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正杰
儒家学问,在中国古代被尊为“国学”,是中华文化之魂。兴学立教之地古称黉(hóng)宫、文庙,广东民间称为学宫、孔庙。学宫是弘扬国学国教、培养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佛山高明区明城镇内就拥有这一珍贵历史遗址。高明自古人文蔚盛、人杰地灵,素有“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之美誉。从北宋至清代,高明庶民进学入仕者200多位,其中进士33位,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岭南诗人区大相、甲午英烈谭英杰、“革命三谭”等人物。
考取功名 改变命运
明朝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设置高明县,修筑城墙、设立官衙,由当时知府李遂主持建造学宫,按照当时科举制度,从童生中考选文学、武学生员在学宫就读,县学生员享受公费读书,进而选送参加科举考试。
据《高明县志》记载,学宫位于城内中心位置碧玉山南坡,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两庑廊、明伦堂、养贤斋、育德斋、号舍等,历时半年建成。明城学宫从明末开始遭到多次的人为破坏、火灾和重建。1940年8月,学宫遭日本飞机轰炸,导致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被毁,1948年又遭火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宫办过小学,也曾闲置荒废一段时间,前几年改办启慧学校,延续了教书育人的教育使命。
古时学童入学,很是重视仪式。《礼记·王制》记载,在学宫,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在明城学宫保留之前,进入学宫大门之后,有一池子,名叫泮池,宽约100平方米。池上有一座石拱桥,也叫状元桥,所有进出学宫的人均要经过这座拱桥,寓意“脚踩云梯步步高”。泮池呈半圆形,寓意学无止境、永远不“满”。学童在泮池洗笔,寓意“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学童拜完孔子,再拜先生。学宫门外竖“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进入黉宫的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当时人们对学宫圣殿的顶礼膜拜,体现出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氛围。
“教学方法多是老师领读,学生跟着齐读,注重朗读和背诵,学生全凭呆读死记。”高明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冼浩均介绍。
明城学宫见证了高明教育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两朝四进士,一榜四文魁”,就是指阮埇明朝进士区大相一家。区大相的父亲区益和哥哥区大枢都是明朝的举人,区大相和弟弟区大伦则是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同榜进士。区大相在朝廷曾负责草拟皇榜诏令。后来他称病返回广州定居,著书立说,成为“岭南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两个儿子在岭南诗坛上也都享有盛名。
命途多舛 终为学用
记者从高明城区出发,经高明大道到达明城镇,在高明区第四中学的东侧、即原明城镇中心小学校址,该处在2015年9月1日改建为高明区启慧学校,为特殊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提供教育服务,继续发挥着教学育人的功能。
记者看到,在校园东侧的教工宿舍区多棵参天细叶榕下,默默地耸立着一座花岗岩材质的黉宫牌坊。《高明县志》记载,黉宫原左、右两边各有一座牌坊。目前,右边一座牌坊已经损坏,牌坊现只剩下左边的青云门,为花岗岩石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原是黉宫书院的前牌坊,四柱柱头均为瑞兽如意头。
现时牌坊的正中阳刻“青云”两字楷书,通面宽5.88米,中间两柱高3.85米,两侧柱高3.48米,柱直径0.33米。整个牌坊就由四根花岗岩材质的八角石柱镶嵌而成,右边的一根花岗岩石柱顶端,盘坐着一只石兽,石兽向外抬头张口。
明城文化站站长廖志明介绍,与右边石兽相对称的左边石柱顶端石兽被毁或被盗,黉宫古迹日渐残缺。“这个石狮子所用石头,听说是朱元璋年代的石材,原来是对称的,左侧也有一个。500年前建黉宫时,就有这个牌坊。”
得益其巨大的规模和良好的环境,黉宫声名远播,建成以来一直是高明本地及周边学子求学的圣殿。廖志明说,学宫出过很多名人。“久远的不说,单说近代以来的,就有‘三谭’ 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及陈汝棠等,他们都是在这里上完小学,再到东洲书院、广州等地求学的。”
据《高明文史》,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谭树棠等倡议建县立中学,得到县政府的批准和支持,随即成立筹办中学委员会。民国十七年春,在黉宫办起“高明县立初级中学”,谭树棠担任首任校长,招收初中一年级一个班、学生50人;旧制高级小学两个班、学生85人。1932年春,在黉宫开办简易师范学校,只招生一个班,学生50人。民国初期,高明县学生人数,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小学114所,学生共有9447人;初级中学3所,学生284人,学生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8%。
鉴于黉宫在高明区文化、教育、经济等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仅存的黉宫青云门牌坊在2010年8月13日被高明区政府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对其进行保护,规定东、南、西面自牌坊外缘起2米、背面外缘5米范围内均属保护范围,现在原址已装上防护栏。
【记者手记】
学宫是中华文明高度发达与成熟后、皇权的德行与道统所到之处,文明教化普及与发扬的体现。高明县距京城有7500里,但“耕读传家”的家国情愫在当时颇为盛行。
明城学宫曾是传承高明历史文脉的重要文化地标,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培养了大批有识之士。时过境迁,“东昂笔架,西护表山,南俯沧溪,北枕庆林”,曾经气势恢宏的明城学宫现已经不复存在,留给后人的只剩下一座青云门牌坊和无尽的遐想。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把学宫作为高明寻根之旅的其中一站,他们的先祖曾在此求学,度过人生的青葱岁月,有一份无法割舍的历史情怀。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朱光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