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环 图/新华社
晚近,香港报纸越来越少,说得出牌头者,不逾十家,比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猗欤盛哉,辄有小巫见大巫之别。据统计,一九五七年,全港报纸(中、英文,日、午、晚),共有四十二家;七零年增至七十家。销量方面,六零年,五十万份左右,至六四年,增至九十万份,八九年飞升到一百八十万份。以当时全港人口五百五十万人计,平均每三人拥有一份报纸,足见报纸对社会影响力之巨。
我六十年代初,以十龄之童,开始阅报,先遘《新生晚报》,副刊主编乃名作家三苏(高雄),《怪论》《经纪拉手记》称誉于时。高雄以外,尚有北大学生今圣叹、何观(张彻)、司明、李雨生和十三妹。高雄,浙江绍兴人,鲁迅同乡。其叔柯灵为诗人。绍兴盛出刀笔吏,高雄亦沾其气,运笔如刀,刁钻触刻,三言两语,直戳人心,曾以《东莱博议》“力能举千钧之重,而不能自举其身”讽刺权力的傲慢,鞭辟入里。紧贴高雄、最得读者热爱的,便是女作家十三妹,以白话文为基础,引入粤语方言,传神阿堵,贴近人心。十三妹,怪人一名,稿子套入信封,置于寓所门外,待报馆职员到取,从不跟同行往还。死时亦无人知,编辑久不见其稿子,心启疑窦,径往寓所敲门不应,召警破门,始知早已神游天外。
电影《花样年华》(2000,王家卫)的灵感来自刘以鬯的小说《对倒》
一九四九年,内地文人南渡,多在报纸副刊卖文为生,海派有徐訏、曹聚仁、叶灵凤、黄思骋、刘以鬯、徐速等,再加上本土粤派作家黄天石、吴其敏、夏易、舒巷城,南北较劲,相互吐艳,文坛闹哄哄。右派《新生晚报》、左派《新晚报》,南北对峙,人才辈出。后者有梁羽生、金庸,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招揽大批读者,声势赫赫,尤在《新生晚报》之上。六十年代,报业大盛,《明报》《快报》先后创刋,辅以传统老报《成报》,攫取了大量副刊读者。
那年代,看副刊,明、成、快三报,必为首选。《明报》老板金庸,出身《大公报》,根正苗红,却因跟报纸宗旨相左,蝉曳残声过别枝,跟上海老同学沈宝新商量一声,共斥资十万港元创办《明报》,舍社论外,最重副刊。诗人蔡炎培其时效力《明报》,头衔副刊编辑,实则是特级校对,了无寸权。金庸掌副刊,所有文章皆经其目,作家亦由他亲自甄选,校对不得过问。金庸博学闳肆,目光独到,所选皆一时俊彦。时云“能写明报,便为大家”,足见其备受重视程度。副刊除金庸外,有倪匡、三苏、司马长风、徐訏、徐速、徐东滨、董千里、余过、亦舒、林燕妮、黄霑,星光熠熠,耀人眼目。作品方面,金庸的《天龙八部》《鹿鼎记》,书迷日夜追看;倪匡的卫斯理科幻,风魔万千读者;林燕妮懒洋洋的爱情小说,闺中少女力捧。还有三苏怪论,更是《明报》扛鼎之作。三苏,大红人,日写二万字,因而字潦草难辨。字房工友,怨声四起,领班阿东代众向金庸投诉,要求改善。迫于无奈,金庸只好在排字房贴出告示,劝喻那些字体潦草的作家,字体要端正。虽未明言何人,风声传至三苏耳中,对号入座,从而大恚,立即罢笔不写。怪论不见报,读者纷声讨。金庸见闹出祸来,一声“要死哉,尴尬哩!”赶忙拉着总编辑潘粤生径诣高府,负荆请罪,事始平息。
《快报》副刊主编刘以鬯是南来文人,徐訏老朋友,以意识流小说《酒徒》名闻遐迩。刘以鬯曾于《香港时报》编过文艺版,副刊随俗,略带文学气味。香港短篇小说之王黄思骋应邀撰写连载小说,佳作殊多,我独嗜中学时期读过的《无胆狮》,写表弟暗恋表姐,无胆表述,迂回细腻,缠绵哀怨,类似郁达夫的《迟桂花》。刘以鬯海量包涵,了无地域观念,南、北文人尽揽旗下,万花吐芳,纸上溢香。细数名家,有欧阳天、司空明、南宫博、依达等。刘以鬯尤爱捧新人,七十年代,起用青年作家也斯继亦舒后写《我之试写室》,也斯因而成名。其时,我跟董桥间中亦为《快报》供游记稿,分写《东瀛杂记》和《伦敦杂记》,稿费从优。《成报》老板何文法,乃报界名宿,副刊作家几清一色是粤派高手:王香琴、怡红生,三苏、吕大吕。怡红生擅做鸳鸯蝴蝶派小说,用字典雅清丽,少有俗气,情节则曲径通幽,意在言外。王香琴一派写实风格,文言写得通爽易解,复以幽草笔名撰南派技击小说,硬朗劲健,铿锵有声,不下于我佛山人和我是山人二大家。吕大吕,岭南大才子,绣像聊斋,森森阴气,读者动容。牡丹虽好,仍需绿叶扶持,配图者绿云,一手好画,相得益彰。何许人也?乃粤派插图专家,画风细致,线条至美,一笔一画如绣花之一针一线,精致可喜,因曰“绣像”。图文相合,自来便有云君、金庸;绿云、吕大吕;徐秀美、倪匡,珠联璧合,无瑕可击。金庸、大吕,已作古,云君、绿云不知所终,独剩倪匡、秀美,亦垂垂老矣!
云君为金庸《射雕英雄传》画的插图
谈香港副刊,不得不提《星岛晚报》。六十年代,香港晚报以《星晚》和《新晚》最为读者所喜,下班时候几乎人手一份。那年代还没有海底隧道,过海要靠渡轮。斜阳西沉,零星缀空,渡海轮上,几乎人手两份报纸。船开,阅报,泊岸,抽起副刊,塞进后裤袋,回家细看。《星晚》名家如林,大作家俊人(陈子俊)一把抓,伴以刘以鬯、黄思骋、南宫博、任毕名、翠莹等,足以跟拥有梁羽生、阮朗、叶灵凤、夏易的《新晚》相颉颃。较诸《新晚》,《星晚》副刊,作风明显开放。台湾著名美女作家郭良蕙的杰作《心锁》,台湾列为禁书,俊人大开门禁、照刊如仪,因描写男女关系,艳妍流美,婉转诱人,引起轰动,《星晚》销量倍增。
迨八十年代初期,我有幸在香港访问郭女士,谈及《心锁》里的大胆情节,她淡然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喔,我只是觉得两性交往,必涉及性,因而写了进去!”四两拨千斤,将我的尖锐提问轻轻松松地推了回去。匆匆三十余年,前辈多作古,“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曹植说得深沉!
作者:沈西城
编辑:安 迪、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