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将实施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图为江门高新港。 彭伟宗 摄
潮起湾区,乘风破浪。
近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3亿元,涉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
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既是江海最亮眼的底色,也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江海如何打造全市工业立市重要引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备受瞩目。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国家高新区扩容提质。此前召开的江海区第十次党代会也提出,该区将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力争科创引领再上新台阶,国家高新区的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蓝图已然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表示,江海区委区政府将深入推进江门市委“六大工程”,落实区委“五大行动计划”,实施江门高新区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江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千帆竞发的科创赛道上,粤港澳大湾区强手如云。在江门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当下,江海区如何争当创新 “排头兵”,为侨乡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注入更多动能,值得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排名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看重的“金字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科创实力。
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每年从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全国国家高新区进行评价。
公开资料显示,“十三五”以来,江门高新区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不断前移,总体上呈现一条明显的上行曲线。
2016年,江门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第77;次年,在147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江门高新区位居第64名。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江门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大幅提升了13位,其中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两项指标分别进入前60名。
2018年,江门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位次继续前移,排名提升至62名,其中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两项指标分别进入前50名;2019年,该区综合排名继续上升5位,位居全国第57名,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高居全国第28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位列全国第38名。
持续多年“争先进位”后,2020年江门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小幅回调,位居全国第59名。尽管前面的“标杆”越来越强,但该区仍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进入全国高新区50强的具体目标,彰显了力争上游的担当。
敢于向前的背后,是江门高新区自我加压的决心。“十三五”期间,该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持续位居全市前列,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近七成,形成了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共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109个,总投资达800亿元。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近五年江门高新区区域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7家,较“十二五”末增加了7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到4%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4%,产值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居全市第一;拥有新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等364家,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7家,孵化载体面积超50万平方米,数量居全市第一……
乘风破浪,奋勇争先。在全国高新区的激烈竞逐中,江门高新区站住了位置,扬帆正当时。
赛道
梳理这几年珠三角高新区的排名,不难发现各地排名普遍都在提升,竞争日趋白热化。
总体来看,在珠三角核心区各高新区中,深圳、广州高新区仍是发展龙头,实力远超其他地市的高新区。以2020年为例,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分别位居全国第3名、第6名。
紧随广深之后的是珠海高新区。数据显示,去年该区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19,首次进入全国前20名,创下历史新高。此外,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地的国家高新区也纷纷进入全国50强榜单,其中中山火炬高新区位列第46名,较上年度大幅上升10位。
相比之下,江门高新区尽管近年来排名也实现了大幅跃升,但与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新区还积极对口帮扶粤东西北高新区,例如深圳对口河源、中山对口潮州、东莞对口韶关,实现双方优势叠加、政策共享、联动发展,推动粤东西北高新区加速发展。
前有标杆、后有追兵,正是江门高新区如今的真实写照。未来五年,江门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要进入前50名,机遇与挑战并存,接下来仍需加倍努力。
对此,江门高新区有着清醒的认知。江海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当前该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还需优化,区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城市功能、园区配套仍需完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纵观珠三角城市群高新区,各有各的“板斧”。其中,深圳高新区在“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方面高居全国第1;广州高新区则发力优化创新“软环境”,成功创建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推出“高端生物制药8条”“纳米10条”等创新政策;珠海高新区设立1万平方米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港澳人才“1元创业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上述党代会提出的短板,江海区政府将逐一落实:聚力创新驱动,在全市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中勇担当;聚力工业兴区,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勇争先;聚力园区增效,在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中勇作为;着力推进学有优教,实施中小学扩建提质工程,建好4个优质教育集团;着力推进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着力推进病有良医,高标准推进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相信,在迈向全国高新区50强的新赛道上,江门高新区已然瞄准方向,蓄势待发。
使命
今年3月,省政府正式向科技部推荐江门市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江门探路,江海义不容辞,理应争当创新“排头兵”。
国家高新区是区域创新的火车头,发挥着集聚资源和人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作用。如果其能率先探索出一条新旧动能转化之路,就能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全省8个战略性产业均将江门列为最高级别的“三星级”核心城市,“江门制造”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局中,江海如何为工业立市赋能,是打造全市科技创新标杆的题中之义。
对外,江门高新区将深度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广东(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作用,汇聚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力争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105家。
特别是在创新人才聚集方面,江门高新区将完善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建立“人才+项目+平台”联动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同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队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高新“优才卡”制度,用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就业、住房、就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对内,江门高新区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同时,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研发,鼓励支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研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难预见,立足于打造江门科技创新标杆,江海进位,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