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旋涡的核心处
黎荔
记得两年半前的清明节,我曾在外出踏青时,在一个小树林里,天旋地转的摔了一跤,生平第一次,整个世界在我眼前呈现漩涡状运转,只觉得周围景物在扭曲、在晃动、在升降,如同乘船遇风浪,如同进入到一个重力失衡宇宙,头重脚轻,昏昏沉沉,脚底飘浮。后来,好不容易回到家,一直眩晕虚弱,在交大一附院以颈椎病引发脑供血不足的病因来进行治疗,天天去做牵引和针灸,还服用了银杏叶片、脑络通、天麻素片之类,折腾了将近一周,才恢复了健康。
前几天,看到纪念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的一个专访,北京大学董强教授谈到他在翻译厚达700多页的《波德莱尔传》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这样一件心有余悸的事情:当时,他独自一人在巴黎的一个寓所里翻译,有一天,在高强度连续伏案翻译之后,一阵强烈的眩晕攫取了他,他从座椅上滑落,失去了知觉。“那种眩晕,就像是被卷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旋涡之中。我仿佛能看到自己在往旋涡的核心处下坠。而一旦触及了那核心处,就是死亡。”董强教授说,那是他生平一次离死亡最近的体验。他曾向亲友讲述:“所幸的是,在抵达那核心处之前,一种不知什么力量,把我拉住了。等醒来时,甚至不知已过了多长时间”。
我深深懂得那种感觉,因为我也被同样强烈的眩晕攫取过,向着一个旋涡的核心处下坠过。当时我已眩晕了两天,无法站立只能平卧休息,什么事都做不了。但是,睡眠也一直不太好,一个深夜,睡到夜里三四点最静之时,突然迷迷糊糊地醒觉过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但全身还麻木着,动也动不了,一会儿发冷,一会儿躁热,心跳砰砰砰砰的,心率实在太快了。天旋地转的,好像掉到什么黑洞深处,好像被什么拽着往下坠。那种失重悬浮、无助无力的感觉,那种心悸心慌、焦急烦躁,似乎是和这个世界生离死别。后来,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才一咬牙半坐了起来,亮了灯,盈盈灯光泻满一室,摸摸自己的脸和手臂,莫名生出了陌生之感。怔怔地望着头上亮得晃眼的白炽灯,恍惚了好半天,才慢慢缓过劲来。
董强教授是在高强度的翻译中被卷进旋涡的,翻译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尤其当原作是鸿篇巨制时。这次经历给了他一种体悟:文学是一种献身,也是一种自救。在接下来的翻译当中,仿佛有一种加强了的敏感,让他对波德莱尔的艰辛,有了更好的理解。我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在小树林中搭帐篷,一个人呆在帐篷里,躺在防潮垫上,不知道怎么的眯瞪了一会,耳边远远地听到了哀乐响起,持续了足足一分钟,当时心里还奇怪在这无人的树林中,怎么会半空中传来哀乐呢?等到一钻出帐篷,就突然遭遇眩晕袭来,类似于老人们常说的撞邪的经历。我一度怀疑自己坠入到时空连续体中的某个裂缝气泡中,被一个微型黑洞所俘获。这个泡世界是旋转的,将空间和时间扭曲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到极度困惑,只能被强烈的涡流所吞噬。时间长河中是可能存在漩涡的,这就是哥德尔说的“闭合类时曲线”。落入其中,时空乱流的旋转,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那次经历之后,从此我再看凡高的《星月夜》,感觉都完全不一样了。我坚信凡高一定经历过眩晕症的发作,否则怎么可能整幅油画使用如此扭曲的线条,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如此充满动感、旋转不止的星月夜。你看看画面上又高又远的夜晚天空,大星、小星狂乱回旋,金黄的满月也形成巨大的漩涡,这是一个让人惊讶、好奇、恐惧、敬畏的巨大漩涡,一个终极的大化奇观。这个时空乱流的天空,是最后审判的天空。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眩晕发作,一个身不由己的向心运动,当不停地向旋涡的核心处下坠,一旦触及到那核心处,会是什么景象呢?当我读到当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昌耀的一首诗《生命》,我认为我应该是找到了答案。
《生命》(昌耀)
我记得。
我记得生命
有过非常的恐惧——
那一瞬,大海冻结了。
在大海冻结的那一瞬
无数波涌凝作兀立的山岩,
小船深深沉落于涡流的洼底。
从石化的舱房
眼里石化的大海只剩一片荒凉
梦中的我
曾有非常的恐惧。
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必怀疑,
自然界原有无可摧毁的生机。
你瞧那位对着秋日
吹送蒲公英绒羽的
小公主
依然是那么淘气,
那么美丽!
昌耀的诗笔锋隐忍而酷厉,情境开阔而紧张,隐喻尖新而真实。他以持续一生从未停止的“苦修”——他的痛苦的辐射区是整整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社会,将西部的雄奇、狞厉,锻造成奇崛的语象。他以哲思和精粹的艺术语言,对人类精神的生存焦虑和精神困境进行了反省和审思。在这首诗中,他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诗境:
在大海冻结的那一瞬
无数波涌凝作兀立的山岩,
小船深深沉落于涡流的洼底。
从石化的舱房
眼里石化的大海只剩一片荒凉
这就是下坠到时空旋涡的核心处的最后景象吧?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不过是茫茫宇宙大背景下的几朵小漩涡罢了。而种种的不可抗性,无论是时间的单向性,还是熵增的必然性,似乎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即所有的存在,最终必将灭亡。我们又能如何面对这终将覆灭的世界呢?世界终将是趋于孤寂的,万物也终将是会灭亡的,我们改变不了这一现实,只能改变我们对这一结果的认知方式。如何从悲观的客观中发现对于自己最大的意义,要远远比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推广到无限的灭亡中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体验影响大得多。所以,昌耀以卓越的定力化苦难为财富,以爱的信念和对生死的彻悟变孤旅为慈航,他颂赞生命终究不朽,将诗笔一转,别开新章——
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必怀疑,
自然界原有无可摧毁的生机。
你瞧那位对着秋日
吹送蒲公英绒羽的
小公主
依然是那么淘气,
那么美丽!
昌耀当然洞彻了人与时间的紧张关系,他迫切地观察与描写每一个事物,在它被时间碾碎之前聆听它无声的尖叫,并伸出手去打捞它在时间漩涡里越来越小的身影。没错,一切都将灭亡,然而终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坚持着“绵长恒久”的人。支撑他们这么做的,其实并不是这个外在世界怎样,而是他们内心的坚定,他们内心的“永恒”,他们内心的历劫重生。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恰恰是因为人类心胸之浩渺伟大丝毫不亚于璀璨星空之美丽。
时空漩涡吞噬一切的星月夜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上,或许真的一切都是要消失的,我们也无法抵抗巨大的宇宙机器的冷冰冰与不仁慈。只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每天每时每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关心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走着,在自己的时代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样的信念与这样的坚持,就是自我对于这终将灭亡的结果的回应。这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