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其实是针对正常人群而展开的。
文|张蔚斐
图|pexels
来源|成长的可能
《女心理师》的热播,让更多人关注到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聊天吗?通过对话真的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吗?大众对于心理咨询师有太多好奇。
对于儿童来说,心理咨询师的对话难度更大,年龄较小的孩子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年龄大的孩子则对大人充满主动防备。儿童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怎样的?
为了更了解“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成长的可能”编辑团队联系到了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柳,杨柳说:“心理咨询既不神秘也不奇怪。”用游戏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是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日常。
本文为“成长的可能”与杨柳对话内容。
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主任 杨柳
#1
现实中的心理师
与《女心理师》有什么不同?
“这两年明显感觉到来寻求咨询的人数在变多。”
杨柳也在关注着电视剧,她提到,《女心理师》中提到的很多心理问题案例,还是比较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是真实在发生的事件。
当然,电视剧和真实的心理咨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剧中为了情节推动,每个案例咨询过程只用了较少的镜头去呈现,咨询师也做了很多权威性的分析,但是真实的心理咨询是比较长、比较慢的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进展中咨询师并不会体现过多的权威,或面对来访者直接分析“你的问题是什么”。
现实中,心理咨询师更多的是接纳,一点点抽丝剥茧,陪着来访者一起探索面对的困境是什么,感受什么,问题在哪里;当问题呈现出来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合作的过程的。
《女心理师》播出的过程中,杨柳也会对比日常的工作,剧里对于心理咨询师的日常工作也做了一些科普,比如心理咨询室怎么布置?心理学是怎样的学科?很多人一直觉得心理学很神秘,不知道心理是干嘛的,电视剧有一定的科普效果。包括对心理学中的伦理,例如不能建立双重关系、咨询过程保密等最基本的咨询设置也有一定科普。
在大众认知里,看心理医生是一件需要鼓足勇气的事,这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患者,很多人因此产生“病耻感”,不愿正视现实,产生退缩情绪,甚至拖延病情,导致越来越严重,耽误治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心理咨询其实是针对正常人群而展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是一个概念,心理治疗是针对有心理疾病诊断的人群,例如人格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疾病,甚至需要服药,配合心理治疗来做。
心理治疗的过程会更深入,可能涉及到人格调整。而心理咨询更多是针对正常人的心理问题,更多解决的是正常人群的问题,他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遇到了一些困扰。
心理咨询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如何呢?杨柳提到,心理咨询在国内一线城市、受教育程度更高、女性、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更高一些,但远远还没到刚需的程度。大部分人有了心理问题,第一时间可能会自学心理学类书籍和网课,这些是他们寻求自我成长的方式。
要到心理咨询的程度,可能是更严重、痛苦感更强一些,他才会花时间、金钱来咨询,因为心理咨询的费用不算低,如果说他的基本社会生活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能就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形式,不会一有困扰就马上去做心理咨询。
#2
儿童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在日常的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科普工作过程中,杨柳接触的家长和孩子人数更多,覆盖面也更广泛。
“家长和孩子因为‘病耻感’而不愿意寻求帮助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整体上的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对于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接纳度不太高,家长可能会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一说我要去心理咨询,好像就意味着我整个人都不正常了,把心理问题看得比较严重,往往就会回避,觉得我没到那个程度,不至于。
部分家长也可能会回避孩子的问题,或想其他办法,求助亲戚朋友,看书学习调整,还有一些则会继续用不好的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施压。虽然家长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加大对孩子的控制,孩子的问题反而会加重。
直到问题积累到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学习,甚至想要自杀,威胁到学习、威胁到生命,家长才觉得无能为力,他怎么就不去上学了?孩子怎么提自杀了?家长接受不了孩子不上学或自杀这样的极端行为,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向外求助。所以现实情况中,有很多孩子,是学校的老师推荐来的,尤其是低龄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龄阶段,很多时候是老师发现孩子在团体中行为异常,或是他的行为表现和年龄发展不匹配。老师发现后和家长沟通,认为孩子需要外部支持和帮助,这时候家长会过来咨询。有些家长觉得可以尝试,愿意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孩子,也有的家长初次评估后出于各种原因未选择开始咨询,比如费用、咨询效果都是家长通常考虑的因素。
等到孩子到小学三年级以上,有些长期积累的情绪问题就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焦虑等情况,不想上学,甚至想自杀。有的孩子说自己一上学就头疼,这时家长才开始面对这件事。
儿童心理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比成人咨询更严峻的挑战,年龄太小的孩子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年龄稍大的孩子则会主动防备。儿童心理咨询师一般会采用哪些方法呢?
