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
邵国田
在1981-1988年的文物普查中,敖汉旗境内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诸文化遗址共606处,其中单纯的红山文化遗址为447处。这些数字说明,赤峰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尤其是红山文化遗址是相当密集的。
现就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一、敖汉旗的地理环境很适宜古代人类居住
敖汉旗地图
敖汉旗总面积近8300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9°30′——120°50′,北纬41°42——43°02′之间。南部地处燕山北麓的努鲁儿虎山脉的高山区,中部为黄土丘陵地带,北部是科尔沁沙漠的东端,多低丘陵与沙碛草地相间。全旗向北汇入老哈河的河流西有蚌河,东有教来河,中间一条贯穿全境的内陆河——孟克河注入茶曼旗的设力虎泡子。向南流的河,东南有牡牛河,西南为大凌河支流。
上述可见该旗地貌变化显著,即地处燕山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黄土发育,河流纵横,高山与河流之间多平缓向阳的台地,很适合古代人类居住。又由于近代这里主要是畜牧业经济对遗址保护有利;中南风沙侵蚀不甚严重,故大部分遗址保存下来,这就为我们今天调查和研究内蒙古东部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规律及聚落形态,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标本。
二、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
应该说,已发现的单纯的447处红山文化遗址并不是当时属于红山文化人类居址的全部。如敖汉北部大面积沙丘覆盖着一批,老哈河沿岸又冲掉了一批,加之人为破坏和普查中的疏漏,因此,现在所掌握的遗址点充其量只占古遗址全部的70%。我们还在兴隆洼等文化遗址中发了55处含有红山文化居址,就是说这些文化遗址有红山文化居址,如将含于其它原始文化的遗址点计算在内,该旗实际发现红山文化遗址点共502处。按全旗总面积计算平均约16平方公里就保存有一处红山文化遗址,这一比率也应该适用于赤峰南部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即南部五旗县区和翁牛特的一部分,红山文化边址估计要超过2000处。
该文化遗址遍布全旗南北,最密集的在北纬42°10′——42°35′之间,即敖汉中部的山地丘陵地带.很清楚地看到该文化遗址是以河流为纽带成群分布,河与河之间的分水岭很少见到该文化遗址,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条状空白隔离带。因此,综观其分布则形成了南北呈纵向的条状遗址群。如按这一规律划分,全旗可以分出大凌河支流组、牤牛河组、教来河组、孟克河组、蚌河组,老哈河组,每二组可又分出若干个群体共有近百个群体.每一群多在3——5个遗址点,较多的可达20余个遗址点。
遗址的面积自南向北渐次增大。面积较小的遗址为4000、5000平方方米,较大的在3——10万平方米,最大的可达2-3平方公里。大遗址的周围多存在若千个小遗址构成一个群体。
现举孟克河下游的份子地遗址群为例来说明红山文化遗址的群体分布特点(见图一)
图一
处于中心位置的大遗址为6平方公里,其周围又分布着面积在3万平方米左右的较小遗址共5个,构成一群占据孟克河下游南岸东西长10余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平缓台地上的较大群体。中心的大遗址本身又有几个分布区,各区之间有一条宽10米左右空白带相隔,这一河的两岸台地自源头至最后一个遗址群——份子地遗址群,大体可分出10余个群体来。再以牤牛河上源为例,进一步了解该旗中南部半丘陵半山区的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情况(见图二)
图二
牤牛河上源平均海拔高度为500米,最高山近800米。最低的河谷地带为400米。所包括的行政乡有宝国吐和敖音勿苏、大甸子、王家营子三乡的大部分,约700平方公里,现已调查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点共69个,平均10平方公里保存一处。大体可分出11个群体。现选几个相邻的群体简述如下:
兴隆洼群.分东西两部,西部以兴隆注遗址为中心,共4个遗址点。
1.兴隆洼遗址,位于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围壕外东侧,面积2万平方米,设壕但破坏严重,地表可见房址40余座。
2.小山遗址,东北距兴隆洼遗址500米,面积0.3万平方米,分布房址20余间。
3.位于兴隆洼遗址之南坡,分东西两个遗址点,面积均在1.5万平方米,分布房址30余座。
