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2022年将举办亚运会、省运会两大体育盛事,咱们可以在家门口观看比赛。今天我们就以‘小记者’的身份,一起探营亚运分村……”12月6日上午,光南中学语文教师叶炜蔚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样的语文课。
叶炜蔚上的这堂课,是不久前金东初中语文教研组围绕“家国情怀”,共同策划、打磨出的一堂示范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因此我们希望在语文学科上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形成合力,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项目牵头人、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金宁凤道出了缘由。
在示范课内容的选择上,教研组成员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思政元素,选取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课文,以及《艾青诗选》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材,将语文、思政、历史三个学科融合起来。为了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课程,教师通过招募亚运小记者、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布置艾青诗选阅读文化墙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隔20年又回到了中学课本,我们带着学生走近英雄,除了让他们感受英雄身上的爱国精神,还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把英雄的爱国精神传播出去。”执教的区实验中学教师郑晟说,“家国情怀”既是从血脉上传承精神,也是耳濡目染熏陶情感,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以此延续我们的“家风”和民族文化。
11月23日-26日,在金华教育学院牵头举办的《浙中好课•建党百年背景下的统编初中语文“家国情怀”教育》专题培训会上,由金东初中语文教师打磨的这组课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金东的教师团队选取课本中的红色故事,并进行了精心设计,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方法手段都很丰富和多元化,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热烈,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华教育学院副院长严燕飞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认可。
“通过项目设计打磨课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区教育中心主任邵金生表示,目前他们正组织教师将系列课程录制成微课,扩大课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让“家国情怀”的种子落在每一个孩子心间。
作者: 徐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