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国际财经新闻,请及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
王爷说财经讯:向来被中国消费者亲昵称为“星爸爸”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馆,最近因食品安全(简称食安)问题,成为亿万中国网民千夫所指,成了“恶爸爸”。
北京媒体《新京报》周一(13日)发出一则长篇报道,称该报社记者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两家门店使用过期食材,做成了多款畅销饮品售出;同时,主管、店员还“言传身教”篡改食材保质期、偷偷上架所谓“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等。
报道发出后,即在中国网络上炸开了锅,网民几乎一面倒地斥责和批评星巴克:“那么大的利润还要用过期食材,真的良心坏透了”“三十多元(人民币,下同,约6新元)一杯还用过期食材,到底怎么想的啊?赚钱也得对得起良心吧”“请拿出三四十块一杯咖啡该有的质量。”
随着舆论沸腾,官方媒体也马上发声。《人民日报》周一下午发表评论指出,如果此事出现在“三无”(无名,无地址,无商标门店),食客也许不会太愕然。而星巴克这种世界知名品牌,在业界是“浓眉大眼”的头部企业,为何也干这等下三滥的勾当?
“不得不说,星巴克辜负了消费者,辜负了中国市场,也辜负了公众一直以来对它的信赖。”
《人民日报》话音刚落,无锡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接着就对星巴克采取行动。根据通报,无锡市监局称,针对媒体曝光该市两家星巴克门店有更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初步核实相关企业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已责成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
无锡市监局并称,市监局同步对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开展排查,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凌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市监局并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了行政约谈,要求公司对存在的食安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落实整改。
对此,星巴克周一晚在微博回应说,已确认两家无锡门店的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两家涉事门店已闭店进行调查与整改。星巴克还说,中国大陆的所有星巴克门店将立即启动食安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星巴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对于此次事件,我们再次深表歉意,并将积极改正。同时,我们会密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也恳请公众及媒体对我们进行持续监督。”
星巴克中国的官网宣称,在食安方面始终遵守“金标准”,门店每天会进行食安检查,并安排食安团队对各区域门店定期进行内审,每家门店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第三方突击检查,20%的门店接受第二次飞行检查——即事先不通知而进行的突击式现场检查。
但如今看来,星巴克的这项“金标准”,显然是远远不达标。
实际上,这并非星巴克首次被指存在食安问题。今年11月,由于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星巴克在盐田壹海城的二分店给予警告处分;此前,星巴克常德万达分店因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在投诉平台上,星巴克中国客户关怀中心曾多次收到消费者投诉,涉及星巴克三明治吃出异物、吃到发霉变质星巴克食品、星巴克使用脏杯等食安问题。
这不禁让人疑惑,过去一向被中国人视作“高大上”的星巴克,近年为何屡屡在食安问题上翻车?
1999年1月,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后,便从此扎根中国,门店也从北到南一家又一家地开。根据星巴克中国官网,星巴克目前已经在大陆200多个城市开设了5400家门店,聘有6万多名员工。中国大陆也是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尽管在去年疫情暴发初期,星巴克曾关闭一半以上的大陆门店,但该公司并未停下扩张的步伐。预计到2022财年末,星巴克将在大陆市场经营超过6000家门店。
或许正因扩张步伐过快,星巴克在开拓疆土与保证食品高标准的天秤之间,有失去平衡的迹象。要知道,星巴克在大陆所有门店都是属于直营模式的。这意味着,对于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有严格的考核;澎湃新闻就此评论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折不扣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及时报废过期食材,门店的绩效将大受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门店不免铤而走险——于是,就发生了上述种种现象。
同样与利益有关的,还包括大陆近年来涌现的本土竞争者。虽然星巴克已在中国深耕22年,目前似乎是当地唯一取得巨大成功的咖啡企业,但是,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于星巴克的态度已悄悄改变,纷纷把目光投放至中国本土咖啡品牌,以及崛起的茶饮品牌。
有业界人士曾分析,中国市场相较欧美等市场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欧美主流消费群体是以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为主,而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则是有着更多可支配收入的年轻消费者。而中国消费主体年轻化的特质,折射在市场中,就呈现出中国消费者非常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追求极致新鲜的特点。
而星巴克的问题恰恰就在于,相较于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如瑞幸不时推出以价换量的杀手锏,或者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茶饮品牌会根据季节推出各种各样的爆款,星巴克明显要落伍得多——这也反映在了星巴克最新的财报上。截至10月3日的财季,星巴克美国同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比疫情前的水平增长了11%。但大陆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
同时,亏损多年的瑞幸以及奈雪的茶,不仅在今年都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大翻身,上半年收入更是分别同比增长了106%、80.2%。至于茶饮品牌的代表喜茶,则据报将在明年赴香港上市,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元(263亿新元)。据企业资讯平台天眼查数据显示,喜茶完成今年D轮融资后,估值已达到6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新式茶饮史上最大一笔融资。
由此可见,星巴克要守住中国大陆咖啡茶饮市场的龙头地位,势必越来越不容易。但毫无疑问的,“星爸爸”绝不会轻易放弃。
舒尔茨2017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更曾说:“在中国,星巴克公司就不是一家美国公司,而是一家中国公司。”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众的收入和眼界也不断提升,十几二十年前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一众洋品牌,已渐渐失去了光环;这当中不仅与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中国民间对西方世界的观感已经有所改变。
近年来,随着中国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中国与西方多国的对立情绪也不断被拉高。曾被中国消费者奉为潮流领先者、质量楷模的洋品牌——从平价的瑞典服装品牌H&M,到美国运动品牌耐克(Nike)、再到加拿大高端羽绒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以及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贴上辱华标签或严厉检视。
进军中国市场的洋品牌,接下来恐怕都要确保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营运与商业行为懈无可击,才不会给网民或卧底记者挖出什么丑闻来。
对此,你怎么看?
注:本文由王爷说财经编撰,如需转载请事先关注账号,私聊联系王爷本人,获得授权后才可转载,转载后请原文转载,不得进行任何的图文转变图集、视频等形式转载,侵权必究!此外,文中观点系个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探讨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留言评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点赞、分享或者点击“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