东为小束龙沟部,与兴隆洼部隔河相望相距1公里,分布4个遗址点,面积在0.5万平方米左右,地表可见房址20余间。
兴隆洼之南隔着一群高山为刘家屯遗址群,两群南北相距约8公里,这里地处牤牛河两个源流的汇合地,这一群共发现11个遗址点,一字排开,分布在东西长约7公里的河北岸的高台地上。最大面积的遗址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地表可见房址40余座。设有围壕的有3个遗址点。
在刘家屯之西约7公里处,为西合遗址群,共发现12个遗址点,其中西合遗址已发掘。该遗址设两个相连的长方形围壕。
刘家屯群与西合群同在一个河川上,地理环境基本相同,遗址北依东西走向的群山。这些群山向南伸出一些山腿,每山脉近河处形成一个半岛式的台地,每一这样的台地上就单独存在一处遗址。
与这两群地理环境不同的是风水山群.风水山距兴隆注之北约15公里,地势平坦,遗址面积较大,最大的一处超过10万平方米,一般的1—3万平方米,最小的一处为0.4万平方米,每处遗址的房址多在40座左右,大遗址超过100座,这一群共分布9个遗址点。
以上对孟克河组的份子地群,牤牛河组的4群的梗概说明,可以看出这两组不同类型的群体的分布特征以及构成每一群体的内部情况,与之相邻的教来河组遗址更为密集,出现沿河两岸的台地上按段分群的现象,群与群之间距离也缩小到2—3公里。每一群的地理选择,除以河流为纽带外还有其它环境因素,如一群山的周围,相邻的一片台地等。
每一群的个体遗址多分布于视野开阔,地势平缓,距水源较近的台地或坡地上,其相对高程比现在村庄要高出10米一20米,比赵宝沟遗址低。有十分之一的遗址有围壕遗迹,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表可见其上口比较齐整,向阳一侧有出入壕内的门道,壕内分布有数十间房址,有的在壕外也有同类文化遗址。在调查中还发现在遗址较高的一侧有窑区,有的是2—3个遗址就近使用一个窑区,还在上岸份子地遗址群中的董家营子遗址上发现一些有切割锯痕的废弃的碎玉料,可能是专门制作玉器的场所。
三、对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规律的初步认识
我们从敖汉旗近70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另一1000平方公里为沙丘所覆盖)调查发现的500余处红山文化遗址,可以看出它们在空间上的成群分布等规律。对于这些规律的认识应该是对调查材料的进一步整理或对不同类型的群体的大量的考古发掘,才能不断深化,从而进入聚落形态的综合性研究,单从面上的调查,也使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组织的一幅或明或暗的图景,也可窥见当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就这两个方面略谈一些看法。
(一)红山文化期的社会组织
如果说每一处遗址就是一个社会团体——“原始公社”,那么,光一个敖汉旗就至少存在500余个公社,每一公社本身又由几十个或上百个“对偶家庭组成”大体百余人或数百人组成一个公社,由几个或数十个公社组成一个社会集团,在一个集团之内的公社又有十分悬殊的差异,这不仅表现遗址面积的大小,所处位置的不同,也表现在有无“城寨”式的围壕建筑设施。尽管我们目前很难知道每群遗址是否存在早晚关系,每一处遗址的房址是否存在早晚关系(尽管它们是一次性布局),但上述社会组织的基本框架还是很明显的。
各集团之间有没有高低层次之分,每集团有没有凌驾于公社之上的特殊人物,这些问题也从调查中得到一些可以证明的材料,我们从群与群之间的遗址多与少,面积大与小可以看出社会集团层次的差别。还从征集与采集的一批玉器也可以得到几点启示,已征集的3件猪形玉龙和在丰水山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遗址中出土的筒型玉器,份子地出土的大型石钺,千斤营子遗址(6万平米)出土的玉斧,预示着这些公社有持有玉斧、石钺、玉龙等礼器的特殊人物。
我们还在四家镇发现3处红山文化积石冢,其中水泉积石冢成组分布,是目前已知规模小于牛河梁积石冢群,属于中型积石冢群。与水泉相比,芦家地,牛夕河两处较小,这3处积石冢分布在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它们应是附近的红山文化遗址所居住的重要人物墓地。如果再经过仔细调查和辨别,努鲁儿虎山一带应该保存数个这样的积石冢群。这些规模大小不一的积石冢群,从另一方而再现了当时社会集团的组织层次高低不等的情景。
已发现的数个窑区和一处玉器制作场说明公社成员中有一部分人专门制作玉器和烧制陶器,有了专门的社会分工。
在敖汉旗已发掘的红山区文化遗址有四棱山窑区,三道湾遗址,四道湾遗址(有围壕)、五道湾土坑墓(?),兴隆洼遗址东区和西区遗址,虽然这些发掘点较分散,更没有按群解剖,但这些材料却揭示了每一个体的内部遗迹现象,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探索红山文化的先民的聚落形态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调查中得出的红山文化遗址按群分布的概念,是对该文化遗址分布规律的初步归纳。今后需要按群发掘,以便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深入一层。
