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元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张生,性情温和,一表人才,可是行为孤僻,为人古板,每与朋友宴饮,众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而张生却落落寡欢。
那一年,张生已年满二十三岁,还是童子之身,未尝近女色。有人拿他开玩笑,他却说,登徒子不好色,却留下了一个淫贼的恶名。食色性也,我非不爱美女,只是缘分未到而已。
有一回,张生来到蒲州游玩,借住在普救寺。正好有一位崔家的寡妇郑氏,她们一家将要回长安,路过普救市,也暂住在这里。
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崔家寡妇还算是张生的一个远房姨母呢,她们彼此熟识起来,关系也开始亲近。
那个时候,兵荒马乱,强盗横行,崔家是大户人家,随身带着很多财宝,又有众多奴仆,成为军人抢劫的目标,崔家陷入人心惶惶之中,不知所措。
张生此前和蒲州的将军有一些旧交,他有心要帮助崔氏,于是给将军去了一封信,要求得到官吏的保护,因此,崔氏一家才免遭祸患。
郑氏非常感激张生的救命之恩,设宴盛情款待他,对张生说道:“我是一个寡妇,这次幸亏公子出手相救,一家男女老幼才幸免于难,再造之恩,当涌泉相报。”说完令她的儿女们出来与公子相见。
轮到郑氏的女儿崔莺莺来拜见公子,她却托病不肯出来,郑氏生气地数落了她,她才极不情愿地出来。崔莺莺年方二八,只见她:貌似婵娟落凡尘,容如玉真生瀛洲,张生远远的见到,当即神魂颠倒。
自从张生一睹佳人芳容,立即惊为天人,从此,对莺莺恋恋不忘,整日茶饭不思,魂不守舍。几次他想要向姑娘表白自己的心迹,可是始终下不了决心。
郑氏有一个丫环名叫红娘,张生有事没事的就找红娘搭讪,有一回,张生把红娘喊住,向她诉说了自己对莺莺的相思之苦,红娘听罢,吓了一跳,羞红着脸跑开了。
张生一看,事情搞砸了,彻底的没戏了,他万念俱灰,整日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这天,红娘突然来到了张生的房间,张生羞愧地向红娘道歉,不再提上次的事。哪知红娘却说:”公子既然对小姐一往情深,何不三媒六聘,娶我家小姐为妻?“
张生却说:”三媒六聘须要多少岁月,我与你家小姐情投意合,哪能等那么久?“
红娘想想也是,她又出了一个主意:“公子既然文采出众,何不以诗传意,或能打动小姐芳心?”张生闻之大喜,立即作诗两首,交给红娘拿走。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内心的期待是焦虑的,到了晚上,红娘忽然现身,她带来了小姐的回信,彩色的信笺上写着一首诗,题目是《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拿着信吟哦了两遍,立即明白了诗的意思,心中一阵窃喜。那天晚上,张生翻上自家的院墙,攀上莺莺家的那棵杏花树,顺着树杆爬了过去。
张生蹑手蹑脚的来到西厢房,果然见到小姐的房门虚掩着,红娘发现了张生,惊讶的问:“你怎么又来了?”张生胸有成竹的说道:“是小姐通知我来的,你替我通报一声。”
张生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次终于可以抱得美人归了。
哪知崔莺莺来了之后,却穿戴整齐,表情严肃,严厉地把张生数落了一遍。责备他虽然有恩于己,却企图以此逼迫和索取,竟让一个丫环送来淫词秽语,失了礼法,她只希望彼此自重,莫要失了礼法。
说完,小姐就离开了,张生愣在那里,半天都没回过神来,看来这一次真的演砸了,美人没有入怀,反倒落了一个淫贼的骂名。
一连几天,张生都躺在临窗的床上生闷气,忽然一天晚上,有人轻轻敲响他的窗户,张生惊讶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只见红娘抱着一个枕头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兴奋地对张生说道:“来了,来了,还睡什么觉?”说完就把枕头放到了张生的床上,让两个枕头并排在一起。
张生擦了擦眼睛,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般,眼看着小姐的枕头都拿进来了,难道……?来不及细想,赶紧整了整衣冠,端坐在房间里等着幸福的来临。
果然,红娘搀扶着崔莺莺过来了,张生望着梦中情人,心中一阵狂喜,只见小姐娇羞欲滴,含情脉脉,力不能支体,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拒人千里的冷美人。
那夜,月光皎洁,一轮明月斜挂在窗前,张生从梦中醒来,他不禁飘飘然起来,望着身边的美人,她已酣然入梦,怀疑是仙女下凡,不小心落入人间。想到这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久,寺里的钟声敲响了,预示着天也快亮了,红娘来到他们的房间,催促小姐快走,小姐忽然嘤嘤地哭了起来,让人怜惜,她没有说一句话,悄悄地离开了。
张生仍然陶醉在温柔乡里不肯醒来,等到天大亮的时候发现小姐不见了,怀疑昨晚的一切似乎只是一个温柔的梦,可是,莺莺的妆痕仍然留在臂膀之上,余香还残留在衣服之上,泪痕也染湿了床褥,这一切居然是真的!
从此,崔莺莺早上偷偷离去,晚上又偷偷进来,一起在那间西厢的房间里共度缠绵,这样美好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生与小姐的事情还是被郑氏知道了,郑氏大怒,将红娘抓了起来,进行拷问,红娘交代了一切,但木已成舟,郑氏只得将小姐许配给张生,但有一个条件,张生必须进京考取功名,才能正式将小姐迎娶进门。
张生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崔莺莺心情忧郁,独自弹上了一曲,以抒心中忧思。张生听完,心里非常哀伤。莺莺又弹了一曲《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琴弦忽然断了,她方寸已乱,忽然一下子哭了起来,急步跑回母亲那里去,再也没有回来。
第二天一早,张生一个人独自出发赶往长安。
第二年,张生没有考取功名,便留在了京城,在那里,他遇到了韦氏,韦氏貌美如花,国色天香,家世显赫,他又一次沉醉于温柔乡。这时候,他怎会记得,还有一个女子,默默地在等候着他?
过了几年,人老珠黄的崔莺莺终于不再等他,她要嫁人了,张生也和韦氏成婚。
有一次,张生刚好要路过崔莺莺的住处,通过她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哥的身份再次相见,崔莺莺却始终不肯出来。哀怨的张生写下了一首诗:
“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终于没有见上面。
临行,张生又赋诗一首以表决绝之意:“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从此,二人再也没有相见。
本故事依据唐传奇《莺莺传》改编,元稹原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