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小光看家族群里的消息就显示99+了,原来是三姑在群里问炖鸡汤要不要放味精,结果七大姑八大姨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
“味精吃多了伤害大脑,记忆力会变差。”
“我从来不吃味精,味精是化学合成的,鸡精比味精好多了”
“味精吃多了掉发,头发会变白,还致癌,鸡精也不好,我们家也不吃这些十多年了”
小光纳闷了,味精不是用来提鲜的吗,怎么还能有害呢?鸡精真的比味精要健康?别着急,真相马上揭晓。
一、味精是害人精还是好东西?
要知道味精是害人精还是好东西,我们首先要清楚味精的成分。
很多人误以为味精是化学工业品,其实并不是。味精的制作过程,和酱油、酒、醋差不多,都经过微生物的发酵提炼而成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属于天然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增鲜的作用。谷氨酸钠发酵的原料主要有淀粉、醋酸、糖蜜等,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还有人说味精在高温下会释放出致癌物,所以不能吃。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在菜还没烹饪好的时候就加入味精,在高温的环境下,谷氨酸钠确实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焦谷氨酸钠有致癌性,只是会使味精失去鲜味。更何况,味精在高温下生成的焦谷氨酸钠非常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味精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调味料,可以放心食用。
二、味精为何背上坏名声?
那么,味精为何会背上“害人精”的坏名声呢?这要从味精的历史说起。
20世纪初,日本一名化学家无意中发现,海带中含有的谷氨酸钠,正是让海带汤味道鲜美的物质。后来,中国化学家吴蕴初也从谷物中提取了谷氨酸钠,并将其命名为味精。
随着味精知名度的提升,关于味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动物实验发现,对某些神经非常敏感的小鼠大剂量摄入味精,会产生神经毒性。于是,慢慢就出现了“味精致癌”的传言。
可是,目前味精的神经毒性仅限于动物实验。研究人员表示,对于人体来说,味精要产生神经毒害,必须大剂量摄入。比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一次性吃下2斤的味精,才会产生神经毒害。现实生活中,谁会没事吃2斤的味精?
另外,多个国际权威组织都将味精都被归为安全类食品。我国也独立进行了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结果也未发现味精对人体有害。
三、鸡精比味精更好?
除了味精,鸡精也是常用的调味品。有人对味精有偏见,却唯独喜欢用鸡精,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主要成分是盐、味精和麦芽糊精等,一些高品质的鸡精会加入鸡肉粉或者其他肉类提取物。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李斌表示,其中味精约占40%,盐约占10%。鸡精的味道之所以更加鲜美,主要还味精在发挥作用。所以,两者都是安全的,吃味精还是吃鸡精,主要看个人喜好,并没有哪个更有营养或哪个对人体的害处更小的说法。
不过,鸡精也不耐高温,为了保持鲜味,最好在起锅前放入。还要注意,鸡精本身就含有一定的盐,如果已经放了盐,那么就要少放鸡精,以免导致盐分摄入超标。
四、虽然无害,但不可多吃
味精虽然对人体无害,也很少出现食用味精致病的案例,但是,专家提醒,味精还是要少吃,控制摄入量。
因为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有一定的钠,摄入过多的钠,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食用味精。
对于婴儿来说,吃太多的味精,一方面会升高体内谷氨酸的水平,抑制钙、镁、锌离子的正常吸收,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无法抑制谷氨酸进入大脑。谷氨酸进入大脑之后,可能会损伤脑神经。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味精“背锅”多年,在很多人心中已经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能清楚味精并不是害人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味精是安全的,但也不能长期大量地吃,否则同样会危害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