(二) 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研究古代人类的聚落形态,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反映在空间居住状态与分布规律,如遗址的分布高程,所选择环境,密集区,组合形式等,都与自然环境构成一定的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因去考虑:
1.古代的地理环境
2.古代的气候条件(包括雨量、气温、温度等)。
现就这两方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关于古代的地理环境,应该包括地貌和植被等。敖汉旗现存地貌与5000—6000年的红山文化期变化不大,只是由于水位下降,河床下沉变窄形成2级或3级台地,北部沙化等,大的地理构造没有变,即全旗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3段阶梯状态。每一阶梯的相对高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南部山区多陡坡,中部多起伏明显的半丘陵半山地地带;多平缓的坡地和台地,土层比较厚,北部变化较小,各别地方呈平面状态,有若干个水泡子存在。
当时的植被情况如何,我们可以从考古发掘材料来分析。发掘中采集植物标本并作鉴定的有两处:一是公元前6000年初的兴隆洼遗址,一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大甸子墓地,对两地提供的标本所作分析证明,这一阶段“曾有性喜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的落叶阔叶乔木生长,它们可能与其他乔木树种共同组成湿带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大甸子的花粉分析还证明当时的植被覆盖率达97%。我们在分析红山文化的历史阶段生态环境应将上述两个时期的数据作为主要依据。
关于古代的气候条件,我们不仅依靠考古资料和当时气候湿润,生长着温带林,也应从当代人的记录去分析:
1.全旗平均全年无霜期为146天,全年日照数为2900小时,农业日照为1500—1700个小时;年平均气候在6°以上,1月份气候在-12°以下,7月份气候在22°以上,最高30°以上。
2.全旗大致可分3条降水线,南部高山区为450毫米,中部偏南为400毫米,北部为350毫米。全年降雨量为125—145厘米³,湿润指数为1。
以上所举全是当代的记录,它们与红山文化期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出入。依据考古材料,属于温带森林的湿度和温度都要比现在高2°以上,降雨量也比现在多。
我们认为红山文化遗址在敖汉旗所以形成了南、中、北3种不相同的分布形态是与当时的生态环境的不同所决定,中部是400毫米降雨线穿过的地带,又多缓坡地和台地,很适宜原始农业民族的发展,故遗址分布相对密集。北部与南部尤其是南部山区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与中部相比则略差一些,故遗址相对少些。红山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大量的松土工具说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比年代较早的兴隆洼、赵宝沟等诸文化有所增强,人们可以进入山地和北部平原地带,故遗址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同一文化,也应该存在着这种可能,即红山文化发展的某一阶段,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其分布范围和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概言之,处于生产能力很低的先民们与自然界构成了密切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包括人们生产能力,心理因素等。
以上对敖汉旗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规律的归纳和分析,是依据文物普查中所获得的尚待进一步整理的材料的初步感性认识,如果使这些认识进一步得到验证和深化,应在调查材料进一步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地发掘,这将是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课题。转自:蒙辽风雅颂
居全国县级博物馆之首「敖汉史前文化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