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汪聚应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咏侠诗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XZW01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霍志军、张文静、孟永林、李聪亮。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古代咏侠诗研究”,以对历代咏侠诗的搜集整理和校注为基础,立足中国古代任侠风气与游侠发展的历史变迁,对我国历代咏侠诗创作进行系统研究,全面系统地勾勒中国古代咏侠诗创作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创变,深入探索古代咏侠诗的发生、发展演进的现实动因、发展趋势、审美特质和文化内涵,阐释并揭示我国历代咏侠诗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时代文化内涵,挖掘我国历代咏侠诗的发展流变趋势,探索建立历代咏侠诗纵向发展的体系,探讨咏侠诗在各个时代的创作发展和时代特征及其文学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种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对我国古代咏侠诗创作初期、发展繁荣、流变等原生状态进行系统阐释,找出其中的动因和规律,构建历代咏侠诗的发展流变史,这本身具有创新意义。同时亦能填补学术界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或空白,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和侠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 成果的内容和重要观点
“中国古代咏侠诗研究”,以历史纵向为主轴,留意咏侠诗创作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在爬梳整理古代咏侠诗篇目、内容及创作发展时,牢牢把握古代任侠风尚和社会文化思潮对咏侠诗的创作影响,挖掘咏侠诗创作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揭示古代咏侠诗创作在我国诗歌创作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该成果拟综合运用知人论世法、史论结合法、文化学方法,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即古代的侠风和侠的发展演变;古代的咏侠诗创作与侠风的关系;古代咏侠诗主题内涵研究和艺术创新。在中国历代任侠风气变迁和咏侠诗创作承传发展的坐标中,将宏观的理论阐述与微观的文本分析相结合,历史文化与文学渗透相融合,科学分析,论从史出。系统挖掘古代咏侠诗创作的社会文化成因、类型表现、流变和文化特质,探讨古代咏侠诗侠文学独特的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阐述并建构古代咏侠诗创作发展的特征与规律。
具体而言,该成果拟在充分关注先秦到清代近代全部咏侠诗,并全面把握20世纪以来咏侠诗研究的前提下,对古代咏侠诗的创作发展进行系统探讨。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学术界现存有关咏“侠”题材的诗歌的界定进行辨析,并对古代侠的历史发展作简要梳理,认定凡是以“侠”为主要表现对象,歌咏或表现其侠气、侠行、侠情、侠品,或表达世人对“侠”的态度以及作者对“侠”的评价的诗歌都属咏侠诗的范畴。其二,对古代咏侠诗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按照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历时性的纵向勾勒和共时性的分析与比较,以期找出发展脉络和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先秦汉魏时期的咏侠歌谣与时谚是古代咏侠诗的源头和先声,是咏侠诗的雏形。一些歌谣具体歌咏了侠者精神,初步具备了咏侠诗的基本特征。从魏晋南北朝咏侠诗创作看,文人色彩的增强、激昂刚健和抒情成分的增多,使得咏侠诗在艺术特征和艺术形式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的特点,就具体创作分期看,魏晋咏侠诗、北朝咏侠诗、南朝咏侠诗在审美倾向上表现着不同的审美追求。魏晋时期出现的文人咏侠诗,是游侠第一次以正义形象进入诗歌创作领域,它集中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和独立不羁的个性。南北朝时期是咏侠诗的分化期,地域分割和南北差异,使南北朝咏侠诗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南朝咏侠诗由于受当时追求奢靡豪华任侠风气和宫体诗的影响,表现出追求享乐、奢华的审美倾向。一方面表现了上层社会的浮华生活,同时表现了文人的怀才不遇和他们对命运的思考。北朝咏侠诗由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尚武风气和边塞战争的影响,更多表现出英雄主义审美倾向。隋代咏侠诗数量少,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方面都步魏晋六朝后尘。其三,将唐代作为咏侠诗创作发展的核心进行深入剖析。唐代是一个高扬理想主义和个性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与侠客特立独行的精神正相吻合,显示了唐人高度的自信和追求个性自由的人格特征;对自己理想的社会角色的期待和实现,往往通过行侠仗义或者到边塞建功立业来提高声誉、铺平道路,成为唐代士子的进身之资。