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居安思危,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不去想,就不会发生。恰恰相反的是,飞来横祸这个事情,一代代的都是有的。
当年齐鲁为战,双方冲突不断。但在齐僖公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齐鲁之间已成和睦之局,只是到了齐襄公时候,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才导致齐鲁之间的外交关系出现裂痕。但齐鲁之间毕竟相邻,渊源极深,齐鲁之间依然有众多朝臣有所交往。
齐国公子纠与管仲等为了远离齐国朝堂之争,就逃到了鲁国,后来又想借鲁国力量回归。这件事情本来不在鲁庄公预料之中,也不在鲁国朝臣的预料之中,因此当齐国内臣们派人到鲁国通达信息,关于是否派兵扶助公子纠归国之事,即在朝堂引发争论。
对鲁国大多数朝臣而言,齐国内乱对鲁国是大利,从长远的看鲁国若借此扶持一个亲附鲁国的齐国公子归国即位,便能让鲁国真正在与齐国对抗中取得先机。而少部分更有想法的朝臣,如施伯等,则对此忧心忡忡,且不说公子纠归国是否信守诺言,与鲁国建立友好邦交关系。就算公子纠归国后与鲁国友好,齐鲁两大千乘之国,为夺取绝对话语权,难保会产生冲突,毕竟齐国从来不是轻易示弱的国家。
最后公子纠身死异国,终究没有满足鲁庄公的远大期望。而公子小白归国即位,便是派遣大军与鲁国展开大战。鲁国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但公子小白新即位,这场战争可谓是出师不利,对公子小白乃至那些拥立其即位的朝臣而言,长勺之战乃是当时的齐国对外规模化作战的第一场战争,不幸遭到失败,齐国誓难罢休。
远在鲁国东南的宋国,此时为宋闵公在位。这位宋闵公是有居安思危的觉悟的,当年齐襄公时代就主动与齐国结盟,“两国时常共事”,其后遭遇齐国公孙无知之乱,宋国正是静待时机。而后公子小白即位,频繁与鲁国之间展开对抗之战,宋国是“正欲通好”,当齐国派遣使者前往宋国约盟共伐鲁国,宋国即欣然允诺。
这场战争对宋国而言,即是偶然,也是必然。对宋国而言,虽齐鲁皆为千乘,但数十年间齐鲁之间的对抗胜负,还是看得出来的,毕竟鲁国竟然还有个国君死在齐国,这就是相当明显了,鲁国在国力上尚且不能与齐国平分秋色。宋国更愿意选择齐国作为结盟者。而对宋国的猛将南宫长万而言,这场战争更可谓是飞来横祸,这场战争即决定了南宫长万此后的命运。
这场战争的三方,齐国为鲍叔牙,鲁国为公子偃、颛孙生,宋国为南宫长万。鲍叔牙一代名臣,而南宫长万在鲁庄公口中是有“触山举鼎之力”,可说是春秋战国时代少有之猛将。齐在东北,宋在东南,夹击鲁国,鲁国似是危在旦夕。而鲁国公子偃、颛孙生虽有勇有谋,但鲁庄公依然不甚放心,等到两大将领出战,依然还是要“寡人自为接应”,可说是国君亲征了。鲁国君臣共进,此为鲁国之福。
对宋国而言,尤其是对南宫长万而言,对于这场临时来的战争,本来就很是混沌。况南宫长万本是鲁国第一猛将,又有北方齐国响应,鲁国军将则有轻敌之意,是“南宫长万自恃其勇,以为无敌,其行伍杂乱”,这即为鲁国公子偃、颛孙生抓住漏洞,搞了场深夜突袭。对宋国军将而言,就是少了居安思危之心,不甚谨慎,才是导致宋军惨败。宋国本是为了打酱油,却是葬送了千万宋军性命。
齐宋攻鲁之战,终以鲁国取胜为结果。那时候的外交关系很是有趣,今年还在打仗的两大诸侯国,说不定明年就好了。齐国后来为了与鲁国缓和关系,又派人到鲁国来请求鲁庄公主持公子小白与天子王姬的婚礼。诸侯迎娶天子王室,可是当时之大事,而那时候的正妻往往会有很多小国随带送些女子陪嫁,其实也是居安思危的想法,这场婚礼的时候,就有徐、蔡、卫等国的公族送了女子“来媵”,就是来当陪嫁。后来有个蔡姬,因为受公子小白驱逐归国,被蔡侯另送楚国,还因此引发一场战争,这恐非蔡侯难以想象之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