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东至县木塔乡,群山翠绿如春,河水清澈如镜,大自然的丰厚反馈,千年流淌的文明印记,这里的美丽乡村宛如世外桃源,款款入画来。
近两年来,木塔乡坚持文化为魂,着力厚植特色文化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旅特色小镇。
聚焦生态文化,打造绿色乡村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该乡美丽办主任汤宗良介绍,木塔是林业大乡,国土面积2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9.8%,生态资源丰厚。乡村要美,生态美是基础。近几年来,木塔乡通过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公众的生态文化理念,推动全民生态文化自觉。全力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强化山水治理措施,让山更绿、水更清。建设绿色村庄,保护村庄古树,合理规划植绿,创建美丽庭院。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推进全域绿色发展。从而让绿色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彰显出来。
如今,青山绿水间,茶园、公园、菜园,满眼葱茏;茶香、稻香、花香,遍地飘香。
村旁有古树,河中有碧水,房前有花园,屋后有菜圃,美丽又精致。“现在的村民,生态文明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乡村美、诗意浓,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吹遍旷野,游人接踵而至,产业欣欣向荣,远方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大田村支部书记方德华感慨地说。
激活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我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乡村文化内涵,提升美丽乡村品位。”木塔乡文化站站长储丽君介绍,木塔乡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村落形成,现在古村落众多,其中有横山、黎痕2个省级传统古村落,1个木塔口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遗存深厚。木塔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打造了三个省级、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景点。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维修和打造了古徽道、古石拱桥、古建筑、古井、古巷道等历史文化微景观200多处。复建了省级非遗“鸡公调”“平安草龙灯”队伍,建起了传承具有本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4支“十番锣鼓”队伍,以及苏村业余黄梅戏剧团,同时维修保护了四座古祠堂,修建起一批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广场,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建起了黎痕乡愁馆、大田江南农具博物馆、苏村苏轼文化园等历史、民俗文化展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如今,古祠、石桥、徽道,徽风皖韵扑面而来;龙灯、民歌、锣鼓,优秀文化传承有声。
行走在木塔乡的村头巷尾,无不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仅扮靓了美丽乡村,同时也滋养了乡风文明。”荣兴村退休干部贺琳说。
挖掘红色文化,唱响“红旅小镇”
木塔乡因皖赣三县交界的地理位置和山区地形,曾一度成为方志敏等领导的中共信江特委、赣东北省、闽浙皖赣省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央红军的七军团、九军团湘江突围出来的一部,及本省红十军等都曾到木塔地区休整、作战,先后有一千多名先烈血洒这块热土。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近两年来,木塔乡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创建‘红旅小镇’的重要推手。”该乡党委书记陈大圣介绍,木塔乡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史资料20余万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建了3A级红军纪念馆景区,维修了抗日先遣队指挥部等红色机关旧址4处,修复了红军碉堡、战壕、烈士殉难处等红色遗址遗存10余处,打造了祥林少共特支等红色广场5处。红色景点遍布全乡,同时绘制了红色文化墙7000余平方米,不仅营造出革命老区鲜明的红色文化氛围,也擦亮了“红旅小镇”品牌。
走进美丽红色木塔,看到的是连线的红色景点、红色微景观、红色历史文化墙,听到的是随处咏唱的红色歌曲和人人会讲的红色故事,感受的是“革命老区勇于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博发动力。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厚重而鲜明的文化特色,不仅提升了美丽乡村的气质、夯实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增进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汪有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