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精粹:《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
艺术的精粹:《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
周玉冰 文
《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装帧由王少石先生亲自把脉,古朴、典雅、大气。内容上融翰札、书画、篆刻于一体,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许麟庐(1916—2011年),又名德麟,山东烟台蓬莱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曾任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国书画社名誉社长、山东蓬莱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等。
王少石,1940年生,安徽宿州市人。号睡盦、红楼印痴、石叟等。室名:红楼百印斋、黄石轩、三缘堂、百宋斋、二百麟庐札馆等。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原宿州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曾任政协安徽省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2006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大写意三字经》等。
王少石曾师从萧龙士。萧龙士与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等是挚友。因为这个因缘,王少石也成为许麟庐入室弟子,并且交情笃厚。几十年间,书信往来不断。他为恩师许麟庐刻印六十方以上,师生合作作品数十幅 。
为了怀念恩师许麟庐,弘扬他的道德文章,王少石历时一年整理,将恩师许麟庐与自己不同时期的二百通信札进行编辑出版。这些信札带有时代的烙印,或谈论生活,或诉说友情,或指点艺术,让人阅读后收益颇丰。
《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中不仅收录了许麟庐、王少石合作的作品,还有王少石不同时期的篆刻及恩师许麟庐的评点。王少石的篆刻汲取秦玺汉印及皖派、浙派之长,形成厚重苍老的格调。
王少石曾为刘海粟、刘开渠、朱屺瞻、王蘧常、萧龙士、许麟庐、冯其庸、李希凡、金镛、秦岭云、张君秋、朱丹、石少华、顾景舟、侯北人、余英时、今井凌雪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刻印。为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刻藏书印。
作为当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著述家,王少石一直走以学养涵养书画之路。 他以书法之功和文化学养融入大写意创作,作品笔力遒劲酣畅,苍茫古朴,具有金石气,诗书画印合为一体。七十岁以后实行晚年变法,借鉴汉代画像石、魏晋墓砖画、古代壁画、古代陶瓷绘画而自立一格,并不断在书法、诗文上下功夫。
《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前言
□王少石
我与恩师许麟庐先生密切交往近四十年,我敬重先生的人品与艺品,先生爱我器重我,师徒二人肝胆相照,结为知己,两地鱼雁来往频繁,恩师与我的翰札计200通。《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收入189通,有些挂号信、贺年卡未予收入。先生的诸多教诲能够裨益后学,特辑录付梓,与世人共享金石良言也。略选数则如下:
作画难在粗中有文,野而不野,要形神兼备,尤其要讲究笔墨构图,笔迹浑厚有味,章法要俏而不俗。 —1980年09月21日信
刻印讲究方中圆,圆中方,音乐、舞蹈、绘画均如此也。
—1981年08月25日信
书法一道既要规矩又要夸张,一味拙,一味巧,都不行,主要有书香气才好。 —1984年12月31日信
书画之道要生中熟,熟中生,要紧要紧。
—1986年05月29日信
如今不能者则能,能者却不能,奈何奈何!总之我们要做我们的学问,一切要心安理得,我相信明眼人会有定评。
—1985年11月07日信
一切事物在规矩方圆中脱尽俗气太难矣!
—1987年09月16日信
这些书信除了谈艺论道之外,从生活起居到对人情世态之看法,从搬家出游到翰墨写意无所不谈,诚恩师之所言“对弟所云皆出自肺腑”也。
先生自1990年嘱咐我刻“庚午”迎首印以后,至2010年(庚寅),我每年皆为恩师刻二方农历年号印,20年间所刻农历年号印达40方之多,先生还嘱刻其常用印数十方。我每有印成,即将印稿寄请恩师指点,先生评批后寄回,评批之印过百矣,本书选用其中评语具有重要篆刻理论者入之。先生赠我佳作,与我合作及为拙作题跋者,亦达数十幅之多,收入本集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
许麟庐先生不仅23岁与溥心畬结忘年交,1945年拜齐白石为师,而且为人豪情满怀、重情重义,才高行洁,见多识广,极负众望,与同辈中的众多一代书画名家交谊颇深。正因为如此,许麟庐先生在书信中谈艺论道是在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背景之下,其艺术观的最为诚恳而真实的表白,是一位老艺术家的心声,为后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思潮,提供了负载着典型意义的个体资料,因此《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也就颇具文献价值了。
我现年七十七岁了,对恩师的教诲理解得更加明白了,而恩师对我的要求,在很多方面我尚未做到。后来者若能仔细地看看麟翁的诸多教诲,理解他的艺术观点,定能获益匪浅,我相信麟翁的心血是不会白费的。他年若有解人,予辑录付梓之劳亦得慰藉矣!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胡昭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顗、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楷模。”说明早在三国时期,士大夫的手札已被作为社会的欣赏品了。纵观我国历代书法史,王羲之等人的传世作品大多数为信札,此种情况只要翻一翻古代法帖,便可一目了然。
许麟翁在艺术上主张“寻门而入,破门而出”、“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强调“在规矩方圆之中脱尽俗气”。麟翁书法是在博览历代名迹的基础上,自出机杼,经过长期的琢磨锤炼而成的。其书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怀素、米芾、赵佶诸家为多,然而我们在先生的作品中却看不出古人过多的影子。麟翁书法于65岁左右进入成熟期,70岁后进入炉火纯青之境界,90岁左右人书俱老矣。
书如其人,麟翁之书是一种豪放潇洒,天真烂漫的许体格调。用笔沉着痛快,以性情出之,雄逸洒脱,天真烂漫,巧中寓拙,一任自然。观麟翁之书,如入峰峦竞秀,松风皓月,山泉出涧,落英缤纷之境。麟翁手札与题跋的款式十分优美,常常于不经意处独露天机,乃艺术修养使然也。许麟庐先生的翰札将会引你进入一个繁花似锦的许体行草书的艺术世界,耐人寻味,信札之美在于斯矣!
往事如昨,感慨系之!诗曰:
(一)
我拜麟翁四十年,
书札双百贵师传。
而今读到伤心处,
泪眼模糊楮墨寒。
(二)
珠玉离离入八行,
风神潇洒冠群芳。
不然试读苏黄米,
一样动人沁腑肠。
2016年8月21日于二百麟麟札馆雨窗
有喜欢本书的,可私信联系小编!
本期编辑国:夏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