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脑上总共连接有12对脑神经,各有各的重要功能,其中第五对脑神经有三个分支,所以医学上把它称为三叉神经(三支分别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它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传导同侧面部的触觉、痛觉、温度等感觉。
三叉神经痛(这里主要叙述的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有一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等刺激三叉神经引起的疼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主要是面部、口腔)出现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剧烈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大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绝大多数位于一侧面部,双侧同时疼痛少见;疼痛常突然发生,洗脸、刷牙、说话、饮水、进食等常引起疼痛发作,疼痛呈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等,令人痛不欲生、难以忍受,故号称“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疼痛常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发病早期,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1-2分钟,发作频率相对较少,疼痛不发作时完全正常,但随病情进展,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常有一些人以为是牙痛把牙齿拔掉而疼痛仍然存在。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口服药物治疗:
主要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适用于早期或轻度患者,随病情进展,药物疗效逐渐下降,且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嗜睡、行走不稳等不适,甚至出现肝肾、血液功能损害等。
2、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或球囊压迫术:
在影像引导下,穿刺针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然后置入射频针或微球囊,通过射频产热或球囊压迫,对三叉神经半月节产生破坏,阻断神经的传导来发挥止痛作用。
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患者。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术后出现同侧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且破坏的神经一段时间后可再生而引起疼痛复发。
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三叉神经和脑相连的部位被迂曲的脑血管压迫所致,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就是用特殊的垫片把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垫开,术后疼痛可即刻消失,且无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等不适,有效率可达90%以上。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保留三叉神经功能且治愈三叉神经痛的唯一治疗方法。
专家介绍
邵明,神经病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脑系科书记、脑病中心主任。原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主任、四川省康复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并兼任中国康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副主席、中国卒中学会康复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学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副组长等社会职务。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以及重度强迫症、抑郁症的内科与脑深部电极植入的治疗,在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心得,在帕金森病与脑卒中的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有独到的见解与经验。获得2014度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5年度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优秀院长称号。目前中华脑血管病编委、中国脑卒中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病杂志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通讯编委,曾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病教研室主任、帕金森病与DBS治疗中心主任。
秦明筠,神经外科博士、主任医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脑系科部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精神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中枢痛学组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脑活检技术分会常务委员。荣获2020年、2021年“岭南名医”及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1999-200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勇杰教授,专业方向为功能神经外科。是国内第一批开展脑深部刺激手术(DBS)治疗运动障碍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的专家之一,长期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对运动障碍病、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精神疾病(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1、采用脑深部刺激疗法(DBS)(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震颤、扭转痉挛、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症等。
2、采用致痫灶切除、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核团刺激术等治疗难治性癫痫。
3、采用脑深部刺激疗法(DBS)(脑起搏器)或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患,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神经厌食症、物质依赖等。
4、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
5、采用运动皮层电刺激、脊髓电刺激、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等治疗脑梗塞后中枢痛、幻肢痛、臂丛损伤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等。
6、其它:痉挛性脑瘫、痉挛状态、顽固性癌痛等。
张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病区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学组常委,广东抗癌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脑肿瘤、颅脑损伤、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脑肿瘤、三叉神经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帕金森病、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手术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