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新疆,“烤肉” 实际上是对烤羊肉串(含烤羊肝、羊腰子)、馕坑烤羊肉、烤羊排的统称。对爱吃羊肉的新疆人来说,坐在烤肉炉前,看着红红的炭火、听着吱吱的滴油声、闻着浓浓的肉香味,一口下去,满嘴流油、又香又辣,还掺杂着新疆特有的孜然味儿,欧吼,太香得很!
记得小时候,吃的烤肉是那种穿在中间锤扁、两头磨尖的粗铁丝上的羊肉串,只有在农贸市场才有。每次不辞辛苦跟着父亲到农贸市场采买,一多半是为了借机央求父亲给买几串烤肉吃。记得那时的烤肉是一串2毛钱,而且这个价格一直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改革开放后,吃烤肉变得容易起来,农贸市场、街头巷尾、夜市上,烤肉摊遍地开花。男同胞最喜欢的就是叫上几个哥儿们,往烤肉摊前的凉棚下一坐,要上几十甚至上百串烤肉,一边大口吃着肥瘦相间的烤肉,一边大口喝着冰镇啤酒,再佐以撒着辣面子、孜然粉、烤得脆香的馕饼,别提有多“攒劲”了。即使烟熏火燎、浑身烟味也无所谓。而女同胞们则热衷于“混搭”,也就是在吃凉皮子、手擀面、凉粉的时候,要上几串烤肉配着吃,堪称绝配。近年来,许多精明的烤肉摊主又把目光瞄向了牛肉面、手工面等面馆,在门前支上一个烤肉摊,专为那些喜欢吃面时来几串烤肉的食客服务,生意倒也兴隆。
上世纪末,馕坑肉、烤羊排等新式烤肉逐渐盛行起来,尤其是红柳烤肉更是风靡一时。大块的羊排穿在新鲜的红柳枝条上,用木炭烤熟后,带着一股红柳的清香,味道真是好极了!那时,龙山的红柳烤肉曾经盛极一时,是许多梨城人和外地人吃烤肉的首选,成为全疆有名的美食招牌。后来因为修高速公路导致交通不便,加之禁采红柳枝条,生意逐渐冷清。与此同时,六队的馕坑肉、团结体育场的烤羊排,东站铁路小区市场的小烤肉(配以凉皮、肉夹馍),至今还是食客盈门、红火依旧。
新疆人对烤肉的钟爱,用“几天不吃就想得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饭馆吃面时总要来几串,做东时请朋友吃烤肉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出差回来先不急着回家,先找地儿撮一顿烤肉解解馋再说。近年来,吃烤肉有害身体的说法甚嚣尘上,新疆人对此却不以为意,大啖烤肉的热情没有丝毫减弱。管它那么多干吗?先过了肉瘾再说!因为烤肉的诱惑实在是太难以抵挡了。
近年来,回归原始的木炭烤肉受到烤肉一族的追捧。哪儿的木炭烤肉味道好、哪儿的馕坑肉嫩、哪儿的烤羊排香成为吃客们争相交流的热门话题。州宾馆巷道、物探三处市场、巴音小区的小烤肉一直颇受青睐,近来,烤肉一族们又发现了“新大陆”——库尔勒棉纺厂的小烤肉。于是,一到下班时间,便成群结队杀向那里,使这个平日很不起眼的烤肉摊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后来,随着羊肉价格的不断攀升,烤肉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路上扬,烤羊肉从最初的2毛钱一串涨到了如今的2—5元一串不等,尤以夜市的为贵。馕坑肉、烤羊排价格也是扶摇直上,创下历年来的新高,以至于有许多人大呼:快吃不起烤肉了。但叫苦归叫苦,该吃的时候还得吃,谁让咱新疆人好这口呢?
如今,随着新疆烤肉在全国遍地开花,受到内地食客乃至老外的大肆追捧,新疆人对烤肉的钟爱之情愈加浓烈,并且早已超越了美食的界限。他们将舌尖的快意深深植根于心灵,使之成为家乡情结牢不可分的一部分。
作者:陈耀民
配音:悦寒
校对:杨医铭(实习生)
摘自《守望库尔勒》第三辑
库尔勒市融媒体中心
本文原创 未经允许
非官方媒体禁止转载
如有违反 依法必究
库尔勒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便民服务热线
0996-2168400、2168401、2168403
邮 箱:keltv@qq.com
编辑:马春梅
审核:李洁
监制:蔡倩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