以,保住了市场主体,保住了就业,保住了基本的民生,就保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也正因为这样,大家可以回顾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当中,我讲的从是2020年开始,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中,每当提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我们总是说围着“六保、六稳”转的,而“六保、六稳”是围着市场主体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着市场主体配置宏观政策的格局,已经初步地形成。
未来一个时间,甚至可以把这个时间观察点继续往前移,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这种格局在我看来不会改变,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强化。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中,市场主体将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这种基础或者说这种微观的基础,和宏观政策设计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大概率的事件,是趋势性的事件。我们做宏观经济分析,甚至包括在企业层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评估,对宏观政策的走势做出预判,都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来观察市场主体的需求,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而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
谢谢大家!
观看论坛完整视频,请登陆直播链接:
http://www.eeo.com.cn/autozt/df439b8d-a18b-4f4b-923f-efb51cf53c4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李晓丹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