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遗址出土的陶水管。
镐京遗址2016年出土的青铜鼎。
祭祀坑正射影像。
岳连建研究员(左)与古动物专家在清理祭祀坑动物骨。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介绍西安时,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提到“十三朝古都”,但你知道“十三朝”的第一朝是西周吗?
你知道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是怎样一座都城吗?哪里是宫殿?哪里是宗庙?哪里是手工作坊区?如果今天要绘制一幅镐京的地图,有没有可能呢?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1月9日,记者专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镐京遗址文物勘探和发掘项目负责人岳连建,听他讲述考古人员是如何一点点“绘制”这幅距今3000年左右的都城的地图。
谈到镐京遗址近40年的考古发掘,岳连建如数家珍,哪一年开始勘探,哪一年正式发掘,哪一年又有什么重要发现……这些资料仿佛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镐京遗址是西周王朝都城镐京的核心区域。丰邑和镐京共同组成了我们熟悉的丰镐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镐京考古队1983年开始在镐京遗址进行调查勘探,1984年正式开始发掘……”伴随着岳连建的讲述,这座距今3000年左右的“帝王都”的宫殿、宗庙、手工作坊渐渐清晰起来。
本报记者 杨露雅
●镐京遗址现存总面积9.2平方公里
●遗址内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水井、陶窑等一大批西周重要遗迹
●灰坑H270出土的炭化小麦颗粒,是陕西境内首次发现的西周小麦
●镐京城内可能有宗庙,而且是天子级别的宗庙
“工”字形的5号宫室
据史书记载,周文王伐灭商王朝的诸侯国崇侯国后,将国都从岐下(周原)迁至丰邑。周武王即位后,又在沣河东岸营建了镐京。
镐京遗址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辖区。遗址现存总面积9.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花园村、白家庄、官庄、普渡村、上泉村、落水村等村庄。
“1983年,镐京考古队开始对镐京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至1990年底,镐京遗址共发现有11座大型建筑基址。最重要的、最大的建筑基址便是5号宫室。”岳连建介绍。
5号宫室建筑基址位于花楼子台地东北,距4号建筑基址约50米,建于周懿王和周孝王时期,毁于周厉王或周幽王时期。该建筑基址规模较大,夯土台基总面积为 339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891平方米。宫室主体建筑居中,面积为1357平方米。
5号宫室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工”字形,中间为宫室主体建筑,两端为左右对称的附属建筑,在附属建筑中共发现残墙28道。该建筑基址出土的瓦片数以千计,其中有板瓦、筒瓦、槽瓦,所附瓦钉有柱钉、乳钉等。
谈到5号宫室的重要性时,岳连建介绍:“镐京遗址5号宫室属首次大规模发掘和全面揭露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为研究西周时期宫室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考古成果“大丰收”
2012年至2018年,是镐京遗址考古成果“大丰收”的几年。
2012年起,岳连建担任省考古研究院镐京考古队队长,负责镐京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考古人员在遗址内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水井、陶窑等一大批西周重要遗迹,发掘出土了大量陶、铜、石、骨、蚌、角等各类材质文物,以及一条长度约4公里的壕沟。经研究,这条壕沟可能为西周时期镐京城的南部界壕。
在遗迹中,一套“两室一厅”的“套房”尤为引人注意。岳连建说:“该房址是丰镐遗址乃至陕西西周遗址发现的唯一一处三套间式的半地穴式房子,填补了陕西该类遗存的空白,为研究西周时期的房屋建筑形式及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可这座造型独特的房址是作何用途呢?随着考古人员的发掘,答案呼之欲出。“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与铸造青铜器有关的青铜工具、陶模、陶范芯及陶窑等。铸铜和工匠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大量的水,考古工作者在这片遗址内还发现了很多水井。因此,‘套房’基本可以确定为镐京遗址铸铜作坊。”岳连建说。这一发现为研究西周都城的聚落结构及手工业作坊分布提供了宝贵资料,该项目也因此获2018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奖。
