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读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题为《画鸡蛋》的课文,讲的是:著名画家达·芬奇刚学绘画时,老师先让他每天画鸡蛋。他觉得画鸡蛋太简单了,便有些不耐烦。老师告诫道:一千个鸡蛋,形状都不同;就算同一个,不同角度看,形状也有差异。他让他画鸡蛋,是训练他的眼力和绘画技巧。达·芬奇听从了老师的教导,不断地用心画鸡蛋,之后无论画什么,都能又快又像。
由于那篇课文的作用,达·芬奇作为一名著名画家,被笔者铭记。随着年岁的增长,在不同载体上,多次欣赏过他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也通过资料了解到,他与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并被誉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还看到新闻,说他的作品在佳士得拍卖行以4.503亿美元的价格刷新世界纪录。
不过,这一切,被一本名为《达·芬奇笔记》的图书给颠覆了。这本图书,精选了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大批原始手稿,涉及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众多领域。令人吃惊的是,由此发现他在绘画上所花费的精力,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可谓微不足道。
笔者查阅其生平史料,发现确实如此——童年时代,已成疑案;少年时期,在作坊学艺,接触绘画;30岁前,一无所成;47岁至64岁,辗转于米兰、曼图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昂布瓦斯等地,或旅游或居住,主要弹七弦琴、科学研究、服务于米兰宫廷,甚至于研究魔法;到晚年,更是潜心于科学研究。也就是说,只有30岁至47岁才在从事艺术,且还不局限于绘画。
达·芬奇从事绘画的时候,似乎也并不上心,他作画时需要画到岩石,就转身投入地质学研究;刚着手做壁画,就去开发新颜料,后又陷入颜料工艺中……所以,他的许多作品都半途而废,遗存下来的尤其少得可怜,只有15幅。连教皇都恨铁不成钢地埋怨:“唉,这个人绝不会做成任何事,因为还没开始,就在纠结结果了。”他自己在晚年也悔恨地写道:“我从未完成一项工作!”
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达·芬奇在众多领域均有涉猎,今天研究这个、明天探索那个,并且为此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但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笔记本上绘制、描述一些奇异妙想,并不真的懂材料、力学、结构、数学或任何工程要求,也从未设计过工程样品来实验或测试它们。客观地说,没有一项已知的、新颖的科学原理,可以真正归因于他。说难听一点,他无非是在“纸上谈兵”。
然而,达·芬奇是一个幸运儿。他那些看似毫无用途的“设想”,却无意间将“自然科学”和“艺术”无比紧密地连接了起来,使得他的绘画作品与同时代艺术家的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之处。比如,他在绘制《蒙娜丽莎》时,将透视法、明暗法和晕涂法三大技法融合在一起,前无古人;又如,在他的笔下,人体的肌肉更精确、更有诗意,符合百年后新古典时期对肌肉美学的理解。
当然,他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除了“幸运”,还应归功于“天才”。当他还是儿童时,帮父亲在盾牌上画了一个吐火舌的怪兽,卖给佛罗伦萨的艺术中介,让他父亲赚了一笔钱;18岁那年,他协助老师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只画了一位跪着的天使,技巧已明显超过了老师。据传,韦罗基奥为此不再作画;而他非凡的绘画才能,也极受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青睐。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应该说,达·芬奇在绘画上“志趣不远”,甚至“心不在焉”,但没有“学无成”,他那寥寥无几的绘画作品,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所以,当我们总结达·芬奇的成功经验时,无疑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或许,对于他这样的“环球天才”而言,所有世俗的“套路”,显然都是不适用的。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简介]卢江良,本名卢钢粮,男,1972年出生于绍兴,现居杭州。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短篇小说集《狗小的自行车》、长篇小说《城市蚂蚁》《逃往天堂的孩子》和散文随笔集《灵魂的指向》等10多部专著。有3部小说被拍摄成4部电影,其中《狗小的自行车》荣获第八届电视电影百合奖,《斗犬》入围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和第十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