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称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族群为淮夷,把这里的人当成是化外之民,这本来是一种政治目的,是周人对东方的管控策略,是对亲近殷商旧族的东方力量的削弱。在这个区域里的族群,其实并非是化外之民,他们的先民们长期生存在这里,比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周人历史还要久远。
追溯到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曾经出现了四大文明体系,东北方向有大汶口、龙山,西部有仰韶、二里头,东南有河姆渡、良渚,西南有屈家岭、石家河,这些族群在淮河流域或是淮河周边,形成了中国上古时代最为辉煌的文明。三皇五帝乃至夏商帝君,很多都活跃在这个区域。
周天子们尤其重视淮河流域的族群,在西周中后期,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都曾对淮河地区用兵。直到进入春秋战国,淮河地区的族群依然没有彻底的成为周人国家层面的认可,即便这里出现了宋鲁吴楚等国,当年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们,依然只是被认为是外服之民。
春秋战国时期,更多的淮夷群体则是散居于山野之地,他们大部分都已经为周人分封的诸侯国所同化,是周人国家统治层面的民众。但贯穿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史书中,周人对淮夷族群在文化上的认同感依然不强,淮夷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华夏文明。
自然边界的模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彻底让周人与淮夷拥有平等,而且互相之间的认同感依然没有产生,就是很多东方诸侯国的国君们,有的时候也会无形中流露出对夷狄族群的轻视。
这种认识由来已久,在殷商卜辞中就有很多中原王朝对淮夷部族的征伐战争,从殷商的武丁到最后的帝辛时代,东西文明冲突就从来没有止息,而且有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的情况,甚至有说帝辛正是因为派出了大量军队征伐东方夷人族群,才导致朝歌王朝后防空虚,被周武王抓到了漏洞,乃至乘虚而入,攻破殷商王国。有所谓“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的说法。
随着宗周力量不断增强,还有一代代宗周势力不断分封,很快周人就与淮夷族群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在周王朝的后半程,如淮夷、南夷等名词屡见不鲜,往往出现在周天子对外战争中,其中还有较大的徐戎之国,带着大军攻到东都洛阳附近。周人与淮夷族群之间的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不断被突破,可是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分割依然长期存在,这种问题直到战国时代也没有彻底解决。
由于这个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数百年间南方的楚国人、吴越人与北方的齐鲁人、三晋人,乃至那些大大小小的姬周诸侯国们,在这里发生了很多战争,土地疆域的变化性非常频繁,时而归于南方,时而归于北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人与淮夷之间的文化融合。
南方的楚国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更为深远,尤其是在战国中后期,随着三晋势力的逐渐衰微,在东方的这片区域里,其实就只剩下了齐国与楚国,还有后来的秦国在开展纷争,至于宋国、鲁国根本就是属于打酱油的那种,无法平衡整个地区的发展。
而有意思的是,楚国、秦国、齐国这三个诸侯国,又是大力推广郡县制的诸侯国,其中楚国更是早在数百年前的楚武王时代,就有了郡县之制。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根据区域的划分,把不同区域的人口划归于不同的郡县长管辖,传播的是同样的价值观,几乎是用强权来镇压那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不臣服的族群。
当年那些常常死灰复燃的淮夷政治和风俗终于被瓦解掉了,所有的淮夷人都被编户入民,成为郡县子弟。这也才是淮夷融入华夏文明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