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莫和尔图林场,地处林草结合部,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景观丰富,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树林环绕的陕西省榆林市镇北台。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在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群鹭鸟在红树林上栖息翩飞。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绿水与山区公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邓和平摄(人民图片)
从缺林少绿到绿满荒山,从风沙肆虐到天朗气清,从水土流失到青山复现……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森林覆盖率由12.7%提升至23.04%,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NASA的卫星图像也印证了苍翠神州的“渐染”过程:在过去20年里,植被面积仅占全球6.6%的中国,贡献了全球25%的净增长植被面积。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绘就了绿意盎然的美丽中国。
全民植树 共添新绿
山西左云,一排排樟子松枝繁叶茂,在黄土地上泛起阵阵绿涛。18年来,“绿化将军”张连印将这片昔日的“风沙窝子”视作战场,带领张家场村村民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0多万棵,在荒滩上建起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
河北承德,三代塞罕坝林场人扼守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建设起百万余亩的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大道不孤,爱绿植绿早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自1979年设立植树节起,中国持续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让绿色的希望不断蔓延。截至目前,全国适龄公民累计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含折算)。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的形式进一步创新,已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云端植树”“扫码认种”成为新的植树风尚。
科学治理 守绿护绿
在伶仃洋深处的担杆岛,护林员刘清伟每日巡山近30公里,守护岛上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32年来,刘清伟管理植物438种,协助抓获毁林不法分子160人,追回珍贵植物2000多棵,为担杆岛生态恢复、植被保护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如今,担杆岛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增长到96%。
绿色来之不易,护林职责更需人担。“林长制”是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探索出的有效机制。自《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印发以来,31个省份全面推行林长制,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总林长,齐抓共管,压实责任。
重庆、新疆、海南等12个省份全面建立各级林长体系;安徽、江西、山东等1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发布林长会议、工作督查等具体制度;福建三明、龙岩等地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林长+法院院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促进部门协作,形成生态治理合力……做深做实的林长制,为绿水青山的永续发展更添一分保障。
产业助力 绿富双赢
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愈加深入人心,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绿树成荫往往也意味着“林海生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人们依托于乌兰旦达盖沙漠沙表层土质含量多、当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的区位因素,种植2万多亩蛋白桑林,不仅实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还发展起桑叶、桑葚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产业,年产值可达上千万元,有力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数十年的造林治沙带来的生态红利逐渐显露。畜牧养殖、健康食品、绿色能源等产业不断壮大,集葡萄种植、红酒酿造、温泉康养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投入运营。沙窝子不见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2019年,泰来县正式完成脱贫摘帽,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妆山河成锦绣,绘国土为丹青。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个个“绿色奇迹”正鼓舞人们把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向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美好未来持续进发。(记者 朱金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11日 第 08 版)
责编:陈亚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