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30日消息(记者 王子遥 胡诚勇)11月30日,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大江截流之际,一条专门为鱼类设计的鱼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在兴建项目的同时,如何兼顾生态保护?这是近年来海南在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琼西北的北门江之上。北门江的鱼类品种繁多,不乏花鳗鲡、海南石鲋等。考虑到工程对水系生态的影响,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的工程师们特别为这些“原住民”们设计了一条长达2.8公里的鱼道。去年年底,这条鱼道开工建设。
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效果图(局部)。
“水利工程无疑会导致原本的水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改变,影响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物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在工程规划阶段便针对大坝建设对流域鱼类迁徙、繁殖存在的影响进行调查与研究,专门聘请研究团队针对流域情况、鱼道模型试验、鱼道通过性等进行试验,尽可能地减少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邓景军说。
洄游产卵是鱼类的天性,随着天角潭坝体的建设,原本平缓的水位将形成约52米的高低落差,将直接阻断北门江的鱼类洄游。如果鱼道的坡度过陡,也会为影响鱼类的经过。为此,邓景军等人经过研究后,最终将鱼道的坡比定在1%——每100米爬升1米的垂直高度。如此一来,2.8公里的鱼道总长度足以让鱼类从下游平缓地游弋至上游,完成大自然赋予其的本能与使命。
记者了解到,工程师还专门在鱼道内投放了水草与硅藻泥,力求模仿北门江正常的水生环境,创造让鱼儿来去自如的“新通道”。
“鱼道建成后,可减少工程建设对北门江鱼类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整个北门江流域鱼类的洄游非常有利。”邓景军说,小小的鱼道工程是项目贯彻环保理念的缩影,也是海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希望这短短2.8公里的鱼道,能够让众多北门江的鱼儿找到自己的‘回家路’。”邓景军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