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李鱓 桃花柳燕图
李鱓(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清 李鱓 大吉图
李鱓工诗文书画。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锡学画,画法工致;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题诗作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饱满丰富,富有文人趣味。
清 李鱓 荷花图
李鱓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清 李鱓 芭蕉
李鱓曾自题水墨花卉云:
“八大山人长于用笔,而墨不及石涛。清湘大涤子用墨最佳,笔次之。笔与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余长于用水,而用墨用笔又不及二公甚矣,笔墨之难也。”
可见他对自己用水之法颇为自得,欣赏下面花卉册,便可见其用水之妙。
李鱓(1686-1756)花卉册
册页 设色纸本 27×30 cm×16
此册为李鱓所作花鸟册页精品,水墨与设色兼用,风格清丽,气象空灵。对题者为同时代的李培源,李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拔贡,官训导。据《兴化县志》记载,其正书力追颜真卿。尝言作字须读书数日,方可落笔。郑燮推为邑中三百年楷书第一。
这幅“芙蓉翠鸟”,纯用色笔,而有淡冶灵动的美感,正是由于其水分恰如其分的运用,浓不损韵,淡不伤神,火候把握极为到位。
墨荷李鱓以行草用笔写出,水墨互用,浓淡相宜,十分精彩。
本幅水仙,取法自南田没骨,而以书法用笔写出,层次丰富,节奏明快。
李鱓《花卉册》 李培源对题
李鱓《花卉册》 李培源对题
李鱓《花卉册》 李培源对题
李鱓《花卉册》 李培源对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