唐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功业意识,使咏侠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同时,唐人追求自由享乐的色彩也非常鲜明,加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怀才不遇的遭际,使咏侠诗表现着诗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而社会上一部分贵族子弟追求优游享乐、恣欲自快的游侠生活也成为咏侠诗描写的对象。这样,侠意识本身的复杂性与唐代开放的思想相结合,使唐人咏侠诗的思想内容呈现多种思想价值观念并存的局面。唐代咏侠诗注重凸显侠的内在品质,艺术追求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咏侠诗的基础上而求创新,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和劲健的风格,烘托渲染、使用典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使侠客形象极富有立体感和审美情趣。唐人咏侠诗以其丰富的内容与艺术,成为咏侠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自后历代咏侠诗的创作,大都以唐人为典范,模仿唐人远远超出创新。
其重要观点有以下方面。
(1)咏侠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代不乏篇,其创作发展可分为发轫期(先秦两汉)、发展盛行期(魏晋南北朝)、高潮期(唐代)、创变中兴期(明代)、衰变期(清代、近代)五个阶段。先秦两汉咏侠歌谣、时谚是咏侠诗的滥觞,从对中国古代咏侠诗诗歌主题的拓展和题材内容的影响看,先秦两汉咏侠歌谣至少在三个方面为后世文人咏侠诗的创作起到奠基作用;一是在咏侠诗诗歌主题的确立上,为后世诗歌内容的拓展提供了主题性素材;二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先秦两汉咏侠歌谣为后世文人咏侠诗的创作提供了侠义英雄形象;三是为后世咏侠诗主题内容的提升灌注了侠义人格精神。从对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咏侠诗艺术体制的形成和艺术手法的积累看,先秦两汉咏侠歌谣的先导影响体主要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咏侠歌谣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咏侠诗创作风格起了传导性的影响;二是先秦两汉咏侠歌谣中,业已形成了文人咏侠诗最为常见的基本母题和最常用的艺术形式。三是先秦两汉咏侠歌谣中一些艺术手法为后世咏侠诗提供了基本的艺术借鉴。
(2)在中国古代咏侠诗发展史上,魏晋六朝和唐代咏侠诗创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魏晋南北朝咏侠诗创作对确立咏侠主题、建立咏侠诗的题材类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其出史入文的奠基意义不容忽视。唐人咏侠诗在对魏晋六朝咏侠文学传统的继承创新和近体诗新的艺术形式下提高了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成为咏侠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艺术高峰。宋代咏侠诗的创作是处于唐代和明清两个高潮中间的过渡。明代是咏侠诗创作的中兴阶段,咏侠诗多优游享乐的世俗内容,注重个性和欲望的张扬,都市化的生活色彩和市民意识较浓。清代、近代咏侠诗侧重游侠的尚武和功业追求、胆识义气、牺牲精神,突出了刺客型游侠的个人英雄主义,较多国家民族意识和悲剧色彩。
(3)古代咏侠诗的发展受任侠风尚和时局变化影响,表现出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创作上的不平衡,但内容上的功名理想、追求享乐、舒张个性自由的精神和对侠义人格的追求与艺术上的乐府歌行体制却是有共同性的。
(4)我国古代咏侠诗创作形成了绵绵不断的咏侠思潮,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并和高昂的任侠风气、边塞时事、文人建功立业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是古代咏侠诗创作繁荣和具有影响力的根源,也是咏侠诗的美学价值所在。
(5)古代咏侠诗是体现任侠精神重要的文化内容,也是体现历代侠风与文学创作关系和中国侠由史家立传到文人歌咏的重要文化载体。
三 成果的价值
“中国古代咏侠诗史”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目前还没有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咏侠诗研究”在对中国历代咏侠诗作全面搜集和整理的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历代咏侠诗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发展流变等。因此,该成果的研究不但可以弥补古代侠文化和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而且也可以从一个更新的角度分析古代咏侠诗风格的形成、创变以及古代文人的时代精神和独特心态,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棱面,有着较为深广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同时,中国侠的侠义观念、人格精神充斥着民族文化传统和正义人格力量,形成了极具民族精神的特异人格。该成果研究可以深化对侠文化的认识,为弘扬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