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市东川区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有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由轿子山片区和普渡河片区组成,总面积16456公顷,最低海拔1200米,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保存了滇中地区最为完整的原生植被和生境垂直带谱,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植物活化石见证保护合力
王国汉是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下简称“轿子山管护局”)中屏管护点的巡护员,他工作的普渡河保护点是昆明市唯一有攀枝花苏铁分布的区域。攀枝花苏铁最早出现在2.8亿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被誉为植物活化石,雄株可年年开花,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为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有重要价值。
“你看这棵,长了3年才10厘米高,照顾它们得有耐心,天干的时候要适时浇水,随时查看病虫害,雨季要经常除草。”王国汉说,以前普渡河两岸漫山遍野都是攀枝花苏铁,很多都是长了几百年的,因为长得漂亮,村民都喜欢挖回去栽在门口或院子里。
1984年至2001年,眼看无数的攀枝花苏铁即将被盗采一空,乌蒙乡阿布落村小组长赵光勤在乡林业站支持下,当起了守护者。2001年起的10多年里,该村村民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坚持按每户一周或一个月的方式,轮流承担保护职责。再后来,村民赵枝富、李虎章先后当上巡护员,接过了保护的接力棒。
“就在那里,共有338株野生攀枝花苏铁都是阿布落村民世代守护下来的。”站在位于中屏镇一侧的育苗基地里,轿子山管护局科普宣教处副处长付坤指着普渡河对岸的山坡感慨,通过从群众手中回收、建立种群恢复育苗基地等方式,管护局已累计培育攀枝花苏铁苗木2265株,并打造了28.6亩攀枝花苏铁展示区,种植攀枝花苏铁1256株。除了攀枝花苏铁,轿子山保护区还有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须弥红豆杉。它也是中国特有种,在轿子山片区主要生长在海拔2700米至2800米之间的山上。
离开普渡河河谷,来到转龙镇中槽子村。“须弥红豆杉就长在那座山里,从这里走路上山要一个多小时。”轿子山管护局转龙管护站巡护员蒋德福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说。
蒋德福从小在村里长大,对山上的情况非常熟悉。“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村民都叫它‘水栎子’。”蒋德福说,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山上发现的须弥红豆杉已从保护区成立后的3株增加到13株。今年管护局还在山脚围了156亩山地,栽了1.9万余株三尖杉。蒋德福每天上山巡逻守护它们,倍感欣慰。
“庇护所”生物多样性显著
走进轿子山景区,有一种植物常常闯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比杜鹃高大,比柏树美观,“站”在悬崖边、瀑布旁,彷如一名名威武雄壮的战士。它们还有极具标志性的约4毫米的急尖头,以及7厘米至9厘米长、卵状圆柱形球果。它们是轿子山分布较广的“明星”——急尖长苞冷杉,总面积接近4万余亩。我国的长苞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分布海拔一般超过3300米,而轿子山保护区的急尖长苞冷杉林在海拔2700米就大面积出现,是我国长苞冷杉林中分布纬度最低、经度最东、海拔最低的,在云南的植被地理分布中也极为特殊。
“急尖长苞冷杉仅仅是轿子山保护区众多特殊成员中的一份子。”轿子山管护局局长张映华说,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独具一格,垂直高差较大,生境类型复杂多样,加之普渡河和轿子山两个片区分别自1984年和1994年就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加以管护,使这里成为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生物多样性较为显著。
保护区内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山柏林、海拔最低的高山松林,是滇中山地植被生态系统自然性最完整的地区。目前,保护区共记载有野生维管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铁锁、西康玉兰等7种。其中,乌蒙绿绒蒿等16种植物为轿子山特有种。
作为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这里还是动物们的乐园。“快看,红腹角雉出来了……”寻声望去,一只成年雄鸟已雄赳赳出现在视频中,只见它一边观察周围一边寻找食物,深栗红色的体羽及两翅非常艳丽,头顶乌黑发亮的羽冠和两侧钴蓝色的肉质角惹人喜爱。
视频中红腹角雉出现的地方位于保护区四方景片的一个路口,路旁森林茂密,树干上长满苔藓植物。同一地点,不同时段,不仅可以看到红腹角雉追逐打闹,还时常有小麂到此觅食、林麝悠闲漫步、黄喉貂匆匆而过……
近年来,轿子山管护局联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保护区建设了11条野生动物监测样线,布置了54台红外相机,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施持续监测。2020年,先后记录到林麝、小麂、豹猫、黄喉貂、猪獾、豪猪、赤狐、云南兔以及血雉、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等影像信息近10万条。
迄今为止,保护区共记录到哺乳动物79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动物4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林麝、金雕和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国豺、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狸、中华鬣羚、川西斑羚等。
且看“花仙子”她在画中笑
“冬看雪,春观冰,夏赏花,秋游水。”每年4月开始,轿子山海拔2300米至4100米范围内,漫山遍野的各色野花和杜鹃花次第盛开,壮阔的杜鹃花海是令四方游客着迷的轿子山“七绝”之一。
在雪山乡舒姑槽子,300多亩大王杜鹃年年按时开放。置身绚烂多姿的花海,杨兴志总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
杨兴志是轿子山管护局雪山管护站的巡护员。15年前,考虑到植被破坏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隐患,以及大王杜鹃本身的观赏性和保护价值,他开始动员村民把山里较小的杜鹃苗木移栽出来,为荒山荒坡添绿添彩。大家积极响应,纷纷投工投劳,连续几年每年都要干上个把月。
跟着杨兴志上山,一头钻进杜鹃林里,便发现里边的杜鹃大小、高矮各不相同,有的已超过2米,有的才1米多高。“最先栽的那些有一部分没活,总体上背阴坡长得好点,向阳坡就差一些。”杨兴志说,最近几年他和其他巡护员又陆续栽了一些,每次巡山都会留心观察长势。
“大王杜鹃是国家二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他们干了件大好事。”雪山管护站站长李天禄对此赞不绝口,保护区内杜鹃植物资源丰富,已记录到乳黄杜鹃、红棕杜鹃、马缨杜鹃等40个品种,其中,毛脉杜鹃、优美杜鹃、乌蒙宽叶杜鹃为本地特有种。“这里的杜鹃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是滇中地区最大的天然杜鹃花园。”他说。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一个全新的高山杜鹃园已在景区建成,这里种植的杜鹃已多达128个品种2万余株。该杜鹃园由轿子山管护局、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通过建设轿子山杜鹃花资源保育和研发中心,试点修复遭破坏的高山杜鹃植被群落,打造高山杜鹃种质资源创新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推动轿子山杜鹃资源良性开发。
距离高山杜鹃园不远处,各方共建的轿子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即将建成,届时广大游客可在这里集中了解轿子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轿子山生态保护的有益实践,探秘轿子山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类型。
云南网记者 记者 茶志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