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纳斯的初秋
非常意外,上一篇推送被人举报然后被删帖了。
没什么好说的,那不过是一篇关于少数民族习俗的文字,自认为没有过激言论,也没有煽动什么。虽然并不是第一次遭受这种待遇,但还是不免有情绪。我想要看到并呈现世界的多样性,这其中当然会有一些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东西,但是不妨放下陈见,进去看一看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说:“如果被禁止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人们便被剥夺了以正确矫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它是错误的,那么人们便损失了几乎同样大的益处,因为经过真理与谬误的碰撞,会让人们对真理有更清晰的体会和更生动的印象。”
只希望我们都尽量包容,拒绝做一个偏狭的人吧。
(----分割线----)
这篇还是喀纳斯的,图太多了,但因为风景美,整理起来倒是开心。(试着横图竖放,大家翻转手机看看~)
我在喀纳斯新村住的客栈院子里,养着哈萨克族房东的一头小牛,它一直被拴在柱子上。每天大清早我出门时,这头小牛也醒了,空气清冷,地上的草都冻上了一层白霜。它就那么坐着,一动不动望着我从它身边走过。傍晚回来时,它也是这个姿势,不过身边多了两三只小鸡,叽叽喳喳,转啊转,啄着草地里不知道什么的东西。
院子里除了铺设的一条木栈道,没有做更多改善,栽种的花都开败了,只剩野草肆意生长,它们粗壮、杂乱,满是生命力。
在喀纳斯景区里,我徒步了两段:从新村往南到卧龙湾,约十来公里;从喀纳斯码头往北到吐鲁克岩画,约5公里。其他时间,我都在这个院子里闲坐看书发呆。
▲ 从禾木到喀纳斯。
两段徒步都很轻松。
大清早从新村出发时,太阳还没升起,虽然山间无雾,但独自走在快要荒弃的木栈道上,格外清爽惬意。
我看着阳光从右侧的山峦缓缓往下移动,野鸭在湖里游弋,不时有鸟从头顶飞过,发出叽喳叫声。
牧民们滚好的草垛子散落在原野上,背后是一道道车辙痕迹。
▲ 清晨的喀纳斯。
神仙湾是一大片沼泽和湿地,喀纳斯河在这里变宽,若离水太近,稍不注意脚就会陷入泥潭里。这本是赏雾的好地方,不过我去的时候天气晴好,于是很快便向赶路去往月亮湾了。
站在高处,月亮湾是喀纳斯河拐的一个S大湾,河两岸长满白桦林,若在深秋前往,一片金黄围簇蓝绿色的河水,这就是喀纳斯的经典镜头之一。
下到河边,河水平静如镜,倒影着对岸的树林、石头和轮廓,幽静极了。树影把水染出了色彩,让我想到了九寨沟。
▲ 喀纳斯的水。
穿过森林,越往前走越开阔。喀纳斯河时而汹涌,时而平静,在卧龙湾处,又流淌成湖。湖水呈蓝绿色,近处可看到水底摇曳的水藻,清风吹拂,水面像顺滑的丝绸泛起波纹。三五成群的野鸭在上面嬉戏,这就是一场色彩的盛宴。
▲ 喀纳斯的秋。
从卧龙湾乘坐区间车返回游客中心,我又沿着湖边往北走,去寻找神秘的吐鲁克岩画。
这段路更为幽静,来的游人很少,但林间穿梭,随处可见蹦来蹦去的松鼠。
它们极为灵敏,稍一靠近就蹭蹭往树上爬,但一不留神,它们又可能出现在你前方的栈道上。这是一条沿湖走的路,你会发现,原来喀纳斯湖边,还有像海边一样细软的沙滩。那些生长了几十上百年的老树根,盘踞在栈道另一侧,时间在这里停止。
吐鲁克岩画在一块岩壁上,若不是有标识,很容易错过。画面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马、羊、鹿、狗等动物,没有鲜艳的色彩。据专家推算,可能属于隋唐至元代。难以想象,古人用尖物在岩壁上刻的这些简单图案,竟能在这深山里,顶住风吹日晒和水土变迁,保留上千年的时间。
▲ 松鼠和壁画。
从游客中心坐区间车前往观鱼台,那里是俯瞰喀纳斯湖全景的最佳位置。不过区间车只能坐到半山腰,还需要再爬一千多级的台阶,才能到达山顶。
站在观鱼台上,三分之二的喀纳斯湖映入眼底,不时有游轮驶过,在蓝绿色的湖面上掀起层层涟漪。更远处的湖水,消失在回转的山峦之间,不知那里,是否隐秘着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呢?
喀纳斯一带,也是图瓦人的聚集区。走到景区村落的外围,就能发现很多他们的小木屋与木栅栏。图瓦人是蒙古人的后代,很多人称他们为蒙古族,但当问及他们民族时,很多人还是会回答“图瓦”。我在新村车站等公交车时,好几个图瓦小学生也恰好在那里等校车。他们大多皮肤白里透红,脸大眼小,和我遇到过的蒙古人有几分相似。图瓦人信奉佛教,所以留心的话,还能在禾木发现一座喇嘛庙。
▲ 喀纳斯的水。
自然最抚慰人心。
- THE END -
图 | 文 小 葱
点击阅读形色往期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