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材料摆放顺序如下:过滤的出水管位置,1、先铺1—2层白棉/魔袋/魔毯/蜂窝棉等拦截棉,拦截肉眼可见的食物残渣、粪便等杂质。2、随后铺设1—3层中孔生化棉,负责拦截小颗粒杂质。3、剩下的空间依次平铺摆放烧制滤材即可,滤材的摆放不分先后顺序。
必须要清楚无论什么样的过滤形式,都要遵循“物理过滤拦截在前,生化过滤分解在后“的摆放原则。通俗的讲就是过滤材料中基本上所有的棉类材料都是负责拦截鱼缸看得见的杂质:例如粪便,食物残渣,鱼脱落的皮肤组织等。
而细菌屋等烧制性滤材等则是负责附着硝化细菌分解氨氮,亚硝酸盐。因为只有可见杂质被有效地拦截了,滤材的清洁度才能有保证,附着硝化细菌的能力和使用寿命都能大大增长。
现在的很多玩家太过于强化生化过滤,片面地认为滤材越多拦截效果越好,忽视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和物理过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理过滤把脏活累活都干了,生化过滤负责分解最有毒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理过滤就像是滤材的口罩,总是在尽心尽力地拦截着各种可见的杂质。
题目没有具体是上滤还是底滤等过滤形式,因此下面将分开讲述,以下做法会有个人的主观性,因此仅供参考。
1、滴流盒
以3层盒为例:
滴流
出水管所在的第1层,平铺2—3层白棉/魔毯/蜂窝棉等物理拦截棉,水流带来的脏东西会被拦截在本层。
水流经过第1层后,以雨淋的形式落入第2层,这一层建议用2cm厚的生化棉平铺1—2层,具体要看盒子的厚度,尽量铺满,只要不阻碍第一层盒子压住第二层盒子即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全铺设滤材或者生化棉+滤材的组合方式,形式并不固定。
中孔
第3层滤盒平铺自己喜欢用的滤材即可,滴流盒因为空间小,不建议选择个头太大的滤材,建议选择一些石英球等小碎块滤材,这样能更充分地利用滤盒的空间。
2、周转箱
周转箱和滴流盒原理其实差不多,但是周转箱的容量要大很多。超大的容量,使用得当意味着会有更强大的过滤效果。还是以3层周转箱为示范:
出水管所在的第1层,平铺2—3层白棉/魔毯/蜂窝棉等物理拦截棉。
第2层可以用4cm厚的生化棉,平铺2—3层,若还有空间可在生化棉下平铺滤材,形式并不固定。
中孔
第3层继续平铺滤材即可。每层箱体之间可以留出1—2厘米的空间,让水流和氧气进行充分结合。无需额外增加氧气泵。
3、溢流槽式过滤
这种过滤形式有着非常明确的功能分区指引,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一般有1—2层干湿分离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平铺1—2白棉/魔毯/蜂窝棉等物理拦截棉,具体看干湿分离盒的高度。
干湿分离盒下的第1仓,底部平铺底滤板,底滤板上铺满生化棉。
随后的仓底部平铺底滤板,然后平铺袋装滤材即可。此处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滤材都必须淹没在水位线之下。
最后的下水仓不建议铺任何滤材,避免堵塞造成水漫金山。
4、底滤
以传统的干湿分离底滤形式为例:
1—2干湿分离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平铺1—2白棉/魔毯/蜂窝棉等物理拦截棉,具体看干湿分离盒的高度。底滤一般水流比较大,蜂窝棉和魔毯等可能更耐冲一些。
干湿分离盒下的第1仓,底部平铺底滤板,底滤板上铺满生化棉,生化棉长宽建议按照第一仓长宽进行裁剪,平铺。
随后的仓底部平铺底滤板,然后平铺自己喜欢的袋装滤材即可。此处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滤材都必须淹没在水中。
以上仅供作为参考,过滤形式多种多样,只要严格按照“物理过滤拦截在前,生化过滤拦截在后”的原则去布置即可。
至于如何物理过滤到底占比多少,具体要看饲养的鱼种类,如果能吃能拉的大型鱼,物理过滤的比重要加强。这个并没有严格的比例划分,目的是为了处理好鱼缸水质,养活鱼。只要最后的目的到达了,可以逐步地调整过滤的比重,达到水清鱼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