“我们在工作中和孩子接触比较多,沙盘游戏使用得比较多,也会用到其他的游戏形式,比如绘画、手偶剧场、角色扮演游戏等。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孩子,需要通过玩游戏帮助孩子把问题呈现出来,咨询师用接纳、共情的态度来与孩子互动,再用好奇和孩子探寻游戏背后的意图和动力,陪伴孩子发展适应性的能力。增强孩子自身的能力。
例如沙盘游戏,有很多沙具,是由我们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东西的小模型组成的,孩子可以在沙箱里自由摆放。沙子和沙盘本身就很吸引孩子,他可以在里面创建世界,不同的孩子选用的工具、摆放位置,呈现出来的沙盘作品、孩子讲述的故事都是不同的,这其中就投射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从生活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在沙盘里就会表达什么信息,或是投射出孩子的愿望(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孩子觉得爸爸经常批评他,对他生气,那么孩子在沙盘里摆一家人时,给每个家人准备食物,可能就会给爸爸准备不好吃的食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不满情绪。有时候,我们让孩子选择不同动物代表家人,孩子觉得爸爸很凶,就会选鳄鱼代表爸爸。这些工具能把人的潜意识中难以用语言说清楚的想法外显化,再去跟孩子聊的时候就更能打开孩子的心,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从而能够在后续有针对性的给到孩子相应的帮助。
针对年龄大的孩子,还会有一些策略类的桌游,桌游中会有输赢,很多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或情绪反应强度很大,难以接受挫折和挑战,在玩桌游的过程中,一旦输了,可能就崩溃了,通过这样的游戏把他的问题外显出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习表达和调节情绪,咨询师会和孩子一起探索之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孩子需要有一个对自己情绪的认识,知道情绪很正常,知道该如何表达情绪,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去帮助他发展能力。”杨柳说。
#3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促进心理健康行业发展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的文件,国家层面上是非常重视的,这对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推动。
不过,行业的发展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面临着一些问题:
(1)缺少全国范围内的行业资格和专业等级的认证;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认证,当时取消的原因也是因为证书的培训和考试与实操挂钩不多,一部分人通过考试拿到证书,但并不具备实际开展咨询工作的能力,强行开展咨询工作的话,一方面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使行业的口碑受损,这对整个行业对发展都有不利影响的。目前,还没有出台全国范围内可替代的职业资格认定;
(2)现实层面供需两旺,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有志于投身这个行业。
总体上,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推进行业规范和良性发展。
当自己或孩子需求心理咨询时,建议家长从咨询师的学历教育、接受培训和督导的方向、已积累的咨询时长几方面去了解咨询师的职业胜任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作为心理咨询师,对人有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来到我们面前的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者有自己的经历,你要陪着他探索,陪着他把堵塞的情绪疏通,帮助他整合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对于人好奇和感兴趣是在职业中很重要的,你会觉得这个职业有意思,乐于去做这件事。
第二是有共情能力,人的共情能力确实不同,有的人就比较自我,不太能理解别人,但也有的人容易共情,当你面对来访者时,需要让他感受到安全、被接纳,能接得住他的痛苦情绪。因为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带着情绪来的,能接得住,他才愿意对你说更多。
另外,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的工作,所以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不是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有心理学专业的系统的受训。
欢迎大家就家庭教育相关话题
给我们留言&投稿
投稿邮箱:kids@duozhi.com
END
本文作者:张蔚斐
点击以下公众号卡片
立即关注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