民以食为天,这些铸铜作坊的工匠们“下班”后,又会享用什么美食呢?铸铜作坊遗址内多座灰坑出土的大量田螺壳、动物骨及浮选出的谷类、豆类等作物,特别是灰坑H270出土的数量较多的炭化小麦颗粒,给了考古人员一个惊喜。小麦颗粒是陕西境内首次发现的西周小麦,该发现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小麦种植、粮食作物种类以及小麦在关中地区的种植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镐京遗址进行调查勘探时,考古人员还有一个更新学术界认识的大发现。
2012年,岳连建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白家庄北地有一条大致呈南北向的不寻常的断坎,落差近2米,而此处之前曾被认为是汉代昆明池的内部。昆明池内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这引起了岳连建的好奇。之后,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专家确定了此处为汉代昆明池的西北部边界,并发掘出了池岸线,更新了学术界对汉代昆明池西北部边界的认识。
“汉代昆明池西北部边界的确定,更新了之前学术界认为汉代人修昆明池将镐京遗址破坏大半甚至破坏殆尽的观点。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昆明池对镐京遗址的破坏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岳连建说。
14号大型建筑基址的用途
2018年夏,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在镐京遗址发现11座西周夯土建筑基址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镐京考古队开始对该建筑基址进行发掘,并取得重要成果。2020年,镐京考古队报请国家文物局扩大发掘面积,考古人员发现了西周14号大型建筑基址,考古成果喜人。
14号大型建筑基址位于镐京遗址中西部滈河故道南岸的郿坞岭高地,与镐京5号、11号西周建筑基址相距不足百米,应为同一组建筑。夯土基址大致为南北向的长方形,长约53米,宽约34米,总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一座高等级的大型建筑。另外,在该建筑基址的西北部,考古人员还揭露出一条长40多米、宽约4米、落差约2米的夯土护坡(墙)。
如此大型且高规格的建筑是作何用途的?14号大型建筑基址东南角的一座祭祀坑为考古学家提供了重要线索。祭祀坑略呈长方形,里面出土了许多动物骨骼。省考古研究院古动物研究专家胡松梅研究员将其鉴定为牛、羊、猪、鹿的头骨及少量动物肢骨。
之所以判断其为祭祀坑,岳连建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坑里主要为动物的头骨,未发现大量其他部位的骨头,不符合自然死亡或食用后被埋葬的动物骨情况。其次,牛、羊、猪这三种动物与周天子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所用最高级别祭品“太牢”的用牲种类相吻合。“该祭祀坑可能是周人完成祭祀后,将所剩祭品就近掩埋而形成的。”岳连建推测。
“该祭祀坑出土的动物骨与周天子祭祀所用的动物相吻合,因此推测这里可能有宗庙,而且是天子级别的宗庙。距离该祭祀坑最近的14号大型建筑是宗庙的可能性较大。”岳连建说。
岳连建介绍,西周时期的宗庙有不同的等级。天子级别的宗庙作为礼制性建筑,一般都是在最重要的区域,而宗庙和宫室一般也不会相距太远。如果14号大型建筑基址或附近其他建筑基址能确定是天子级别的宗庙所在,将对进一步确定西周都城镐京的中心位置以及都城布局、功能分区等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料。
西周都城的分区
“按照西周都城镐京的聚落布局和发现遗存重要程度的差别,我们初步将镐京遗址划分为四大区块,各区块既独立又有联系。”岳连建说。
第一区块为周王宫室、礼制建筑及贵族居所,这类基址主要为1983年至1990年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发现。这些基址沿郿坞岭走向分布在滈河故道南岸高地上,是整个镐京都城内最好的地域。
第二区块为平民生活居住区,主要分布在斗门镇、白家庄、花园村东、普渡村、上泉村、下泉村、落水村等地。平民生活居住区是镐京都城内最普遍、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第三区块为贵族和平民墓葬区。根据目前发现的西周遗存判断,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斗门镇东、花园村西南、普渡村东南等地,如花园村贵族及平民墓群、普渡村贵族及平民墓群等。
第四区块为手工业生产区,主要分布在花园村东、普渡村南、白家庄北、落水村等地。考古人员在这些地方发现有铸铜、制陶(瓦)、制骨作坊等遗址。
近40年,镐京遗址的考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如今,镐京遗址的“地图”已经缓缓铺开,那3000多年前的都城布局分区也逐渐明朗。期待考古人员未来能在镐京遗址有更多重要的发现,让这幅西周都城的“地图”更精细、更准确。
来源:陕西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